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CR熔解曲线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株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PCR熔解曲线法检测HBVDNA聚合酶活性区YMDD变异的临床应用价值 ,并以DNA测序结果为标准 ,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采用DNA测序法和PCR熔解曲线法 ,对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HBVDNA由阴转阳的 6 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 ,同步进行YMDD变异株的检测。结果  6 8例患者血清中 ,用DNA测序法检出YMDD变异株 5 5例 ,其中YIDD变异 2 5例 (其中 11例伴有L5 2 8M变异 )、YVDD变异 2 4例 (其中伴有L5 2 8M变异 19例 )、YMDD与YVDD共生伴有L5 2 8M变异 1例、YMDD与YIDD共生伴有L5 2 8M变异 5例 ,有 13例未发生YMDD变异 (野生型 )。用PCR熔解曲线法检出YMDD变异株 5 2例 ,其中YIDD变异 2 8例、YVDD变异 2 1例、YMDD与YVDD共生 1例、YMDD与YIDD共生 2例。有 10例未发生YMDD变异 (野生型 ) ,阴性结果 6例。两法变异符合率为 93.88% (46 / 4 9) ;检出符合率为 91.18% (6 2 / 6 8)。结论 采用PCR熔解曲线法进行YMDD变异株的检测 ,其操作方法简便 ,省时 ,不易交叉污染 ,很适用于临床快速诊断和人群筛查。但该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不如DNA测序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CP)和前C基因变异对HBeAg表达和病情的影响。通过DNA扩增、基因序列分析检测48例慢性乙肝和12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血清的HBV CP和前C基因序列,及通过微粒子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BeAg的含量。(1)前C终止变异(nt1896G→A)在重型乙型肝炎病例中的发生率显著升高(66.7%);CP双变异(nt1762A→T和1764G→A)则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度和重度的病例中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分别为52.6%和54.5%)。(2)双变异组和终止变异组的HBeAg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但终止变异组HBeAg含量的下降较双变异组更为明显,P<0.05,且eAb阳性率也显著升高,P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前C区终止变异及C基因启动子双变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玉岭  张汉荣  吴惠芳 《江苏医药》2004,30(12):919-920
本收集HBV前C区终止变异(前C变异)及C基因启动子(BCP)双变异(BCP变异)乙型肝炎患的资料,就这两种热点变异的临床特征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C基因启动子 (CP)和前C基因变异对HBeAg含量和HBVDNA定量及肝炎病情的影响。方法 通过DNA扩增、基因序列分析检测 75例慢性乙肝、 14例慢性重型乙肝和 34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CP和前C基因序列 ,通过微粒子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BeAg的含量 ,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BVDNA含量。结果  (1)中度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 (CH)患者CP双变异 (nt176 2A→T和 176 4G→A)的发生率同轻度CH组比较显著升高 (分别为 6 1 3%和 6 1 1%VS 2 3 1% ) ;肝硬化组患者CP双变异发生率同CH组比较显著升高(76 5 %VS 4 8 0 % )。前C基因终止变异 (nt1896G→A)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71 4 % )。 (2 )双变异组和终止变异组患者HBeAg含量均显著下降 ,但后者下降更明显。双变异组的HBeAb阳性率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但终止变异组的HBeAb阳性率同双变异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终止变异联合双变异组的HBeAg含量及HBeAb阳性率同终止变异组相似。 (3)双变异组和对照组患者HBVDNA含量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CP双变异和前C基因终止变异均影响HBeAg表达 ,但后者影响更大 ;在对病情影响上 ,前者与肝硬化发病有关 ,后者则与重型乙肝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截断变异对HBeAg含量和HBV DNA定量的影响。