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目前的众多研究都是通过体外加入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但该方法细胞因子用量大,成本高,随着培养次数的增加,其成软骨潜能明显降低。 目的:混合培养人关节液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共培养系统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影响。 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和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菌操作下抽取健康志愿者的膝关节液,将其与P3代细胞混合用于实验,分为3组,关节液+完全培养基,关节液+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全培养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全培养基。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分别于诱导后第7,14,21天行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结果与结论:人关节液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培养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由长梭形变为多角形、椭圆形,细胞外基质呈甲苯胺蓝异染性阳性,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说明关节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有正性促进作用,关节液中可能含有促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物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的众多研究都是通过体外加入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但该方法细胞因子用量大,成本高,随着培养次数的增加,其成软骨潜能明显降低。 目的:混合培养人关节液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共培养系统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和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菌操作下抽取健康志愿者的膝关节液,将其与P3代细胞混合用于实验,分为3组,关节液+完全培养基,关节液+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全培养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全培养基。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分别于诱导后第7,14,21天行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结果与结论:人关节液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培养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由长梭形变为多角形、椭圆形,细胞外基质呈甲苯胺蓝异染性阳性,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说明关节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有正性促进作用,关节液中可能含有促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物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与自体骨植骨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患者42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SanderⅢ型跟骨骨折患者42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分为两组,采用CPC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2例为治疗组,采用自体骨植骨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83.3%)高于对照组(57.1%).结论 SanderⅢ型跟骨骨折中CPC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2种固定方式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与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3—2012-03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及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诊治的52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包括采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桡骨远端外固定架固定治疗27例(A组),采用肱骨远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25例(B组)。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27个月。Cassebaum评分A组优良率为81.5%,B组优良率为52.0%,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Mayo评分,A组平均为87分,B组为84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振龙  华强  严光建  刘宗超  吴佳奇  马川  刘勇 《骨科》2015,6(3):145-148
目的 探讨经肱三头肌劈开入路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3例C型肱骨远端骨折(C1型17例,C2型15例,C3型11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对该型骨折均采取经肱三头肌劈开入路“Y”形钢板或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在取出内固定前均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43例患者中40例切口Ⅰ/甲愈合,余3例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均延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0~36.0个月,平均(29.5±4.3)个月,无骨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MEPS评分结果:优18例,良20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88.4%。结论 经肱三头肌劈开入路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入路简单、创伤小、保存了伸肘装置,且能满足对骨折关节面的有效显露,内固定物安放方便、合理有效,临床疗效好,可作为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手术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固定平台和旋转平台假体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应用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38 例49膝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男13 例19膝,女25 例30膝;年龄42~78 岁,平均年龄(62.47±9.64) 岁;骨关节炎24 例28膝,类风湿性关节炎11 例18膝,创伤性关节炎3 例3膝;膝内翻畸形29膝,外翻畸形12膝;所有患者均采用膝前正中切口内侧髌旁入路,均未进行髌骨置换,其中采用固定平台假体置换26膝,采用旋转平台假体置换23膝.结果 除1 例骨关节炎患者失访,其余37 例48膝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72个月,平均为47.73个月.所有病例术后无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和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除1 例旋转平台假体在术后1年出现假体脱位,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两组术后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19,P>0.05和t=1.044,P>0.05).结论 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TKA术后的早期临床疗效相近,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采用外固定方案治疗参照组,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方案治疗试验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明显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明显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试验组明显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中医手法整复方案为桡骨远端骨折实施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疗效,并发症少,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