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CU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本院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收治的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ds,SAP)是一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的危重病,可引起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在内的多器官功能不全(mu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患者预后与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执行情况有明显关系,我们收集1998年10月-2003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SAP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提高临床认识.  相似文献   
3.
膀胱压、胃内压与腹内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利用膀胱压、胃内压来间接监测腹内压的可行性.以便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诊断。方法 对24例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在行LC时,在腹内压为10、15、20及25mmHg时同时测定膀胱压和胃内压。结果 腹内压与膀胱压的回归方程为Y=-10.193 1.228X.相关系数为0.941;腹内压与胃内压的回归方程为Y=-7.408 1.478X,相关系数为0.996。由此表明.腹内压与膀胱压和胃内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腹内压与胃内压和膀胱压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利用胃内压和膀胱压来反映实际腹内压。  相似文献   
4.
抗纤复方I号抗酒精性肝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酒精性肝病的大鼠模型,研究抗纤复方Ⅰ号(KXI)对酒精性肝病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乙醇灌胃法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酒精组及中药组.中药组在造模同时,给予抗纤复方Ⅰ号水煎剂(生药浓度4.5kg/L)4mL/kg-1,2次/d灌胃,观察12wk.实验4wk、8wk、12wk末分批处死动物,HE及VG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及纤维组织增生情况,应用病理图像分析仪对纤维组织增生进行半定量分析.电镜下观察肝星形细胞形态改变.应用TBA比色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羟胺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HE染色酒精组4wk末即出现肝细胞坏死,脂肪变,炎性细胞浸润.12wk末脂肪变及肝细胞坏死增多,中药组8wk时才出现轻度脂肪变,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均不明显.VG染色酒精组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呈条索状向肝小叶内延伸,中药组无纤维条索形成.图像分析仪所示胶原面积百分比酒精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及中药组(19.24±2.5vs4.6±0.7,19.24±2.5vs9±0.9,P<0.05).电镜下观察酒精组肝细胞失去正常结构,星形细胞增多、变形,细胞外可见较多胶原原纤维.中药组肝细胞及星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基质内亦可见少量胶原原纤维.酒精组MDA在实验4wk末即已升高,与正常组及中药组比较差异显著(32±3vs16±7,32±3vs23±8,P<0.05),结论二抗纤复方I号具有良好的抗大鼠酒精性肝病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及Hsc活化响关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是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变化过程,是伴随着人口转变而发生的一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现象。贵州省于2005年步入人口老龄型社会,根据最新统计: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5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8 1%。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6 3 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5.89%,2020年将到达66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1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创伤现场救护教育游戏的开发与应用效果。方法利用Unity3D虚拟平台开发教育游戏,并应用于本科护生创伤现场救护实验教学。将426名护生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各142名,对照组采用"理论+实践操作"教学方式,实验A组采用"理论+3D创伤现场救护教育游戏"教学方式,实验B组采用"理论+3D创伤现场救护教育游戏+实践操作"教学方式。结果实验教学后,三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创伤现场救护教育游戏的开发与应用,有利于促进护生对创伤现场救护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为其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灾害现场救护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灾害现场救护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1 215名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仅有7.2%的学生接受过灾害现场救护培训,知识部分平均正确率为51.3%,75.0%的学生对灾害现场救护持正向态度,73.5%的学生有为他人施救的意向,59.6%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救护知识与技能有把握.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初中生灾害现场救护行为意向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态度、自我评价、知识、民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45,0.292,0.125,0.056,P值均<0.05).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灾害现场救护知识水平和自我评价较低,但态度积极、施救意愿高,学校、家庭及社会应通过多元化途径提高学生的灾害现场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8.
苏小林 《当代医学》2010,16(36):109-11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例食管癌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胃瘫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并重点探讨管状胃、幽门成形术及早期肠内营养对防止并发症的优势。结果所有19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结论食管癌术后胃瘫诊断不难,发病原因多与手术操作和术中处理不当有关。术中精细操作、管状胃的应用、幽门成形术、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等措施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术后胃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苏小林  宗炜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449-3449
尿道狭窄在泌尿系损伤性疾病中占重要的地位,因为其较常见,处理复杂,疗效也不尽人意,过去曾有“一次尿道狭窄,终身尿道扩张”之说。尿道损伤后由于伤口愈合,血肿机化感染,尿外渗等因素导致尿道纤维增殖,瘢痕收缩,一般凡是尿道受到损伤都会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尿道狭窄,严重者可以完全闭锁。其病因可分三类:一是先天性尿道狭窄,如尿道瓣膜等;二是炎症性尿道狭窄,如淋病后尿道狭窄;三是外伤性尿道狭窄,如骑跨伤,骨盆骨折,医源性尿道狭窄亦属此类以第三类常见。尿道狭窄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尿道造影。尿道造影包括排泄性尿道造影和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鼻肠管及空肠营养性造口管早期肠内营养在上消化道肿瘤术后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在接受早期肠内营养的226例术后上消化道肿瘤患者中,148例采用鼻肠管,78例采用空肠营养性造口管。结果 226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效果良好。应用空肠营养性造口管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1)。结论不论是鼻肠管还是空肠营养性造口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具有保护胃肠黏膜屏障、促进肠道激素分泌、防止细菌易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空肠营养性造口管引起的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