方法通过DNA扩增、基因序列分析检测75例慢性乙肝和14例慢性重型乙肝和34例肝硬化病人血清的HBV X基因和前C基因序列,通过微粒子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BeAg的含量,以及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血清中的HBVDNA。结果(1)9例检出X蛋白截断变异。(2)同无变异组比较,X蛋白截断变异组、CP双变异(nt 1762A→T,1764G→A)组和前C基因终止变异(nt 1896G→A)组的HBeAg含量均显著下降,其中前C终止变异组HBeAg血清转换最为明显。(3)同无变异组比较,X蛋白截断变异组的HBV DNA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X蛋白截断变异影响HBeAg表达,但影响程度不及前C基因终止变异;X蛋白截断变异对HBV DNA定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50岁。因"发现右侧腹部无痛性肿块10年余"于2015年12月9日入院。无腰酸、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右侧腰腹部可触及巨大包块,直径约20cm,余无明显阳性体征。CT示右中上腹部见一巨大椭圆形肿块,大小约21.6cm×21.8cm×24.4cm,密度不均,CT值24~39HU,肿块内见多发斑点及弧形钙化,以肿块边缘为多,肿块与右肾关系密切,上极与肝脏分界不清,胃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CP)变异与无症状慢性HBV携带者(AsC)肝炎发作及慢性乙肝病情严重性的关系。方法:通过PCR及其产物直接测序,检测4例AsC、27例慢性乙肝和3例慢性重型乙肝病人血清的HBVCP和前C/C基因序列,并定量检测病人血清的HBVDNA。结果:(1)CP主要变异除核苷酸(nt)17621764双变异(1762A→和1764G→A)外,还存在nt1726-1730聚集变异(1726A→C、1727A→T、1730G→G)。(2)11例首次急性发作的慢性乙肝病人中(既往均有AsC史),8例出现CP聚集变异。而5例隐匿起病的慢性乙肝病人和4例AsC无一例出现该变异,且1例在AsC状态时无CP变异,肝炎发作时出现CP聚集变异。(3)CP聚集变异合并CP双变异的乙肝病人,临床上或表现为重型肝炎或迅速进展为活动性肝硬变,HBVDNA水平高滴度,HBVDNA(斑点法)阳性,HBeAg/抗HBe转换。结论:CP聚集变异与AsC肝炎急性发作有关;CP聚集变异与CP双变异同时存在,使慢性乙肝病人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肝炎病毒P基因区YMDD变异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诊断。方法设计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阵列,特殊处理芯片载体。用点样法制备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在本院住院治疗患者中选择30例服用拉米夫定后,HBV DNA转阴(<500 copies/ml)168周后又反跳≥5 000 copies/ml的患者进行基因芯片杂交检测分析。同时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上述30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双盲HBVDNA聚合酶活性区域测序对照。结果 30例服药后HBVDNA反跳患者中基因芯片测得HBV YMDD变异21例,其中YVDD变异11例。YIDD变异10例。HBVDNA PCR直接序列测定结果,有核苷酸A741变为G,使氨基酸由蛋氨酸552变为缬氨酸(氨基酸基序由YMDD变为YVDD)11例,并有6例核苷酸A669变为C,使氨基酸由亮氨酸528变为蛋氨酸。核苷酸G743变为T,使氨基酸由蛋氨酸552变为异亮氨酸(氨基酸基序由YMDD变为YIDD)10例。其中有3例伴有核苷酸T781变为C,使氨基酸由亮氨酸565变为脯氨酸。标本阳性变异序号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可以同时检测YVDD,YIDD变异,同PCR直接测序法比较,准确率达100%,无假阳性。  相似文献   
10.
孙梅  张汉荣  刘新钰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1):1565-1566,1568
目的 研究“大三阳”、“小三阳”患者血清中HBVC基因启动子和前C基因变异模式。方法 通过基因序列分析检测 75例“大三阳”患者和 5 2例“小三阳”患者血清中HBVC基因启动子和前C基因序列。结果  (1)“大三阳”患者血清中HBVnt1719、nt172 6、nt172 6 - 1730、nt1799和联变 (176 2 176 4 1896 )的变异率与“小三阳”患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大三阳”患者血清中HBVnt1896终止变异率与“小三阳”患者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3 “大三阳”患者中 ,eAg高组nt1896终止变异率与eAg低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1)nt1896终止变异对eAg表达的影响高于CP双变异 (nt176 2 nt176 4 )。 (2 )nt172 6 - 1730CP聚集变异可能通过影响HBVX基因的表达产物HBx的结构变化 ,使HBx的调节作用发生改变 ,进而使其在顺式作用和或反式作用上影响HBV的复制、表达与致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