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5篇
  4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外周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十分罕见,位于颊部软组织内的外周型牙源性角化囊肿更为罕见。本文报道2例颊部软组织内的外周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Ki-67抗原在实性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种常见类型实性成釉细胞瘤的细胞增殖性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Ki 67抗原在 3 0例 2种常见实性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 ,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其阳性染色指数。结果 :滤泡型成釉细胞瘤阳性染色指数 (4 .3 1± 2 .2 5 ) %明显高于丛状型成釉细胞瘤 (3 .76± 1.96) %。结论 :不同类型实性成釉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存在差异 ,滤泡型成釉细胞瘤的细胞增殖能力较丛状型强 ,生物学行为上更具侵袭性 ,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口腔癌术后近距离腔内照射控制复发的疗效及影响因素、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口腔癌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患者238例,其中143例单独给予近距离腔内照射,95例同时给予近距离腔内照射和外照射.100例同期仅行手术治疗的病例作疗效对比.计算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结果:手术治疗、术后配合腔内照射或同时配合腔内及外照射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是62%和22%,79%和62%以及71%和43%,3种治疗方法对肿瘤的5年和10年局部控制率分别是54%和52%,78%和76%以及72%和69%.UICC分期、病理分级、组织来源及肿瘤发生部位对生存率和局控率均有重要影响.结论:术后配合放疗可有效地控制口腔癌术后复发,尤以术后配合腔内照射更佳,该方法治疗后并发症少且疗效显著,可望成为新的、常规的口腔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5项常见模式中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前S1抗原在乙肝5项常见模式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同时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等5项指标(称为乙肝5项),以乙肝5项模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模式乙肝病毒感染者前S1抗原的阳性率。结果前S1抗原在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和小三阳(HBsAg+/HBeAb+/HBcAb+)模式中的阳性率显著增高,分别为87%、66%。HBsAg阴性的各模式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均≤2%。100份乙肝5项阴性血清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8%。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可补充和完善乙肝5项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阴性或者变异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机器人手术方式在胰体尾切除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适应证以及与腹腔镜相比优劣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9月到2012年4月完成的微创胰体尾切除术5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手术组(RDP组,n=21)与腹腔镜手术(LDP组,n=30),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等)与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保脾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DP组中转开腹l例,中转率4.76%(1/21).与LDP组相比,RDP组良性肿瘤保脾率较高(61.5%比25.0%,x2=4.786,P=0.039),淋巴结清扫程度也较LDP组彻底(4.14±2.73枚比1.33±1.21枚,t=2.203,P=0.041).结论 胰体尾肿瘤采用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对于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及标准胰体尾癌根治术,机器人手术系统是有其优势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究不同靶向药物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异常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EGFR过度表达的A549细胞系及EGFR突变的HCC827细胞系,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放疗组、吉非替尼组、尼妥珠单抗组、放疗+吉非替尼组、放疗+尼妥珠单抗组。尼妥珠单抗组、放疗+尼妥珠单抗组均加入100μg/ml的尼妥珠单抗溶液,吉非替尼组、放疗+吉非替尼组均加入100μl浓度为1μmol/L的吉非替尼溶液,空白对照组及放疗组予以等量的PBS溶液,后放疗组、放疗+尼妥珠单抗组、放疗+吉非替尼组予直线加速器放射处理。利用MTT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克隆实验比较细胞放射敏感性,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GFR、磷酸化EGFR(p-EGFR)及p-Akt表达水平。结果与放疗组比较,放疗+吉非替尼组、放疗+尼妥珠单抗组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升高G0/G1期所占比例,提升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HCC827细胞则无明显改变(P 0. 05); A549细胞、HCC827细胞的放疗+吉非替尼组、放疗+尼妥珠单抗组的放疗增敏系数显著高于放疗组(P 0. 05); A549细胞放疗+吉非替尼组、放疗+尼妥珠单抗组EGFR、p-EGFR及p-Akt表达水平较放疗组显著降低(P 0. 05),但HCC827细胞则无明显改变(P 0. 05)。结论吉非替尼及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可阻滞A549细胞于G0/G1期,下调EGFR、p-EGFR及p-Akt表达水平,增加细胞放疗敏感性,而对HCC827细胞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心率变异(HRV)改变及其与心脏大小和收缩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DCM患儿(DCM组)和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HRV指标(SDNN、SDANN、SDNN index、RMSSD、PNN50、TP、LF、HF、LF/HF);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和二尖瓣E/A峰比值,并分析这两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CM组HRV指标除LF/HF较对照组升高外,其余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SDNN与LAED、LVEF、LVFS和E/A呈中度相关,其余指标与心脏大小和收缩舒张功能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DCM患儿存在明显的自主神经平衡失调,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减退,交感神经的相对激活;HRV与心脏大小和收缩舒张功能指标相对独立,其作为一无创性检测指标,可从一个侧面反映DCM患儿的预后,将它们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