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预防医学   11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国目前有县级卫生防疫站近2800个,占全国卫生防疫站总数的80%,全国整个卫生防病网络中,县级卫生防疫站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全县卫生防疫工作的指导中心,其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全国预防工作的质量,然而各级卫生防疫机构普遍存在的人员少、素质差、经费不足、装备陈旧和落后等突出问题,在县级卫生防疫站中表现更为严重,如何把卫生防疫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全面加强县级卫生防疫站建设,提高基层卫生防疫工作能力则成为关键,自八七年开始卫生防疫司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并在各地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2.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方法以履行公共职能为原则,以工作效率提高为前提,通过对现有人力配置的调整获得人力配置标准。结果按未来3~5年内公共职能落实程度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为336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102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33人,全国需要配置140016人;按未来10年内公共职能落实程度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为386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112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38人,全国需要配置159086人。结论无论是何种人力配置标准,都意味着现有人力配置数量的大幅度削减,精简人力、提高素质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管理工作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我国、东、中、西区域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管理工作的质量达标和数量完成情况。方法运用分层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规范管理的数量完成程度和质量达标程度及相应难点。结果各区域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管理工作数量平均得分40.7分,工作质量平均得分43.4分;东部区域在工作质量和数量上好于中、西部区域;各地普遍认为经费、人力、物资配备和制度安排是影响工作质量达标和数量完成状况的关键原因。从各区域“经费、人力、物资配备”的选择比例来看,中部区域最高。结论深入开展高血压患者治疗管理工作,各地区均应提高经费、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严格规范管理、提高随访工作的质量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同地区市县2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能力的地区差异。方法 采用二阶段分层抽样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143个省辖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其机构设置、仪器设备配置以及可以开展的检验项目等情况。结果 143个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仪器全套达标率为82.0%,其中东部地区75.3%。中部地区89.9%,西部地区81.0%。市级机构平均可开展检测项目数量为208项,其中东部为242项,中部为209项。西部为158项;县级机构平均可开展项目数量为126项,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148,127和88项,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区之间检验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健康相关物品及相关因素的检测能力与质量等方面。结论 加强实验室检验能力建设的重点应关注西部地区,主要加强健康相关物品及相关因素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建立一套基于工作流程和步骤的实验室监测质量控制指标。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焦点小组访谈和专家咨询以及相关机构专业人员意向评价等方法进行。结果 确立健康相关物品检测质量控制指标共15个,其中关键指标5个,分别为采样记录填写完整率、运输及保管条件的记录符合率、检测方法受控率、质控有效率、检测结果准确率。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指标基本符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际工作需要,可为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乙肝防制工作的现状,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7月通过回顾性调查和意向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样本单位进行调查.[结果]按照修订的工作规范要求,我国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乙肝防制工作质量达成程度为69.98%,数量完成程度为66.94%,地级和县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响质量达成和数量完成情况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缺乏足够的经费、缺乏足够的人力配备和缺乏相应的物资配备三方面.[结论]经费、人员和相应物资缺乏是制约乙肝防制工作的瓶颈,如果不从管理、资源配置等入手,我国乙肝防制工作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2003~2004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总结贵州省实施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综合分析强化免疫期间的现场调查、项目年度评估报告和强化免疫后1年的麻疹监测系统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结果本次强化免疫共计接种目标儿童8 611 528人,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95%;共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354例,发生率4.11/10万;接种后经过1个最长潜伏期,麻疹发病数明显减少,每周报告疑似麻疹2~34例,且近1/3为风疹;目前78.3%的麻疹病例发生在8月龄~14岁,病例71.1%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高质量MV强化免疫能够迅速降低麻疹发病,实施该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包括广泛的社会动员、细致的培训和清晰的物流是前提保障;目标人群的确定必须结合当地流行病学监测的资料;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开展,以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接种时间选择在麻疹低发季节,且尽可能在15d内完成;保证>95%接种率是活动的前提目标;必须针对可能发生的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果该地区常规免疫服务质量在1~2年内不能明显加强,需要同时考虑4~5年后的后续免疫。  相似文献   
8.
2005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结构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5年人力结构基本资料,从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四个维度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构成进行描述。结果显示,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岗人员平均年龄为39.8岁,以大、中专学历为主,本科学历次之,职称集中在初、中级水平,专业化程度较高,并以预防医学和非预防专业的医学专业背景为主。  相似文献   
9.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2年~2005年各样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总收入和政府财政投入、地区财政支出数据资料,进行各指标间的对比和年度间的分析。结果显示与地区GDP的稳定增长相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总收入不稳定,平均低于GDP的增长,而只在2003年有短暂的提高。从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财政投入和地区财政支出比例来看,也呈现同样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三年建设,应用性研究能力的提高情况。方法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调查,获取机构是否承担项目及在研项目数等指标,并作地区间横向和年度间纵向比较,用GINI系数反映地区间应用性研究能力的均衡性。结果三年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用性研究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平均每地区承担应用性研究项目数省级增加32·0%,市级增加103·5%,县级增加204·7%,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非常突出,省市县GINI系数均超过0·4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