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心电图诊断指标在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以超声心动图检查所得到的左心室质量指数作为左心室肥厚诊断的参考标准,验证Cornell指数、Sokolow-Lyon指数和Romhilt-Estes积分3种心电图诊断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以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左心室肥厚结果为标准,3种心电图指标均存在敏感性低,特异性高的特点;男性的诊断价值均大于女性;Romhilt-Estes积分高于Cornell指数和Sokolow-Lyon指数(P0.05)。结论 3种心电图指标可以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厚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与鼻咽癌(NP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二者对NPC5年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31例潮汕地区NPC患者的HLA-A、-B等位基因分型并收集其临床特征信息。HLA-A、-B等位基因与NPC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估计,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Cox单、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在临床Ⅲ~Ⅳ期NPC患者中,HLA-A*24携带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LA-A*24非携带者(P〈0.05,RR=1.710,95%CI=1.052-2.780和P〈0.05,RR=1.825,95%CI=1.117-2.981),提示HLA-A*24为NPC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年龄、抽烟、临床分期,以及T、N、M分期等也都是影响NPC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但HLA-A、-B等位基因与NPC患者临床特征并无显著性相关。结论:处于临床Ⅲ~Ⅳ期的NPC患者,HLA-A*24携带者的预后较非携带者要差,临床检测HLA-A*24对判断NPC患者的预后可能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湖北省死因监测地区漏报率变化趋势,为减少漏报、提高死因监测数据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根据死因监测地区各乡镇(街道)的平均人口数、平均社会经济水平,从与各监测地区粗死亡率最接近的3个乡镇中选取1个乡镇(街道)。被抽中乡镇(街道)中所有的家庭均作为调查家庭;2015年按照相同的原则,各监测地区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再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居委会),抽中村(居委会)的所有家庭均为调查家庭;分别调查2009-2011年和2012-2014年湖北省死因监测地区漏报率情况。结果 2012-2014年湖北省死因监测地区死因漏报率较2009-2011年下降,并呈现年度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8.09,P=0.00)。2009-2014年湖北省死因监测地区城乡居民的总体死因漏报率均呈下降趋势(2=37.92,P=0.00)。城市女性、农村男性和女性死因漏报率的下降趋势不明显(2=2.82,P=0.09;2=2.37,P=0.12;2=1.48,P=0.22)。2009-2014年的死因漏报率在5岁以上人群中呈明显的年度下降趋势(2=38.68,P=0.00);在5岁以下婴幼儿中下降趋势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伤害死亡死因漏报率高于因疾病死亡者(2=5.61,P=0.02)。结论 2009-2014年湖北省死因监测地区的漏报率情况总体呈年度下降趋势。5岁以下婴幼儿和农村地区人群死因漏报现象仍较严重,因伤害死亡的漏报率高于因疾病死亡者,应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漏报以提高死因数据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湖北省成人业余基于屏幕久坐时间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统计和多水平模型分析湖北省2015年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数据,针对湖北省6031名成年人业余基于屏幕久坐行为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52.4±14.2)岁,花费在屏幕上的平均时间为(177.3±136.9)分钟/天。>65岁和身体活动水平较高参与者在闲暇时间使用屏幕的时间比其他年龄组和身体活动水平中下的参与者少;大专及以上学历、未工作、在吸烟、超重参与者屏幕使用时间更多。结论 目前的结论表明,在所有人群中,特别是年轻人、失业者、高学历、身体活动水平较低以及超重者中,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基于屏幕久坐不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群期望寿命的增长和传统指标在反映健康水平上有所缺陷,因此健康期望寿命应运而生,该指标综合了生命的长度和质量,更全面地反应了人群的健康水平。此文梳理了健康期望寿命的提出和发展、指标群分类、常用测算方法、国内外应用实例以及国内研究现状,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算方法,并充分利用健康大数据资源,全面评估人群健康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分析湖北省成人业余锻炼和静态行为的现状。方法 2013 年,在湖北省10 个监测点开展人 群调查,按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18岁6000人为样本,分析身体活动和静态时间现状。结果 本研究共 有5974名纳入分析。样本人群的经常锻炼率为16.3% (男性16.9%,女性15.6%)。男性的经常锻炼率 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犘<0.05)。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间男性和女性的经常锻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犘<0.01)。不同婚姻状况间男性的经常锻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1)。2013年样本人群从不锻炼 率为77.5% (男性75.2%,女性79.7%)。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职业间男性和 女性的从不锻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犘<0.01)。2013 年样本人群平均每日静态时间为5.3h (男性 5.4h,女性5.3h)。男性和女性的静态行为时间均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犘<0.01),随文化程度的提 高呈上升趋势(犘<0.01)。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职业间男性和女性的静态行为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犘<0.01)。