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4篇
  免费   963篇
  国内免费   663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150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502篇
口腔科学   153篇
临床医学   1070篇
内科学   683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225篇
特种医学   2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21篇
综合类   2235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781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1273篇
  21篇
中国医学   884篇
肿瘤学   39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469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533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737篇
  2010年   624篇
  2009年   569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569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缺牙间隙大小对上前牙区连续缺牙伴水平骨量不足、行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于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上颌前牙连续缺失,行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的患者,根据缺牙间隙分为两组,A组为2颗牙连续缺失,B组为3~6颗牙连续缺失.通过Mimics软件重建骨增量区3D模型,测量骨增量的体积及宽度;通过Image J软件测量平行投照根尖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高度.使用SPSS 26.0软件,对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44例患者,年龄18~60(平均38.52±12.56)岁.共计122个位点,植入94枚种植体,其中A组44枚,B组50枚.A、B组每牙位骨增量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每牙位骨增量宽度小于B组每牙位骨增量宽度(P<0.05);种植体周围骨质丧失高度随时间变化而增加(P<0.05);组别对种植体近中及远中骨边缘丧失高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学区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缺牙间隙对对骨增量体积及种植体周围边缘骨质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TomoTherapy QualityAssurance(TQA)数据趋势与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系统输出的 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HT系统近3年内TQA各个模块的参数和数据趋势,探讨其与HT系统的静态输出剂量和 输出能量(D20/D10)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楔形阶梯静态模块的z轴偏移参数与HT的静态输出剂量的相关性最强(r=0.883, P<0.01)。基本剂量测定模块的出口检测器平整度值对能量变化最敏感(r=0.902),其次是楔形阶梯静态模块的能量差异 (r=0.897)和楔形阶梯螺旋模块的能量差异(r=0.852),灵敏度分别为2.3×10-4、3.1×10-4和5.7×10-4。结论:TQA有助于用户 追踪HT输出剂量和能量变化,及早进行必要的机器维护或剂量校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格特征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患者术后近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9例男性LSCC患者,术后5~7 d采用SCL-90、SAS、SDS自评量表评估术后心理状态,采用EPQ问卷测评患者的人格特征。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分析LSCC患者术后近期SAS和SDS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LSCC患者术后SCL-90、SAS、SDS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EPQ中精神质(P)量表和神经质(N)量表得分高于中国常模(P<0.01)。男性LSCC患者术后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家庭收入、手术方式、术后近期是否行放化疗、P和N人格特征是术后SAS评分的影响因素(均P<0.01);家庭收入、手术方式、术后近期是否行放化疗和N人格特征是术后SD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LSCC患者术后近期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具有P和N人格特征;家庭收入、手术方式、术后近期是否行放化疗以及P和N人格特征是影响术后SAS及SD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医院传统档案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基于此需要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的创新,只有在加快医院档案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并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可见创新医院档案管理方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主要针对现阶段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方法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目的是为医院档案管理纳入新的工作方法,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 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2μL,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经Reaxys数据库检索番荔枝属类化合物信息,通过质谱信息比对各化合物的m/z值、保留时间、质谱特征碎片等,并结合文献数据对鉴定的化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根据各化合物的特征裂解规律,从刺果番荔枝叶中共鉴定出45个化合物,包括16个生物碱类,14个番荔枝内酯类,7个黄酮类和8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以番荔枝内酯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居多,与文献报道番荔枝内酯与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发挥抗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一致。结论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准确的定性分析,为刺果番荔枝叶的提取分离与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利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小鼠模型观察阿魏酸(FA)对TBI的神经保护作用,为防治TBI继发性损伤的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C57/BL6小鼠采用小鼠重复轻度脑损伤模型进行造模。通过干湿重比值法检测脑组织水肿、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与TBI组小鼠比较,阿魏酸组小鼠: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较TBI模型组明显缩短,原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减少。结论阿魏酸可改善TBI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TBI小鼠脑含水量,改善TBI小鼠的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其机制与阿魏酸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碘乙酸钠诱导的大鼠膝骨关节炎(KOA)模型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探究肠道菌群与KOA的潜在联系。方法:将SPF级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KOA组,通过膝关节局部注射碘乙酸钠制造大鼠KOA模型。通过16SrDNA检测大鼠粪便中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蛋白印记法检测结肠组织中NF-κB和TNF-α蛋白表达,RT-qPCR检测结肠组织中Caspase-1和IL-1β基因表达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肠黏膜通透性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关节滑膜和软骨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ELISA检测血液上清中LBP,IL-1β,TNF-α及IL-10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从KOA组中筛选出明显变化的肠道菌群,以Akkermansia和疣微菌门变化最为显著,结肠黏膜通透性增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及TNF-α蛋白表达升高,结肠组织中Caspase-1和IL-1β基因表达升高,血液中促炎因子LBP,IL-1β及TNF-α蛋白含量升高,抗炎因子IL-10蛋白含量降低。结论:KOA病理状态下肠道菌群发生变化,结肠炎症反应增强,结肠炎症反应或许在提高全身炎症反应水平、促进与肠道菌群相关的KOA的病理进程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Cadmium (Cd) as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can induce severe damage, particularly to the testi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 (CAPE) on testicular dysfunction induced by Cd. Adult mice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with cadmium chloride (CdCl2)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CAPE pretreatment. After CdCl2 injection, body/testis weight ratio decreased, Cd levels accumulated and zinc levels decreased in testis. Furthermore, Cd intoxication caus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oxidative stress levels, antioxidant enzymes activities, and glutathione levels. Interesting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CAPE.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CAPE, linking Cd testicular dysfunction to oxidative st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