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孙梁  熊卓 《中国临床康复》2011,(12):2091-2094
背景:理想的骨修复材料除必须具有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利于血管化及迅速被新生组织替代的孔隙率,还需要有与骨组织相似三维结构。目的:检验快速成型工艺制作的聚乳酸-聚羟乙酸/磷酸三钙支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溶于1,4-二氧六环中并混合粉末状磷酸三钙制备成液态的浆料,放入生物材料快速成形机TissFormTM制备出直径5mm,长15mm的圆柱形人工骨载体材料。按每个材料15mg的标准,采用预湿、负压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冻干3步处理,制备出活性人工骨材料。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制备右前肢桡骨中上段15mm骨缺损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植入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活性人工骨和未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单纯支架。通过影像学、组织学、材料降解及骨密度评价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结果与结论:12周时实验组骨缺损愈合,新生骨痂连接缺损断端并塑形,支架材料近于完全降解,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骨缺损内未见新骨形成。结果表明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聚乳酸-聚羟乙酸/磷酸三钙支架可以很好的修复兔15mm骨缺损,且降解速度与成骨速度匹配良好。  相似文献   
2.
心肌组织工程支架是心肌组织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模仿天然心肌细胞外基质的材料组成和结构特征,采用"胶原-壳聚糖-黏着"蛋白的材料体系,设计并应用定向凝固后热致相分离的成形工艺,构建具有定向大孔和贯通小孔的管状心肌组织工程支架.扫面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心肌组织工程支架具有100μm左右定向大孔和10μm左右贯通小孔的孔隙特征,定向结构取向明显.生物学实验显示细胞与支架相容性良好,并可贴附支架沿孔隙生长.本文构建的具有定向结构的管状心肌组织工程支架,具有进一步用于组织工程心肌体外构建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的模型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手术方案制定中的指导作用. 方法 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16例胫骨平台复杂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27~68岁,平均39岁.术前根据X线片和CT进行AO分型;41B2.2型4例,41B3.2型3例,41B3.3 型2例,41C2.1型1例,41C3.1型2例,41C3.2型2例,41C3.3型2例.术前均进行三维螺旋CT扫描,所得数据经转化输入决速成型机,制备出了1:1等大的快速成型胫骨平台骨折模型,明确骨折类型并指导制定手术方案,术后随访了解骨折愈合与患膝功能情况. 结果 2例患者骨折分型由AO41B2.2型修正为41B3.1型,1例患者骨折分型由41C2.1型修正为41C3.1型.模型上进行了损伤机制的分析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所有患者术后获9~22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7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参照改良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优11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的1:1等大胫骨平台骨折模型使骨折伤情更直观,骨折分型更加准确;可根据骨折模型制定手术方案,并可对内固定钢板进行预先塑形,对复杂类型的骨科手术方案的制定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胶原基组织工程支架进行复合,实现对bFGF的控制释放,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组织再生功能.方法采用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对溶出的bFGF进行定量分析,考察支架对bFGF的短期控制释放过程.结果bFGF可以通过静电作用与胶原基支架结合,均匀分布在多孔三维支架中,48 h后,bFGF的溶出浓度趋于恒定,经过甲醛交联的支架对bFGF的结合量较高;bFGF的结合量受到壳聚糖的含量和交联方法的影响.结论胶原基组织工程支架能够对生长因子在较长时间内实现控制释放,促进组织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成新型的复合生物材料框架作为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细胞外基质材料。方法:本研究采用材料学自组装技术的原理,以Ⅰ型胶原蛋白为分子模板,引导钙磷盐在液相中的矿化,制备具有天然骨基质层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并以热致分相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复合三维多孔框架。结果: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具有与天然骨基质相似的成分与结构,加入聚乳酸制备成三维多孔框架,孔隙直径界于50um-300um。结论: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复合三维多孔框架可能作为骨组织工程良好的细胞外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6.