结论 2013年湖北省成人的主动锻炼现状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高年龄段和文化水平较低的 人群,有必要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工作。 关键词:业余锻炼;静态行为;身体活动;健康促进;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10 0774 06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2009-2011年湖北省疾病监测点死因漏报情况。 方法 抽取能代表各监测点县(市、区)人口水平、经济水平、死亡水平的乡镇(街道)1个,这个乡镇(街道)中所有的家庭均为调查家庭。调查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调查点内每户家庭常住人口的死亡情况,与死因监测系统网络报告数据进行比较,计算漏报率。 结果 湖北省疾病监测点中11个抽样点总死亡漏报率为8.59%。漏报率在不同性别、不同死亡原因、不同年度间无明显差异。但是,漏报率在城乡之间、不同年龄段、不同死亡地点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死亡漏报高于城市,婴幼儿死亡漏报高于其他年龄段,由伤害导致的死于其他地点者的漏报高于医院、家中等场所。 结论 湖北省疾病监测点总体死因监测数据完整性较好。减少农村死亡漏报、婴幼儿死亡漏报、伤害死亡漏报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北省成年居民吸烟与戒烟行为现状,为有效开展控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8月—2014年6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10个国家疾病监测点抽取6 000名≥18周岁成年居民进行面访调查,并应用湖北省2013年统计人口数据进行加权调整,分析不同特征成年居民的吸烟及戒烟行为。结果经加权调整后,湖北省成年居民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现在每日吸烟率分别为32.7%(95%CI=27.4%~38.0%)、27.6%(95%CI=22.3%~32.9%)和24.7%(95%CI=19.5%~29.9%);湖北省不同特征成年居民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成年居民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现在每日吸烟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加权调整后,湖北省成年居民戒烟率、成功戒烟率和打算戒烟率分别为15.6%(95%CI=12.6%~18.7%)、10.3%(95%CI=8.4%~12.2%)和39.2%(95%CI=32.2%~46.3%);湖北省不同特征成年居民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成年居民戒烟率不同,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成年居民成功戒烟率不同,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成年居民打算戒烟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湖北省成年居民吸烟率较高,但戒烟意识不强,应针对不同特征居民特点开展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990-2015年湖北省交通伤害的疾病负担变化情况,为交通伤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中国分省结果,采用死亡率、早死损失寿命年(YLLs)、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以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作为测量疾病负担的指标,研究1990-2015年湖北省交通伤害导致的死亡及疾病负担变化情况。结果 2015年湖北省交通伤害死亡率为25.6/10万,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分别为37.7/10万和12.7/10万。1990-2015年,标化死亡率由25.3/10万降为22.1/10万,下降12.6%,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均下降。2015年湖北省交通伤害造成的DALYs、YLDs、YLLs分别为65.1、8.7、56.4万人年,与1990年相比,交通伤害总体DALY标化率由1 271.7/10万降至1 064.0/10万,降低16.3%,男性和女性分别降低8.3%和32.9%。2015年不同类型交通伤害中,步行道路伤害导致的DALYs最高,占53.4%。湖北省交通伤害所致DALYs主要分布在15~69岁年龄组。结论 与1990年相比,2015年湖北省交通伤害的标化死亡率和DALY率均下降,但造成的死亡和DALYs依然较高,尤其是步行道路伤害,男性交通伤害疾病负担远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0.
潘敬菊  周梦格  张岚  唐雨萌  李茜  何田静 《疾病监测》2021,36(10):1086-1091
  目的   分析、评估湖北省青少年自杀死亡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防控措施。  方法   2019年湖北省死因监测数据,经过整理、查重、剔除后,采用SAS 9.4软件分析,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地区之间的自杀死亡年龄、自杀死亡率等;以2010年全国普查人口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更新后的世界标准人口为标准人口,分别计算中国标化死亡率、世界标化死亡率;利用ArcGis 10.6软件开展空间自相关分析、绘制空间分布地图。  结果   2019年湖北省伤害位居青少年死因顺位首位,在全死因构成比中超过52%,其中,自杀死亡位居10~14、15~19岁青少年伤害死因顺位第2位、20~24岁青少年伤害死因顺位首位,在全死因的构成比中均超过10%。 10~24岁青少年自杀死亡率、中国标化死亡率、世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33/10万、3.40/10万、3.26/10万;城市地区分别为3.38/10万、3.40/10万、3.31/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3.28/10万、3.38/10万、3.21/10万。 除了20~24岁年龄组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χ2=16.190,P<0.001),其他年龄组不同性别的自杀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城乡之间青少年自杀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青少年自杀死亡方式主要为从高处跳下,其他依次为其他物质中毒、溺水、悬吊、杀虫剂中毒。不同年龄组(10~14、15~19、20~24岁)青少年自杀死亡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P>0.05),青少年自杀死亡随机、离散地分布在湖北省各个县(市、区)中。  结论   2019年湖北省青少年自杀死亡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城乡差异,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应在全省范围内广泛采取防控措施,以降低自杀死亡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