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肿瘤学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cyclinB1、p62、Koc、IMPl和Survivin自身抗体检测及其在癌组织中表达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反应法和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包含5个重组的癌抗原蛋白cyclinB1、p62、Koc、IMP1和Survivin)检测376例食管和贲门各级病变患者(正常、癌前病变、癌)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同时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与血清对应的13例食管癌和16例责门癌组织中上述5个相关抗原.结果 在5个抗原中,虽然cyclinB1、IMPI和p62从正常食管到癌前病变、癌患者血清中和p62在正常贲门到癌前病变、癌患者血清中阳性百分率均具有线性升高趋势(P<0.05),但单一抗体对食管和贲门癌的检出率均较低,而当应用多个抗原分析时,即在5个肿瘤相关抗原中至少有一个反应为阳性时,与单一抗体比较食管癌和贲门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提高了3~5倍/3~4倍,并且,癌患者和食管、贲门各级病变患者血清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在癌组织中,5个抗原均有阳性表达,cyclinB1、Koc、IMP1和Survivin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血清抗体的检出率(P<0.05),血清中抗体阳性的抗原在同一患者癌组织中均可测得.结论 肿瘤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相关抗原的表达有关.联合应用多个肿瘤相关抗原比应用单个肿瘤相关抗原分析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变化更能提高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发生部位及其相关病理因素的特点。[方法]据肿瘤与齿状线的关系将贲门癌分为6种类型:A型:肿瘤全部位于齿状线下方;B型:2/3位于齿状线下方;C型:1/2位于齿状线下方;D型:1/3位于齿状线下方;E型:全部位于齿状线上方;F型:齿状线完全被肿瘤侵犯,难以区分肿瘤与齿状线的关系。分析肿瘤分布部位与大体类型、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男性和女性贲门癌发生部位均以A型和B型为主(〉83%)。早期贲门癌96例(4.4%),主要为A型(95.8%),中晚期贲门癌主要为A型和B型(〉83%);贲门癌大体类型,TNM分期及分化程度与其部位分布之间均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河南贲门癌高发区83%以上贲门癌发生于解剖学贲门部位,不同于西方国家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提示中国人贲门癌应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且不同部位贲门癌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原发癌组织中Survivin和E-cadherin蛋白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化ABC法,分析15例食管贲门双原发癌患者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Surviv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15例食管贲门双原发癌患者SCC和GCA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和E-cadherin蛋白的异常表达,Survivin在SCC组织中免疫阳性率为71%(10/14),在GCA组织中为33%(5/15);E-cadherin在SCC组织中免疫异常表达率为93%(13/14),在GCA组织中为93%(14/15).Survivin蛋白在食管贲门双原发癌SCC和GCA组织中一致性表达率为58%(8/14);E-cadherin蛋白一致性表达率为86%(12/14).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食管、贲门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IMP1蛋白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IMP1在食管癌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23例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IMP1蛋白的表达状况和特征。结果食管:IMP1在正常鳞状上皮组织表达最高(100%),并随病变进展,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正常食管上皮与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91·67%)、不典型增生(DYS,85·71%)和鳞状细胞癌(SCC,83·33%)之间差有异显著性(P<0·05),且BCH与SCC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明显(P<0·05)。贲门:IMP1在各级病变组织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不典型增生组织(DYS,83·33%%)阳性率最高,表达最低是慢性萎缩性贲门炎组织(CAG,54·55%),DYS与正常贲门腺上皮(61·11%)、CAG和贲门腺癌(GCA,61·90%)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IMP1表达率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IMP1蛋白表达变化是食管癌、贲门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53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变化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银染技术,对47例河南林县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进行比较。结果p53基因第5~8外显子出现异常电泳条带者20例(42.6%);生存期大于5a组与生存期小于5a组,p53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变化发生率分别为32.1%(9/28)和57.9(11/1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3.071,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p53基因第5~8外显子单链构象多态性变化与患者生存期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肿瘤体积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体积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加深对食管癌关键预后影响因素的了解。方法通过入户或电话问卷调查及生存随访,采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 Rank检验及COX生存分析模型,分析肿瘤体积≤6cm3,6~18cm3和≥18cm3时对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成功随访5 723例(95.8%),其中男性3 666例,女性2 057例。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患者生存期渐差(P=1.53E-13)。女性体积≤6cm3患者明显多于男性,而体积≥18cm3的患者明显少于男性(P<0.05),女性患者生存期显著优于男性患者(P=4.24E-8)。值得指出的是,青年组(≤50)体积≤6cm3的患者少于中老年组,而体积≥18cm3的患者明显多于中老年组(P<0.05),但青年患者生存期优于中老年患者(P=1.74E-9)。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肿瘤体积≤6cm3患者少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生存期明显差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1.42E-59)。随着浸润程度的加深,肿瘤体积增大(P=4.58E-23),患者生存期渐差(P=6.92E-16)。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模型提示,肿瘤体积是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05)。结论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患者生存期渐差,肿瘤体积是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可能与食管癌患者食管癌家族史相关的血清标志物。方法收集林州及其周边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家族史阳性食管癌患者28例和食管癌家族史阴性食管癌患者38例血清样本,经Clinprot磁珠纯化、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建立相应的蛋白质指纹图谱,应用ClinProTools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其血清蛋白表达谱。比较食管癌家族史阳性和阴性的食管癌患者血清蛋白表达谱,筛选出可能与食管癌家族史相关的差异蛋白。每组样品采用sigma血清进行批间重复性检测。结果平均CV值为0.232;在相对分子质量800~10 000范围内,共检测到家族史阳性与阴性食管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101个。选取组合分组能力最好的5个质荷比(M/Z)分别为5 248.24、5 905.05、2 023.12、2 953.07、4 467.16的蛋白峰建立模型并验证,显示食管癌家族史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血清差异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食管癌家族史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分析,采用GA(遗传算法)模型算法选取差异蛋白,识别率为82.62%;准确性为家族史阳性组69.23%,家族史阴性组96%;预测能力为61.89%;采用SNN(遗传算法)选取差异蛋白,食管癌家族史阳性组及阴性组识别率和准确性均为100%,预测能力为53.25%。结论应用ClinProt系统未检测到与食管癌家族史相关的特异性蛋白质,推测食管发生癌变后所产生的反应蛋白可能与食管癌家族史无明显相关性。要寻找食管癌发生及家族聚集的原因,还需要对更多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检测以及大样本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家访、医院病案资料整理分析及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对豫北地区及河北磁县的双源癌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首次诊断的双源癌患者431例,另检出漏诊双源癌112例,共543例。[结果]双源癌男∶女=5.12∶1,高发年龄60~70岁。双源癌中食管癌和贲门癌均以Ⅱ期居多(55.56%、36.17%);食管癌以中分化为主(62.81%),而贲门癌以低分化为主(48.41%);食管癌发病部位以中段居多(66.67%);食管癌以髓质型和早期癌比例最高(均为33.07%),贲门癌以蕈伞型(29.92%)居多。双源癌家族史阳性率40.13%,男性高于女性(43.18%vs20.00%,P=0.049)。5年生存率17.54%。[结论]食管/贲门双源癌漏诊率高,发病以男性为主。5年生存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