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根据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胃内残留量探索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 将80例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按所抽出胃液量3个方案分别给予持续喂养(<50 ml);间隔2~4 h(50~100 ml)待胃液量<50 ml后再继续喂养;暂停4~8 h(>100 ml)待胃液量<50 ml后再喂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禁食、禁水,并给予抑酸剂治疗.观察2组消化道出血24~48 h控制效果、胃肠道耐受及预后.采用SPSS 10.00分析结果.结果 实验组24~48 h出血控制率明显增加(P<0.01),胃肠道耐受率明显提高(P<0.01),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重症脑功能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者,可根据胃残留量,给予不同的方案营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探讨治疗对策。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患者18例,分析其疾病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3.5岁(25~40岁),临床症状以月经增多(12/18)及不孕(17/18)为主;查体子宫均匀性增大,如孕2~3月;超声及核磁共振是术前主要诊断依据。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术式有宫腔镜黏膜下肌瘤切除术,腹腔镜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16例有生育要求者,2例妊娠,足月剖宫产1例,晚期流产1例,2例均发生大出血。结论: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的治疗较为棘手,对于有生育要求者,行宫腔镜黏膜下肌瘤切除术,术后尽快妊娠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较强的化疗耐药性是其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阐明卵巢癌对铂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本研究探讨miRNA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对卵巢癌铂类耐药的影响.方法 将卵巢癌组织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每组各3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比分析了两组微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在6例敏感和3例耐药组织、铂类药物敏感(CoC1)和耐药的卵巢癌细胞系(CoC1/DDP),检测了候选miRNA的表达差异;应用Massarray技术,检测敏感组织(15例)与耐药组织(6例)中miRN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差异;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目标miRNA的潜在靶基因.结果 以铂类药物敏感的卵巢癌组织样本为对照,利用基因芯片筛选,鉴定了6条在耐药组织样本中出现表达上调的miRNA(miR-493-3p、miR-10a-5 p、miR-16-2-3p、miR-1248、miR-451a、miR-628-3p)和6条表达下调的miRNA(miR-509-3p、miR-1197、miR-376a-3p、miR-1273a、miR-550a-3p、miR-19b-3p).组织验证发现,miR-509-3p、miR-493-3p、miR-10a-5p、miR-16-2-3p和miR-451a,与芯片结果一致;培养细胞研究发现,4条miRNA的表达调控方式与组织芯片结果一致,miR-10a-5p、miR-16-2-3p、miR-1248和miR-628-3p在耐药细胞系中高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敏感肿瘤组织相比,耐药组织中miR-10a-5p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出现显著降低,P=0.04.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HOXA1和USF2为miR-10a-5p与耐药相关的靶基因.结论 与敏感组相比,耐药组miR-10a-5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miR-10a-5p表达升高,通过抑制 HOXA1和USF2,抑制细胞凋亡,导致铂类化疗药物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肌收缩对盆底肌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2~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盆底功能检查的171例产妇,采用Phenix U2测量阴道静息状态时的压力及盆底肌、腹肌不同收缩模式下的阴道动态压力,将盆腹肌同时收缩时阴道动态压力峰值的变化值(△3)与单独收缩腹肌及单独收缩盆底肌变化值之和(△1+△2)进行比较;测量盆底肌电位,比较单独收缩盆底肌及盆腹肌同时收缩时盆底肌电位的峰值。结果 静息状态下阴道压力、单独收缩腹肌、单独收缩盆底肌、盆腹肌同时收缩时阴道动态压力峰值平均值分别为52.00(8.00)mmHg、57.00(8.00)mmHg、60.00(10.00)mmHg、67.00(14.00)mmHg,△3大于△1+△2之和,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104,P<0.01);单独收缩盆底肌、盆腹肌同时收缩时盆底肌电位的峰值分别为14.00(6.00)μV、21.00(10.00)μV,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947,P<0.01)。