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对大鼠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愈合的影响。方法:Wistar大白鼠30只,每只背部切取2个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并原位移植缝合,上部皮片下注入bFGF为实验组。下部皮片为对照组,术后大体肉眼观察皮片成后情况,并于2,4,6,8d取材镜下组织学观察CD34阳性细胞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情况,微血管密度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皮片成活率分别为93%及64%,经配对t检验差异显著(t=3.701,P<0.01)。其镜下观察CD34阳性细胞数、微血管数及肉芽组织厚度两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bFGF具有广泛的细胞增殖效应,可通过多个环节促进小血管形成及肉芽组织增长,加速移植皮片与周围皮肤的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对大鼠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愈合的影响。方法:Wistar大白鼠30只,每只背部切取2个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并原位移植缝合,上部皮片下注入bFGF为实验组。下部皮片为对照组,术后大体肉眼观察皮片成后情况,并于2,4,6,8d取材镜下组织学观察CD34阳性细胞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情况,微血管密度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皮片成活率分别为93%及64%,经配对t检验差异显著(t=3.701,P&;lt;0.01)。其镜下观察CD34阳性细胞数、微血管数及肉芽组织厚度两组均有明显差异(P&;lt;0.01)。结论:bFGF具有广泛的细胞增殖效应,可通过多个环节促进小血管形成及肉芽组织增长.加速移植皮片与周围皮肤的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3.
烧伤病区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烧伤病区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单位烧伤病区348例住院患者的创面、血液、静脉导管、痰液、尿液及脓液等标本分离而得的菌株,统计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共检出46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4株占52、6%、革兰阳性球菌188株占40.5%、真菌32株占6.9%。主要检出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环丙沙星、青霉素G、苯唑西林等的耐药率已达100、0%,只对万古霉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5、8%、36、8%、33、3%。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是烧伤病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电烧伤致脊髓损伤和右眼白内障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4 6岁。 1999年 7月 9日被 10kV高压电击伤头顶部 ,曾有短暂昏迷 ,醒后四肢活动正常、语言流利。在当地住院治疗 6d后出现双下肢瘫痪并逐渐向上发展 ,不能自行排尿。伤后 10d因双上肢活动障碍转入笔者单位。查体 :患者神志清楚 ,语言欠流利 ,右眼视物不清。头顶部有10cm× 16cm颅骨裸露 ,右背部肩胛区焦痂面积 8cm× 13cm ,右前臂Ⅱ度烧伤创面 5cm× 2 0cm大小。四肢肌力降低 ,双上肢 3级 ,双下肢 1级 ,颈 5、6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 ,腱反射消失 ,CT及核磁共振检查未见脊柱、脊髓损伤。诊断 :(1)电烧伤 ;(2 )脊髓、视神经损伤。给予…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耳缺损或先天性耳缺损,再造方法很多,传统的方法需多次手术方能完成,耳后乳突区皮瓣与颞筋膜瓣包埋耳软骨支架耳后区植皮一次再造,俗称“三明治”法,需要耳后乳突区有正常皮肤。临床上常遇到因烧伤致耳缺损的病人,耳后乳突区均为增生性疤痕,没有正常的皮肤可供利用,是一次性“三明治”法无法推行,我院自1992年始用带颞浅动脉顶支为血供的颞浅筋膜瓣转移包埋耳软骨支架,筋膜瓣上行游离中厚皮移植一次性耳再造术5例,均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邮艿慕逃绞健U庵址绞蕉杂诳偎枷胝喂ぷ鞫嘌耐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具有特殊的功能。〔1〕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张松泉.美学简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自制瘢痕注射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瘢痕内含有大量胶原纤维 ,组织致密 ,为解决用普通注射器向瘢痕内注射类固醇等药物的难题 ,笔者设计了瘢痕注射器 ,对面部及功能部位烧伤后出现增生性瘢痕 (面积(〈5cm2 )及少量瘢痕疙瘩的 36例患者进行治疗 ,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原理与结构 :该注射器分为注射器及其固定支架和加压传动器 3部分 (图 1)。将注射器针栓与加压传动器的推动杆经固定螺栓相连接 ,加压传动器顶端设计有铰轮轴的棘爪 ,其下有弹簧片可使棘爪上下自由移动 ,以确保棘爪与推动杆上的棘轮任意啮合。握紧动把手柄使推动杆和注射器针栓前移 ,松开动把手柄 ,弹簧使其…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40岁,自2.5m高处坠落,骑跨于条形钢板致会阴部皮肤软组织撕脱伤1h,经当地医院行撕脱软组织原位缝合失败后,于伤后20d转入我院。检查见:阴茎近侧2/3皮肤软组织环形撕脱,左侧阴囊至耻骨联合部皮肤软组织撕脱,面积15cm×13cm。左侧睾丸脱出,伤至外环口,右股内侧肌肉大面积挫伤,广泛皮下软组织贯通,坏死组织感染液化。根据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决定行左侧下腹壁轴型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掌背动脉的解剖资料,对43只成人尸体手第1~4掌背动脉解剖发现:第1掌背动脉86%由桡动脉发出,14%由拇指主要动脉或桡动脉浅支替代,第2掌背动脉86%起自腕背动脉,第3、4掌背动脉67%由腕背动脉与掌深弓深支吻合而成。第1~4掌背动脉有皮支4~8支。并有远近两个吻合点。掌背血管具有多源性和吻合丰富的特点,且分布优势在掌指关节。设计皮瓣手术切取方便,特别适用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临床已应用12例。  相似文献   
10.
掌背动脉的解剖和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掌背动脉的解剖资料,对43只成人尸体手第1~4掌背动脉解剖发现:第1掌背动脉86%由桡动脉发出,14%由拇指主要动脉或桡动脉浅支替代,第2掌背动脉86%起自腕背动脉,第3、4掌背动脉67%由腕背动脉与掌深弓深支吻合而成。第1~4掌背动脉有皮支4~8支。并有远近两个吻合点。掌背血管具有多源性和吻合丰富的特点,且分布优势在掌指关节。设计皮瓣手术切取方便,特别适用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临床已应用1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