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8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全人口结核病控制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深圳市实施包含非户籍人口在内的全人口结核病控制模式。方法 在全人口中推行以发现和彻底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为主的现代结核病控制和监测策略。结果 从1993年至2001年,登记涂阳肺结核8483例,治愈率96.3%。肺结核疫情明显下降,深圳市户籍人口涂阳患病率下降55.9%,非户籍人口涂阳患病率下降38.6%。结论 实施全人口结核病控制是必要的、可行的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模式。方法:外来人口纳入地区结核病防治规划,与本地居民结核病一样实行DOTS管理。结果:登记外来人涂阳肺结核5771例,治愈率96.8%,深圳疫情明显下降,外来人口结核病得到有效管理。结论:将外来人口结核病纳入区域结核病控制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深圳市为期8年的全人口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探讨 项目绩效评价的方法。方法 收集1993~2001年深圳市全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周期内转诊、可疑者接诊、涂阳患病、痰菌阴转、治愈情况等及费用筹集和使用的有关资料,并在项目实施前后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耐药监测。从服务公平性、健康可及性、项目效果、项目效益、项目效率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评价。结果 (1)服务公平:将外来人口纳入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实施全人口控制策略,并取得了与户籍人口一致的效果;(2)健康可及:健全了市、区、镇三级防治网络。全面实施归口管治。推行全程督导管理方式(DOTS)策略;(3)效果明显:减少了1.5万新发病人。患病率下降超过50%,初始涂阳耐多药率下降7%;(4)效益巨大:直接经济效益1.42亿元,间接经济效益挽回GDP损失30.6亿元,减少个人收入17.6亿元;(5)效率高:2月末痰菌阴转率88.8%。3月末痰菌阴转率96.0%。结论 该项目实施8年绩效明显。政府承诺保证该项目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分析深圳市肺结核疫情现状。方法: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肺结核网络直报、“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报表系统”季报表材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1~9月肺结核报告数3 379例,与去年同期对比增加68.8%;登记3 295例,与去年同期对比增加64.6%;其中,流动人口新登记率与去年同期对比明显增加。结论:外来人口结核病已成为影响本区域结核病疫情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剧增及加强报病管理,是本年疫情报告数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追踪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在提高结核病发现率中的作用。方法各医疗卫生单位每天将发现的可疑肺结核病人通过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网上报,并嘱病人携带深圳市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单到结防机构就诊;各区结防机构每天下载可疑肺结核病人资料,核对初诊病人登记本,对不能主动就诊者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追踪。结果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全市可疑肺结核报告病人到位率户籍人口达到97.7%、外来人日达到71.7%,户籍人口及外来人口追踪到位率分别为89.2%、39.1%。结论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可及时掌握辖区可疑肺结核病人的信息,及时追踪病人,提高病人转诊到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健康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液菌群的差异。方法 搜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健康体检者53名作为A组,登记确诊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者41例作为B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4例作为C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收集下呼吸道痰液样本(以干酪痰和黏液痰为佳)3~5ml,共148份。痰液样本提取总DNA,对16S rRNA V4~V5区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通过对148份痰液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获得有效序列14136502.0条,获得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21712.00个。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A组Pielou_e指数为0.85(0.82,0.88),明显高于C组[0.83(0.78,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462,P=0.035)。Beta多样性分析发现,三组人群痰液菌群组成存在差异(H=2.027,P=0.002)。菌群组间差异物种分析发现,三组人群在3个门(厚壁菌门、梭杆菌门、螺旋体门)、3个纲(黄杆菌纲、梭杆菌纲、螺旋体纲)、5个目(黄杆菌目、乳杆菌目、梭杆菌目、伯克霍尔德菌目、螺旋体目)、6个科(紫单胞菌科、黄杆菌科、梭杆菌科、纤毛菌科、伯克菌科、螺旋体科)、5个属(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卟啉单胞菌属、梭杆菌属、纤毛菌属、密螺旋体属)和2个种(NanceiensisParvula)水平上均存在差异;其中,C组中伯克霍尔德菌目(Burkholderiales)[0.01(0.00,0.02)]和伯克菌科(Burkholderiaceae)[0.01(0.00,0.01)]的丰富度较A组[丰富度分别为0.00(0.00,0.01)和0.00(0.00,0.00)]和B组[丰富度分别为0.00(0.00,0.01)和0.00(0.00,0.00)]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A组比较:H值分别为9.733和4.799,P值分别为0.002和0.028;C组与B组比较:H值分别为12.134和8.152,P值均<0.01)。