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采用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拇外翻患者31例(42足),其中男3例,女28例;年龄18~76(50.1±4.9)岁。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 metatarsal angle,IMA),第1,2跖骨长度差变化,术后采用美国矫形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学组(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31例(42足)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4~18(15.1±1.2)个月。HVA、IM分别由术前的(38.5±5.4)°、(13.0±1.1)°矫正到术后的(14.3±4.7)°、(9.1±1.5)°(P<0.05)。术前1、2跖骨长度差为2~-4(-0.59±1.80) mm,术后为0~-6(-3.53±1.60) mm,平均第1跖骨短缩2.9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由术前的(57.8±9.7)分提高到术后的(92.1±9.3)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3足,良16足,可3足。结论: 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手术时间短、切口小、能够有效纠正拇外翻畸形、改善前足功能,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BACKGROUND: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for hallux valgus based on wrapped curtain method with “8”-shaped bandage and sub toe pad external fixation has been us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clinic. This method abandons the internal implant fixation and external plaster fixation. After surgery, patients could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However, the activity of the broken end may cause fracture nonunion, which once aroused scholars’ question. Recently,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foot biomechanics research, foot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applications become a reality.  相似文献   
3.
"裹帘"法始见于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书中记载"裹帘,以白布为之。因患处不宜他器,只宜布缠,始为得法,故名裹帘"。温建民教授应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外翻,截骨矫形术后以基于"裹帘"法理念设计的"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经过对近3万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只要截骨方向及固定正确,就不会发生截骨端骨质不愈合,临床疗效显著。该固定方法符合"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弹性固定"的骨折治疗理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5.
背景: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裹帘”外固定(通过趾蹼间夹垫“8”字绷带弹性外固定实现),为截骨端愈合提供适宜的力学环境。可见应力刺激对截骨端愈合至关重要,但其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索机械应力对成纤维细胞来源外泌体的调控机制。方法:取拇外翻手术取得的第1跖骨头内侧骨组织,采用组织直接贴壁培养的方法进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获取传代细胞,模拟拇外翻患者术后“8”字绷带包扎法截骨端所受力学刺激,提取外泌体。利用电镜、纳米粒径追踪分析、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大小分布、形态及外泌体标志物的差异。研究方案于2013-03-21经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编号为2013-03-21。结果与结论:拇外翻足截骨块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加载15%的静态拉伸作用后,分泌的外泌体增加,且外泌体中均存在CD9和CD81。2组外泌体的粒径分布范围相符,且15%的静态拉伸作用使得外泌体的浓度增高。说明15%的拉伸力有助于成纤维细胞分泌生长因子,进而有助于促进成骨细胞成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消肿方治疗膝骨关节炎并急性滑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望京医院诊治的166例符合标准膝骨关节炎并急性滑膜炎患者,脱落14例,剩余152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78例接受消肿方颗粒及洛索洛芬钠模拟片治疗,对照组74例接受洛索洛芬钠片及消肿方颗粒模拟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后关节积液量、消肿指数、VAS评分、WOMAC积分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积液量分别为(4.91±2.78)mm,(7.00±2.91)mm,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消肿显效率分别为34.6%(27/78),10.8%(8/74),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WOMAC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显效率分别为11.5%(9/78),2.7%(2/74),试验组明显高于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消肿方能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并滑膜炎患者的关节肿胀和疼痛情况,促进关节积液吸收,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中药膏摩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关节科81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术后,对照组手术患者行常规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中药膏摩治疗。分别记录术后第1、3、7、14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痛阈值评价膝部疼痛程度,记录术后第7、14天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患膝疼痛VAS评分和痛阈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7、14天,试验组VAS评分对照组(P<0.05),痛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14天,试验组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中药膏摩能有效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促进膝关节术后早期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部署,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如何行之有效的在国际社会传播,提高各国人民对中医药的关注与认知。乌克兰作为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重要沿线国家,故将乌克兰中医药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剖析中医药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为中医药在东欧国家乃至国际社会更好的发展和传播提供相应思路。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