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2000~2001年流行性感冒流行概况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了解中国2000-2001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及抗原性变异情况。方法:鸡胚传代病毒用于抗原分析;病毒液提取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CR),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然后用MegAlign(Version1.03)和Editseq(Version3.69)软件进行基因种系发生树分析。结果:2001年流行的H1N1亚型病毒血凝素蛋白重链(H1N1)相比,在抗原决定簇D区的190位发生了氨基酸替换;基因种系发生树表明2001年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存在基因特性不同的两系病病毒株,国内人群中仍然同时流行着两种抗原性明显不同的B型流感病毒(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Yamagata系病毒占大多数,Version系的HA1区基因与B/山东/7/97毒株相比,其197和199位氨基酸发生了替换。B型的基因种系发生树也证实Version系病毒株的抗原性改变。2000年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HA1区氨基酸序列与A/悉尼/5/97(H3N2)间有7-8个氨基酸的差异;2001年分离的H3N2病毒株与2000年的病毒株相比,又有83、186、202、222位发生了氨基酸替换,表明H3N2亚型病毒株间的抗原性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异。结论:2000-2001年中国流感的流行情况较为平静;H3N2亚型的抗原性发生了变异,H1N1亚型和B型病毒的抗原性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但它们均同时流行着两系抗原性不同的毒株。  相似文献   
2.
中国H3N2亚型流感病毒烷胺类药物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监测我国自1989年以来H3N2亚型流感病毒对烷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情况,为流感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从我国流感监测网络中所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中随机选择了584株病毒,通过对病毒与烷胺类药物耐药性相关的M2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同时在细胞水平上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毒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分析病毒产生耐药的情况.结果 1989-1999年没有发现对烷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病毒株,但2003年对烷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病毒株的比例从2002年的3.4%升到了56.0%,2005年达到77.6%.结论 自2003年以后,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超过50%的病毒产生了对烷胺类药物的耐药性,并且耐药病毒株的比例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株从人分离出的H9N2亚型毒株内部基因特性,并弄清其来源。方法 用RT-PCR扩增目的基因,用P^CEM-T Vector(美国Promega公司),4℃过夜连接,重组质粒转入dH5a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鉴定,送六合通公司自动测序。然后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 2株测定毒株内部基因均为G9基因系,它们相互间除PA基因有差异外,其余5个基因均相同。结论 2株测定毒株的基因组均为G9基因系,它们是由携带不同基因特性H9N2毒株的禽群分别直接感染人,而不是来自同一禽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国甲3亚型流感病毒(H3N2)抗原性及基因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阐明2004年中国流行的甲3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性及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对2004年分离的甲3亚型毒株先进行单向血凝抑制试验及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时间、地点的甲3亚型流感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然后进行基因进化特性分析。结果单向血凝抑制实验结果表明,2004年共有52.3%毒株与A/Fujian/411/2002(H3N2)(20042005毒株)有4倍或以上的血凝抑制滴度差异,交叉血凝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它们间的抗原比为4。HA1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我国从2004年2月分离的甲3亚型毒株开始出现了与A/Fujian/411/2002(H3N2)和A/Wellington/1/2004(H3N2)(2005年国际代表株)相比较,在其HA1蛋白分子上存在有4个氨基酸位点(159位Y>F,189位S>N,145位K>N,226位V>I)发生了替换。此类毒株首发于我国南方,然后到我国北方。结论我国2004年2月份以后所分离的甲3亚型流感毒株已经发生抗原性及基因特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一种敏感的H5禽流感病毒血凝抑制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的禽流感病毒血凝抑制方法检测H5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方法采用不同动物来源的红细胞,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H5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比较其灵敏性。结果通过对鸡、豚鼠、马等动物红细胞的比较,发现在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H5禽流感病毒抗体时马红细胞灵敏度最高。结论可以利用马红细胞建立测定H5禽流感病毒血凝抑制抗体的敏感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人群中禽流感病毒血清抗体水平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抗抑郁新药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早在20世纪初期因观察到死于严重黄疸的婴儿的基底神经节呈黄色染色改变,故而命名其为“核黄疸症”。20世纪50~70年代由于Rh溶血性疾病与核黄疸症发病率的增加,儿科医师积极治疗黄疸。然而,20世纪80~90年代研究表明,黄疸引起的核黄疸症很少,有许多婴儿进行了不必要的治疗。另外,新生儿出生后不久一般就出院了,因此,医生很难对其可能出现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行检测。此外,低浓度胆红素可能有某种抗氧化功能,不宜完全将它清除。综上所述,医师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可能性极小,但反过来这种现象又导致几乎被遗忘但有时可致死的核…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道用羟基脲(HU)治疗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MPD)38例,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4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7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7例。HU均为口服,白细胞数10万以上者用3000-4000mg/日,10-5万者用2000 3000mg/日,53万者用1500 2000mg/日,3万以下者用500-1500mg/日。治疗期间根据白细胞、血小板及脾肿大的改善程度减少用量。当白细胞降至6000 7000左右时,改为维持量500-1000mg/日(有时隔日)。结果:1.CML:①慢性期10例,经HU治疗3-10个月后,白细胞及白小板数恢复正常,脾肿大消失。其后急变者仅1例。与过去使用白消安的35例相比较,两组存活期虽无显著差异,但HU组向急  相似文献   
9.
10.
国际上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的主要措施是接种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较快,常规的流感疫苗不能及时应对流感的暴发和流行,因此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在流感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