结论 盆底肌训练时腹肌同时收缩可增加阴道动态压力峰值、提高盆底肌肌电位,收缩腹肌更有利于盆底肌的收缩,因此产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胎盘前置状态适宜的引产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引产的胎盘前置状态患者89例(孕14~27+6周),A组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64例),口服米非司酮50 mg,2次/d,连用5 d,第5天下午在彩色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并注入依沙吖啶100 mg;B组为剖宫取胎组(25例),比较2组的一般情况、引产情况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A组的分娩期出血量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非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引产成功率96.3%(52/54),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引产成功率70%(7/10),前者的剖宫取胎率明显低于后者(P=0.024);2组患者再次妊娠时,A组异常胎盘概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妊娠中期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引产前口服5天米非司酮后行羊膜腔穿刺依沙吖啶引产,能够减少分娩期出血量,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剖宫取胎对产妇的损伤,并且能够减少再次妊娠后胎盘发生异常的概率,可作为临床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初产妇产后6~8周腹直肌分离的发生情况,探讨腹直肌分离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产后6~8周至河南省人民医院产后门诊复查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共626例,对其进行腹直肌间距、盆底肌力的检测,同时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和尿失禁问卷调查;根据超声测量腹直肌分离的宽度是否大于2.5 cm分为腹直肌分离组和无腹直肌分离组,对两组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腹直肌分离发生率达76.84%,最常发生的部位位于脐水平(83.07%)。(2)腹直肌分离组的孕期增加体质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娩前腹围均大于无腹直肌分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分娩方式、妊娠胎数、分娩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腹直肌分离组的Ⅰ类肌、Ⅱ类肌肌力严重受损、UI、POP的发生率均低于无腹直肌分离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6~8周的初产妇普遍存在腹直肌分离和盆底肌肌力严重受损情况,其腹直肌分离与UI和POP的发生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7.
8.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介入时间的高压氧(HBO)治疗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出血(ICH)灶周围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 方法: 应用胶原酶诱导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将18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60只)、脑出血对照组(60只)和高压氧治疗组(60只),高压氧治疗组按高压氧介入时间不同分为6h介入组、1d介入组、2d介入组和3d介入组4个亚组,每组15只,再按不同的治疗次数分为高压氧治疗后1d、3d、5d组,每个时间点各5只鼠,高压氧治疗压力2.0ATA,稳压吸氧60min,1次/d,与末次高压氧治疗结束后24h处死。所有大鼠饲养在相同环境中,正常组饲养3d后处死,脑出血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大鼠不进行任何治疗,参照高压氧治疗组进行分组,并于相应时间点断头取脑,采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的水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AQP4的表达。 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及脑出血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的水含量均高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P<0.05);高压氧治疗组较脑出血对照组大鼠脑水含量减少(P<0.05);高压氧治疗组间比较6h介入组较其他治疗组明显减少(P<0.05);高压氧治疗组及脑出血对照组大鼠出血灶周围AQP4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P<0.05);高压氧治疗组较脑出血对照组大鼠出血灶周围AQP4表达减少(P<0.05),高压氧治疗组间比较6h介入组较其他组减少明显(P<0.05)。 结论: HBO治疗可减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水含量及AQP4表达,介入治疗时间以6h为最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胎盘前置状态适宜的引产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引产的胎盘前置状态患者89例(孕14~27+6周),A组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64例),口服米非司酮50 mg,2次/d,连用5 d,第5天下午在彩色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并注入依沙吖啶100 mg;B组为剖宫取胎组(25例),比较2组的一般情况、引产情况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A组的分娩期出血量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非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引产成功率96.3%(52/54),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引产成功率70%(7/10),前者的剖宫取胎率明显低于后者(P=0.024);2组患者再次妊娠时,A组异常胎盘概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妊娠中期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引产前口服5天米非司酮后行羊膜腔穿刺依沙吖啶引产,能够减少分娩期出血量,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剖宫取胎对产妇的损伤,并且能够减少再次妊娠后胎盘发生异常的概率,可作为临床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