裴新军  熊卓吾  耿艳 《新中医》2015,47(6):330-331
<正>朱培庭教授师从已故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顾伯华、徐长生,40余年来一直从事外科炎性急腹症,尤其是胰腺疾病和胆石症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外科急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朱教授善于应用药对治疗外科急诊,执简驭繁,临床常获良效。药对是利用药物相反或相成的药性及功能,相互配合,彼此取长补短,以达到最佳疗效的组合形式,现将朱教授治疗外科急症药对总结如下。1大黄与红藤红藤,又名大血藤,性平味苦,归肝、大肠经;清热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不同亚群内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100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者(n=18)和冠状动脉三支病变者(n=13)进行研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内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100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结果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发现白细胞不能合成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100,而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均证实白细胞三亚群内存在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100。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发现,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比较细胞内代表载脂蛋白B100含量的平均荧光强度粒细胞(417±250比183±88,P<0.05)、单核细胞(189±77比41±13,P<0.01)及淋巴细胞(102±65比16±6,P<0.01)都明显增加,分别增加了128%、364%和532%。经过与血浆载脂蛋白B100浓度校正后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白细胞各亚群均可携带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100,其中细胞内载脂蛋白B100含量增加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先进快速成形技术(RP)制备32枚粒度均匀(尺寸均为4mm×4mm×4mm)的聚乳酸-聚羟乙酸(PLGA)人工载体,该载体经I型胶原表面修饰后均分为A、B两组。A组载体复合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rAAV-hBM P-2)的兔骨髓基质细胞(M SC s,2×104个细胞/枚);B组每枚载体复合等量、同代次、未基因转染M SC s。体外培养第5 d,从两组各取12枚细胞-载体复合物植入裸鼠皮下,术后30 d取材观察。结果发现rAAV-hBM P-2转染的M SC s成功表达目的基因。RP制备的PLGA载体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大孔及材料表面微孔孔径分别为300μm和3~5μm。体外培养3~5 d,两组载体均复合生长着大量种子细胞。皮下埋植30 d,A组植入物形成较为典型的软骨细胞及基质,II型胶原蛋白表达阳性;同期B组植入物无软骨组织形成。A组聚酯材料面积百分率显著低于B组(P<0.01)。结果表明RP结合载体材料表面修饰,能制备出兼具理想孔隙结构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支架载体,该载体高效复合rAAV-hBM P-2转染的M SC s为组织工程软骨构建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组织工程技术方法,研究细胞-材料复合体体内骨再生的能力。方法采用材料学自组装技术的原理.以Ⅰ型胶原蛋白为分子模板.引导钙磷盐在液相中的矿化,制备具有天然骨基质层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并以热致分相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hydroxyapatite/collagen—poly-(L—lactic acid),HAC—PLA]复合三维多孔框架,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诱导分化后的兔骨膜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进行体外电镜及组织学观察。将3月龄裸鼠18只,分为3组,每组6只。A组皮下注射经rhBMP-2处理后的骨膜细胞悬液,B组植入未复合细胞的HAC—PLA,C组植入rhBMP-2处理后的细胞-材料复合体。术后8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C组与B组及A组进行比较。结果三维多孔HAC—PLA框架材料孔隙率大于90%,孔径为50~300μm。骨膜细胞经500ng/ml的rhBMP-2处理后,与改善亲水性后的HAC—PLA三维多孔框架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电镜显示接种的细胞能在此组织工程骨内部生长增殖,术后8周C组有新骨形成,A组注射部位表面平整,无新生物,B组为纤维组织,无骨及软骨形成。结论所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有望成为骨创伤修复治疗一种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自1967年日本川崎首先报告50例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CLS)。此后,世界各地陆续的报告,国内在上海、唐山等地有所发现,命名为川崎氏病。因MCLS可导致冠状动脉炎或/和冠状动脉瘤,甚至血栓阻塞,以致猝死,故引起临床重视。现将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患儿,男,2岁半,因发烧11天,出疹3天,手足肿胀1天,于1984年5月24日以“病毒性肺炎、浮肿待查”收住院。入院前因发烧、流涕、结膜充血、出疹曾在门诊疑为麻疹。入院时体温3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