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对控制疾病和防止关节破坏有重要意义,约75%RA患疾病早期即有关节破坏的表现,且绝大多数患的关节侵蚀性改变发生在疾病开始的2年内.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敏感而特异的RA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蛇制剂联用青霉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安全性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蛇制剂和青霉胺,安慰剂和青霉胺治疗,疗程为12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结果共有60例RA患者完成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ACR20有效为80%,对照组ACR20有效为60%(P<0.05),ACR50和ACR70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13%,对照组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明显降低RA患者TNF-"水平,但治疗组降低的程度要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制剂合用青霉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要优于单用青霉胺,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anti-TNF rcMAb)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外周血Th1、Th17、调节性T细胞影响.方法 50例经严格筛选的RA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40例),给予anti-TNF rcMAb(3 mg/kg)+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10例)单独接受甲氨蝶呤治疗,分别于0、2、6、14周给药,于0、18周分别观察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在相应观察点做ACR20、50、70评分.同时,对比外周血中Th1、Th1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及相关转录因子T-bet、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OR)C、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或Ridit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联合治疗组ACR20、50、70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尤其ACR20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71,P=0.000 94).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无显著变化[(0周(1.1±0.6)%;18周(1.1±0.3)%]、Th1细胞比例降低[0周(7.1±3.9)%;18周(4.2±2.8)%],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0周(91.5±0.8)%;18周(3.0±0.6)%,t=2.301,P=0.048];对照组Th1比例下降[0周(9.1±3.1)%;18周(5.8±2.6)%],调节性T细胞比例略升高[0周(1.2±0.6%);18周(2.2±0.6)%].2组Th17、Th1细胞的转录因子RORC、T-bet mRNA表达水平降低,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水平均升高.结论 anti-TNF rcMAb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RA患者疗效显著,可能通过影响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乌梢蛇Ⅱ型胶原对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以了解乌梢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方法 关节炎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乌梢蛇Ⅱ型胶原组、牛Ⅱ型胶原组和关节炎对照组,另设健康埘照组,每组7只,乌梢蛇Ⅱ型胶原组和牛Ⅱ型胶原组分别灌胃乌梢蛇Ⅱ型胶溶液1 ml(Ⅱ型胶原15 mg/kg)和牛Ⅱ型胶溶液1 ml(Ⅱ型胶原15 mg/kg),另两组灌胃不含胶原的胶原稀释液1 ml,每日1次,连续15 d后,取大鼠外周血测抗Ⅱ型胶原抗体、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IL)-10、IL-1和IL-4水平.结果 关节炎埘照组:抗Ⅱ型胶原抗体、TNF-a水平和CD4+T/CD8+比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1);乌梢蛇Ⅱ型胶原组和牛Ⅱ型胶原组:TNF-a水平和CD4+T/CD8+比值与关节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Ⅱ型胶原机体滴度较关节炎对照组下降(P<0.05),与健康埘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水平较关节炎对照组升高(P<0.01),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Ⅱ型胶原两组间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1和IL-4水平,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梢蛇Ⅱ型胶原与牛Ⅱ型胶原具有相同的免疫调节作用,两者能减低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NF-a水平、抗Ⅱ型胶原抗体滴度和CD4+T/CD8+比值,提高IL-10水平的作用,推测乌梢蛇Ⅱ型胶原可能是乌梢蛇治疗RA的活性药理成分.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因此除了吃药打针之外,还必须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和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6.
34例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立青 《上海医学》1999,22(7):444-446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其发病时常从外周关节开始,临床上腰背痛较少见,极象幼年类风湿关节炎而未被重视,忽略了进一步检查及随访,从而未能及时确诊。现就34例幼年强直性脊柱炎作一临床分析。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在住院和专科门诊中,对诊断为...  相似文献   
7.
HLA-DR4基因检测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晓凌  倪立青 《现代免疫学》2004,24(1):12-12,5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生属遗传与外界环境共同作用所致。近年研究表明,HLA-DR4为其发病易感基因,有学者提出HLA-DR4基因影响了RA的活动度及其严重程度。本研究检测了502例类风关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指  相似文献   
8.
阿西美辛1mo及4mo疗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阿西美辛不同疗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方法:类风湿关节炎115例分成甲组(男性19例,女性71例,年龄45±s11a),乙组(男性4例,女性21例,年龄47±13a)。甲组服阿西美辛30mg,tid,共1mo,乙组服30mg,tid,共4mo。结果:甲组总有效率27%,乙组总有效率72%,P〈0.01。甲组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胃痛、恶心等共18例。乙组仅出现轻度头晕1例。结论:阿西美  相似文献   
9.
10.
左旋咪唑是合成驱虫药。近来发现它对免疫反应有激发作用,被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我院从1977年11月起,对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左旋咪唑进行治疗,并设立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两组病例均根据美国风湿学会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确诊,随机分入各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病情基本相仿。年龄:治疗组:19~54岁;对照组:21~59岁。性别:两组男女各9例。临床分型:两组周围型各12例,中枢型各6例(均系男性)。病程: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