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床指南和卫生政策制定的过程中,随机对照试验虽然一直被认为是"金标准",但也存在外部效度较低的局限性,因此真实世界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和文献进行综述,对比真实世界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在临床实践和卫生决策应用中的差异,发现国内外现有关于真实世界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开展不同研究设计但针对同一临床问题相同干预措施的基于患者个体水平的临床研究,从方法学、结果、证据应用等多个层面对真实世界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比较,是十分必要与迫切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与传统教学(tradi-tional learning, TL)对学生长期记忆效果及临床实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医学院2006、2007、2008级五年制本科学生共79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胸外科疾病食管癌教学改革,PBL组38人,TL组41人。通过两次考试评价,以及带教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来评估教学效果。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考试成绩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学生临床实习的主观印象评价结果采取等级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6个月后进行的第二次考试中,PBL组学生平均成绩为(76.66±5.94)分,TL组平均成绩为(73.59±5.74)分,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P=0.068)。而在临床实习阶段教师对学生各种能力的主观评价上,PBL组要稍好于TL组,其中获得优、良的两组学生人次和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65、0.277。结论 PBL教学的优势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学生的知识长期记忆效果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纯化的CD34+细胞与未经筛选的单个核细胞(uMNCs)作为种子细胞在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早期的抗凝作用.方法 uMNCs与CD34+细胞分离自犬骨髓,将两种细胞分别在体外培养、传代,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化,体外血小板黏附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抗血小板黏附功能.将等量自体上述两种细胞分别种植在小口径人造血管腔内表面并替代一段颈动脉.分别在24h、72 h、1周后取出移植血管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 体外血小板黏附实验显示CD34+细胞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显著高于uMNCs.植入体内后,移植uMNCs血管腔表面比种植CD3+细胞的有更多的血小板黏附和血栓形成.24 h、1周后CD34+细胞组血栓面积与移植的血管腔表面积之比小于uMN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34+作为种子细胞种植小口径人工血管后比未经筛选的uMNCs具有更好的早期抗血栓形成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ntithrombogenic property of purified CD34 + cells with that of unfractioned mononuclear cells (uMNCs) after seeding on the small caliber man-made grafts. Methods uMNCs and CD34 +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anine bone marrow. Platelet adhesion assa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antiplatelet adhesion property of the cells in vitro. Equal number of both cells were seeded onto the luminal surface of small caliber man-made grafts and implanted to replace a segment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 At time intervals of 24 h, 72 h, and 1 week, the grafts were retreived, HE staining and scanning election microscopy (SEM) exam were performed. Results Platelet adhesion assay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more significant platelet adhesion on uMNCs than that on CD34 + cells. SEM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more significant platelet adhesion and thrombus formation on the luminal surface of the grafts seeded with uMNCs than those seeded with CD34 + cells 24 h after implantation. The ratio of thrombi area to the luminal surface area of grafts in CD34 + cells group at 24 h and 1 week was statistical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uMNCs group (P <0. 05). Conclusion CD34 + cells exhibit better antithrombogenic ability after seeding onto the small caliber vessel grafts as compared with uMNCs. CD34 + cells may be preferable cell source for better improve the thromboresistance and patency of small caliber man-made vessel grafts for their future clin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比较,分析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91例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有无罹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病因学、临床指标(症状发作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受累间隙的数量和分布)、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血糖水平、入院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治疗结果(切口数量、住院天数和并发症).采用SAS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2组患者中,牙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最容易受累的间隙是下颌下间隙.糖尿病组分离出的最常见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而非糖尿病组是链球菌.与非糖尿病相比,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受累的间隙更多,切开引流的切口数量更多,住院时间更长,全身各种并发症更多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结论:通过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本研究揭示了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中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收集、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感染来源、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治疗和预后。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组70例患者中,男5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8±11.42岁。主要的发病来源为下颌前磨牙及第一、第二磨牙(38.6%)。根尖周炎是最常见的牙源性感染的病因。治疗包括抗生素和经颈部纵隔引流(63例)、胸廓切开术(7例)。死亡率为5.7%。影响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发生并发症(P<0.005)和严重脓毒症或败血性休克(P<0.002)。 结论: 成功治疗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关键是对疑似症状的迅速诊断、快速CT扫描和彻底的纵隔引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ING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71例不同级别的人胶质瘤组织ING1 mRNA及ING1、PCNA蛋白,并采用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ING1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4.6%(35/37),IN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90.1%(64/71),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γ=0.714,P<0.01),均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ING1表达水平降低时伴随着凋亡程度的降低及增殖活性的增强.结论胶质瘤细胞中ING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并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相应降低.其表达异常的改变主要是转录水平调控异常的结果,并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74年1月至1989年3月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281例,同期发生吻合口瘘21例,发生率7.4%.现对吻合口瘘的诊断、处理和预防等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9例,女性2例.年龄40~72岁,60岁以上15例.全组均在全麻下行食管、贲门癌切除、食臂胃吻合术.颈部吻合口瘘4例,胸内吻合口瘘1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小肠黏膜下层(SIS)支架复合物移植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域后细胞的存活、支架的降解情况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只黑山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只。实验组: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抽取自体骨髓,经体外分离MSCs,进行培养、传代、BrdU标记、与SIS支架复合,并于心肌梗死6周时将MSCs-SIS复合物补片移植至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对照组: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于移植后6周行超声心动图、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MSCs-SIS植入心肌梗死区2周时在补片区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6周时淋巴细胞浸润消失,SIS部分降解,移植区见大量移植细胞存活。MSCs-SIS植入体内后6周时,实验组每搏输出量(42.81±4.91mlvs.37.06±4.75ml)、射血分数(59.20%±5.41%vs.44.56%±4.23%)、室壁增厚率(54.51%±8.60%vs.43.36%±8.91%)、舒张期E峰(54.85±6.35cm/svs.43.14±4.81cm/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29.75±5.98mlvs.46.25±6.68ml)、舒张期末容积(72.55±8.13mlvs.83.31±8.61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IS作为支架移植MSCs有利于移植细胞存活,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脑膜瘤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中较多见的一种。其发生率仅次于脑胶质瘤。本文为我科1953—1977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脑皮层缺血及再灌流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神经元凋亡的变化规律及关系。方法:以前脑缺血及再灌流不同时段的大鼠为模型。用放免法检测皮层ET和CGRP含量;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结果:缺血后15分。ET低于正常和假手术组:再灌流后进一步降低。12小时达最低水平,6天后恢复,缺血后CGRP升高,再灌流后继续升高,12小时和1天达高峰后下降,6天时恢复正常,缺血后神经元凋亡增加,再灌流后继续增加,1天时达高峰后缓慢下降,8天时基本恢复正常,ET量与凋亡细胞呈负相关,CGRP量与凋亡细胞呈正相关。结论:缺血和再灌流均可导致神经元凋亡,CGRP在缺血及再灌注早期升高,其对神经元凋亡可能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