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未改变人痰液菌群的丰富度,但造成菌群结构组成上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深圳市异烟肼耐药结核病(isoniazid-resistant tuberculosis, Hr-TB)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为今后进一步优化Hr-TB治疗方案及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纳入深圳市耐药结核病管治项目登记治疗Hr-TB患者的登记本,对2020年2月前全部完成疗程并已结案的Hr-TB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及未成功治疗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Hr-TB患者共144例,102例(70.83%)成功治疗,42例(29.17%)未成功治疗;不同性别、户籍及治疗方案中含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Lfx)方案与未含Lfx方案患者的成功治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例(88.10%)患者因主观因素(失访/自行停药/返乡/退组)导致未成功治疗,5例(11.90%)患者因非主观因素(死亡/不良反应停药/转耐多药)导致未成功治疗。在非主观因素或主观因素导致未成功治疗方面,不同性别、户籍、治疗方案(含Lfx与未含Lfx)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市Hr-TB患者治疗方案中是否含Lfx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失访、自行停药、退组等主观因素是导致Hr-TB患者未成功治疗的主要原因,结合当前情况优化防控措施,可望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方法研究深圳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的耐药基因突变类型特点,为耐药结核病的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2017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及各区慢性病防治院门诊收集的所有449株MDR-MTB临床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经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H37Rv)基因组模板序列比对后获得447株满足分析要求的全基因组测序菌株。每株菌株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鉴定后与H37Rv各基因型和亚型的特异性突变和对11种抗结核药品已知的耐药基因突变进行比对,获得各菌株独属的基因型或亚型和耐药基因突变,并分析不同药品耐药基因中的主要耐药突变类型不同基因型或亚型间的相关性。结果 447株MDR-MTB中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432株(96.6%)发生基因突变,MTB对11种药品主要的耐药突变类型分别为katG-315-S/T[INH, 81.7%(353/432)]、rpoB-450-S/L[RFP, 59.7%(258/432)]、rpsL-43-K/R[Sm, 66.0% (198/300)]、embB-306-M/V[EMB, 35.5% (94/265)]、pncA启动子-11-T/C[PZA, 8.9% (11/123)]、gyrA-90-A/V [Ofx, 31.5% (39/124)]、rrs-1401-A/G[Am,48.1% (25/52)]、rrs-1401-A/G [Cm, 100.0% (27/27)]、rrs-1401-A/G [Km, 84.4% (27/32)]、inhA-15-C/T[Eto, 84.2% (48/57)]、thyA-75-H/N[PAS, 31.3% (10/32)],且发现存在2种及2种以上联合突变者有对INH、RFP、EMB和Sm耐药的菌株。深圳市MDR-MTB菌株的3个基因型为L1[0.4%(2/447)]、L2[84.6% (378/447)]和L4[15.0%(67/447)]型,其中L2型又分为3个亚型[L2.1型:1.9%(7/378)、L2.2型: 37.0%(140/378)、L2.3型: 61.1%(231/378)]。突变类型为katG-315-S/T、rpsL-43-K/R和embB-306-M/V在L2型菌株中的突变率[分别为79.6%(301/378)、50.5%(191/378)、23.0%(87/378)]明显高于L4型菌株[分别为61.2%(41/67)、10.4% (7/67)、10.4% (7/67)](χ 2值分别为10.874、37.021、5.396,P值分别为0.001、0.000、0.020),且PAS耐药突变类型folC-43-I/T和thyA-75-H/N仅出现在L2型菌株中;其中katG-315-S/T在L2.2型菌株中突变频率[88.6%(124/140)]高于L2.3型[74.5%(172/231)](χ 2=10.764,P=0.000),而inhA-15-C/T(INH)、rpoB-450-S/L、rpsL-43-K/R和inhA-15-C/T(Eto) 在L2.3型菌株中的突变频率[分别为8.2% (19/231)、61.9%(143/231)、 59.3% (137/231)、15.6% (36/231)]明显高于L2.2型[分别为2.9% (4/140)、49.3% (69/140)、37.9% (53/140)、3.6% (5/140);χ 2值分别为4.319、5.668、16.053、12.797,P值分别为0.038、0.017、0.000、0.000)]。结论 深圳市MDR-MTB菌株中11种药品耐药基因主要突变类型分别为katG-315-S/T、rpoB-450-S/L、rpsL-43-K/R、embB-306-M/V、pncA启动子-11-T/C、gyrA-90-A/V、rrs-1401-A/G、inhA-15-C/T、thyA-75-H/N;基因型为L1、L2和L4型,以L2.2型、L2.3型和L4型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非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分布情况。方法采集深圳市的几家大的市属医院和各区人民医院的处理前后污水以及医院候诊室、病房、输液宣的空调过滤网灰尘,另外采集各区有代表性的居民生活区明沟污水和各区农贸市场的污水(特别是肉类、禽类、鱼类摊挡的污水),进行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各样本培养的阳性率,医院污水处理前为87.5%、处理后为37.5%、医院空调为6.3%、农贸市场污水为54.5%、居民区生活污水为70.3%、沫浴场海水为25%、生态区海水为0、沙滩沙为0、宾馆喷泉为12.5%、生活区水景池水为0、居民游泳池水为0、山泉水、井水为0。结论环境非结核分枝杆茵在医院污水、居民区明沟污水、农贸菜场污水存在较多,应引起重视,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人群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大中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深圳市大、中学生结核病知晓率情况以及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各区学校抽取4305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级获取结核病知识的途径有所不同:大学生以网络和报刊为主,高中学生以网络和学校教育为主,而初中生则主要以学校教育和卫生宣传为主要途径。学校结核病知晓率相对较低(52.11%),只有56.1%的学生知道结核病的疾病性质,78.0%学生知道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但学生对结核病可疑症状和查痰对结核病人发现的重要性却有较低的知晓率(54.5%和54.4%),约有近60%的学生了解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病治疗疗程和规律治疗的重要性。结论 学校健康教育是部分中学学生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相对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