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β/δ,PPARβ/δ)激动剂GW0742对硝酸甘油诱导偏头痛大鼠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W0742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按Tassorelli Cristina法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GW0742组于造模后30min给药.取三叉神经颈复合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测定PPARβ/δ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 9,MMP-9)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三叉神经颈复合体中PPARβ/δ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模型组大鼠IL-6、ICAM-1、MMP-9高于对照组,给予GW0742大鼠IL-6、ICAM-1、MMP-9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PPARβ/δ在偏头痛时高度表达,PPARβ/δ激动剂对偏头痛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盐酸氟桂利嗪在前庭性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4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研究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有效率、头痛次数、头痛频率、并发症情况.结果 (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13%;(2)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头痛次数以及头痛程度少于对照组;(3)研究组不不良反应发生6.25%低于对照组2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性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中使用盐酸氟桂利嗪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及不同亚型偏头痛患者血清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偏头痛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偏头痛患者105例,随机分成偏头痛发作期组(A 组,n=47)和偏头痛发作间期组(B 组,n=58),再根据患者有无先兆症状进一步分成四个亚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PPARγ水平,采用SPSS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发作期PPARγ水平明显低于发作间期及健康对照者(P<0.01);发作间期的 PPARγ水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有先兆与无先兆发作期PPARγ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先兆和无先兆发作间期PPARγ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偏头痛发作时血清PPARγ下调,其可能是偏头痛发病的潜在机制之一。有无先兆对PPARγ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介绍1.1病例1患者女性,50岁,2018年3月1日以"头晕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工作时不慎被棒子击中下颌出现意识不清摔倒在地上,自行清醒后发现下颌和左膝部肿胀,此后2~3 d开始出现反复头晕,每天发作2~3次,每次10~30 min,有时伴有呕吐、复视。当地医院诊治不明确,头晕逐渐加重来就诊。既往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口服阿司匹林、硝苯地平、替米沙坦、辛伐他汀等药物,未监测血压、血脂。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大鼠脑内黑质部反复多次低剂量脂多糖(LPS)注射,导致脑内慢性炎性刺激环境,引起脑内细胞因子释放及对小胶质细胞和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两月龄(体重200 ~250 g)30只,随机分为LPS一次注射组、PBS四次注射组和LPS四次注射组.LPS一次注射组大鼠右侧黑质部注入亚损伤剂量LPS 0.5μg,LPS四次注射组大鼠腑右侧黑质部注入0.5 μg LPS,PBS四次注射组大鼠脑右侧黑质部注入等体积PBS,后两组每月注射一次,共注射四次.在每组最后一次注射后一个月取材.免疫组化检测三组大鼠黑质部小胶质细胞和多巴胺神经元生长情况.ELISA法检测三组大鼠黑质部TNF-α、IL-1β炎症介质含量变化.结果 仅一次注入低剂量LPS后,黑质部小胶质细胞形态在1个月后处于正常静止状态,多巴胺神经元也没有减少,LPS四次注射组大脑右侧黑质部小胶质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多巴胺神经元数量相对于LPS一次注射组及PBS四次注射组大量减少(P<0.05),ELISA检测LPS四次注射组大脑右侧黑质部TNF-α、IL-1β炎症介质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结论 黑质部反复多次注入亚损伤剂量LPS能够导致脑内慢性炎症环境,引起小胶质细胞形态和功能改变并对多巴胺神经元产生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浆中HCY和CRP的含量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8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及116例健康人的血液标本,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HCY的含量和散射比浊法测定CRP的含量。结果偏头痛组血浆HCY和CRP平均含量分别为19.75±5.90μmol/L、3.48±0.84 mg/L;健康对照组血浆HCY和CRP含量分别为10.26±2.14μmol/L、0.92±0.24 mg/L。偏头痛组患者HCY、CRP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偏头痛组HCY、CRP无相关性。结论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浆HCY、CRP含量均增高,HCY、CRP在偏头痛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HCY与CRP含量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硝酸甘油诱导大鼠偏头痛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按Tassorelli法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罗格列酮组(于造模后30 min腹腔注射罗格列酮),对照组(不造模,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观察三叉神经颈复合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白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结果对照组三叉神经颈复合体中PPARγ为弱阳性表达,模型组为阳性表达,罗格列酮组为强阳性表达。模型组IL-6、ICAM-1和MMP-9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大鼠耳发红、肢频繁挠头、爬笼次数增多、烦躁不安等症状减轻,IL-6、ICAM-1、MMP-9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偏头痛时PPARγ表达增强;罗格列酮可通过活化PPARγ,下调IL-6、ICAM-1、MMP-9对偏头痛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