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8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为5.6%[1],预计到2050年将会超过4 000万,其中半数以上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目前,AD早期识别和诊断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关社会公共健康的重要科学问题。情景记忆是指对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事件的记忆,情景记忆损害被认为是AD最早期的临床核心症状[2],因此,对其进行科学评估是AD早期诊断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AD情景记忆损害特征以及主要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合并代谢综合征不仅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还可能加重精神疾病症状和增加复发风险,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增加额外的个人和社会医疗负担。多种疾病相关因素和治疗药物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有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需要全面评估和正确防治以改善预后。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发起,基于临床研究证据和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国内外指南,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提出临床管理流程建议。本共识的管理建议由精神科专家和内分泌科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以期为精神科医生规范化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质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6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育儿指导,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强早期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发育状况。结果:观察组的体格发育情况、运动发育指数、精神发育指数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实施早期干预,有利于促进患儿体格和神经发育,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可能会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下降和骨质疏松,而抗精神病药引起泌乳素升高很可能是引起骨密度下降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围绕近年有关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影响及其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我院NICU病房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设计了一种新型肩部约束带.主要针对躁动不安、精神行为异常、不能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患者.解决了患者因为行为失控而造成的种种意外和伤害,杜绝了患者自伤或伤人,保证治疗和护理及时、有效地进行.还有效地预防了坠床、管道脱落、烫伤、皮肤损伤、压疮等安全隐患的发生,临床使用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患者214例,男128例,女86例,年龄38~84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脑卒中119例,重症脑炎55例,癫病等其他疾病40例.  相似文献   
6.
概述:受2015十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中国抗抑郁药研究与发展峰会上的讨论的启发,我们撰写了这篇述评。该峰会由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神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工作委员会(Chinese Psychiatrist Psychopharmacology Commission, CPPC)发起,参与人员包括一流的精神科临床医生、神经科学研究者和国内外大型制药企业研发人员,会议重点讨论了那些限制了更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没有明确的抑郁症生物标志物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必须在临床现象的基础上做出治疗决策;缺乏明确的生物靶点导致目前可用的抗抑郁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有效,完全缓解率低,并且复发率高。中国神经科学家对抑郁症的基础研究是国际公认的,但他们提出的。作为治疗抑郁症潜在的候选化学成分大部分在临床试验时失败了。这种试剂的高失败率和大部分可用药物的不令人满意的结果迅速增加了新药进入市场的成本,所以制药公司更喜欢“调整”目前的药物而不是冒资金风险来支持新的抗抑郁药的发展。因此,发展新的、更有效的抑郁症治疗成为一个僵局。鉴于抑郁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在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制药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积极争取政府和社区的支持来克服这种僵局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病灶部位与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较高,而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病灶部位与预后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选择1995—12/1999—12在青岛市人民医院及解放军第四。一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89例,符合标准的151例(病例组),男89例,女62例,年龄60~78岁,平均(67.27&;#177;7.05)岁。脑梗死109例,脑出血42例。同期选择年龄相当的健康人120例为正常对照组。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患者151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进行评定。主要观察指标:大脑半球前、后、左、右各部位病灶数及各病灶部位患者HAMD得分。结果:抑郁发生率为30.88%,轻、中、重度分别占25.17%。71.52%,3.31%。病例组HAMD总分21.58&;#177;4.59,正常组4.59&;#177;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8.58,P&;lt;0.01)。临床表现以中度抑郁状态为多见。病灶在左侧半球(19.35&;#177;4.39)和前半球(19.57&;#177;5.43)HAMD评分显著高于右侧半球(16.55&;#177;5.37)和后半球(17.53&;#177;4.8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86,2.55,P&;lt;0.01~0.05),更易发生抑郁状态。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多发于左侧半球及前半球,提高对此症的认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169)马艳青杜志恒古云飞林雨水吴国辉杨秀凤冯秀君于欣尿糖阴性不要轻易排除糖尿病——1例高渗性非酮症昏迷诊治失误的教训患者男,56岁。因胸闷、心悸、头晕伴全身乏力3天于1992年8月30日疑“冠心病”入院。胸闷为持续性,服硝酸甘...  相似文献   
9.
SARS也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对SARS恢复期医护人员进行认知记忆功能方面的研究,及早发现轻度认知障碍(MCI),对早期进行护理干预有着重要的意义。记忆学习是大脑的高级功能活动,是认知功能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年龄匹配、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SARS患者的形象再认记忆和理解记忆能力均有所下降。了解SARS恢复期患者的记忆功能,可为及早进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本研究对北京3家医院32例SARS患者和35例对照,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进行随访,通过护理,提高医护人员的认知水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脑功能指标客观定量测量与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9项病例健康问卷(PHQ-9)、7 项广泛性焦虑(GAD-7)、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三种量表联合应用对患者焦虑抑郁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为心脏康复患者筛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评估提供一种新的客观定量评测手段。方法 采取知情同意、自主填写问卷的方法对阜外医院心内科随机选取的31例拟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前患者进行PHQ-9、GAD-7、SSS的评估。根据量表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有焦虑抑郁组和无焦虑抑郁组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脑功能指标进行测量[1-2],分析两组患者的脑功能指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分析两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根据主观量表PHQ-9、GAD-7[3]总分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焦虑抑郁组13例(41.94%,PHQ-9≥5分或GAD-7≥5分),无焦虑抑郁组18例(58.06%,PHQ-9<5分且GAD-7<5分)。焦虑抑郁组脑指标内专注为39.00±9.89,无焦虑抑郁组脑指标内专注为22.78±11.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功能指标内专注与PHQ-9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310(P<0.01),与GAD-7的相关系数是0.5378(P<0.01),故采用内专注筛查入选者焦虑抑郁(内专注>30为有焦虑抑郁组,内专注≤30为无焦虑抑郁组),结果显示有焦虑抑郁的17例(54.84%),无焦虑抑郁的14例(45.16%),总符合率是75.65%。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5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致性很好。同时,采取内专注筛选焦虑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组的躯体化症状量表得分为36.3±2.7,无焦虑抑郁组的躯体化症状得分为30.3±2.2,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脑功能指标与常规量表作为评测焦虑抑郁的两种方法,二者具有一致性,利用脑功能指标内专注评测焦虑抑郁,脑功能客观定量指标将有助于对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