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含聚乙二醇环孢素注射液致1例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提示临床重视分析药物致敏成分。方法对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输注环孢素注射液过敏性休克原因进行诺氏评分与文献分析。结果诺氏评分量表评估为11分,考虑过敏反应“肯定”与环孢素注射液输注有关。结论含聚乙二醇成分的药物出现过敏反应一定要细致分析过敏反应原因,使用科学评判工具评价,一旦确认过敏反应与聚乙二醇相关,则需要警惕其他含聚乙二醇成分药物再次使用时可能致命的不良反应,需及时识别并立即处置,或使用其他不含该成分的药物替换。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与配型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比较,评估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行血缘相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共计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血缘相关HSCT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MSD-HSCT组(n=33)与haplo-HSCT组(n=35).所有患者疾病诊断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版)中相应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标准,本研究纳入标准;患者诊断符合恶性血液病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者.对两组患者及供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HSCT后两组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植入情况;比较两组患者HSCT方案、输入造血干细胞数及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总体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复发率、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预处理方案类型及干细胞移植类型、供者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MSD-HSCT组与haplo-HSCT组患者疾病种类分布,疾病状态分布,供、受者间血型匹配程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2.313、2.809、3.420,P=0.678、0.094、0.331);但MSD-H SCT组患者年龄大于haplo-HSC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4,P=0.010).②MSD-HSCT组患者输入单个核细胞(MNC)数为(15.0±3.8)×108/kg,haplo-HSCT组为(16.3±4.2)×108/kg,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7,P=0.206).MSD-HSCT组患者输入CD34+细胞数为(5.8±3.1)×106/kg,haplo-HSCT组为(6.8±2.7)×106/kg,两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062,P=0.294).③MSD-HSCT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植活平均时间为(12.7±2.9)d,早于haplo-HSCT组的(16.1±4.8)d,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0,P=0.001);MSD-HSCT组患者血小板植活平均时间为(12.7±4.9)d亦早于haplo-HSCT组的(16.1±7.9)d,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094,P=0.016).本研究68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MSD-HSCT组与haplo-HSCT组供、受者嵌合度均为完全嵌合.④两组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累积发生率(18.2%比22.9%)、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累积发生率(39.3%比26.9%)、植入综合征(ES)发生率(0比2.9%)、出血性膀胱炎(HC)发生率(24.2%比45.7%)、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MA)发生率(3.0%比2.9%)、肝静脉阻塞性疾病(VOD)发生率(3.0%比2.9%)、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发生率(0比2.9%)、疱疹发生率(24.2%比14.3%)、细菌感染发生率(33.3%比20.0%)、真菌感染发生率(12.1%比20.0%)、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生率(9.1%比5.7%)、继发肿瘤发生率(3.0%比0)、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综合征(RPLS)发生率(0比2.9%)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227、1.551、0.957、3.429、0.002、0.002、0.957、1.089、1.551、0.778、0.284、1.076、0.957,P=0.634、0.336、0.328、0.064、0.966、0.966、0.328、0.297、0.213、0.378、0.594、0.299、0.328).⑤截至2015年9月1日,MSD-HSCT组共计21例患者存活,本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6.4%,复发率为18.2%,平均生存时间为(34.7±4.2)个月,3年OS率及DFS率分别为60.6%、56.0%.haplo-HSCT组23例存活,本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4.3%,复发率为5.7%,平均生存时间为(27.3±3.2)个月,3年OS率及DFS率分别为61.9%、58.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死亡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2.543、0.032,P=0.111、0.858);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537,P=0.129);两组患者3年OS率及DF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7、0.032,P=0.706、0.694).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MSD-HSCT后,造血重建时间早于接受haplo-HSCT者,但二者的OS率、DFS率、复发率、死亡率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相近.hap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及疗效与MSD-HSCT相似.  相似文献   
3.
羟基脲致顽固性皮肤溃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羟基脲是一种作用于活跃分裂期细胞的选择性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其通过抑制核糖核酸还原酶而选择性抑制DNA合成,导致细胞在S期死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性恶性血液病,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1].羟基脲是其一线治疗药物,其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胃纳减退等,长期服用会引起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其皮肤不良反应,如皮肤干燥、色素沉着、皮疹、红斑、瘙痒等.由于其较少见,且表现轻微而被忽视.2007年4月本院收治1例口服羟基脲致双足大面积溃疡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精心护理,4个月后溃疡痊愈.现将该病例发病情况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文版斜弱视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中文版斜弱视患者生存质量量表(Amblyopia and Strabismus Questionnaire,ASQE)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系统的前译-回译形成中文版ASQE,并对119例斜弱视患者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ASQE共5个维度26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6,重测信度为0.725~1.000,折半信度为0.893。各维度得分和量表总分相关(r=0.576~0.857,均P<0.01),因子分析提取了6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各条目载荷0.387~0.889,6个因子累积解释了66.697%的变异。结论中文版ASQE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中国斜弱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正>造血干细胞移植按造血干细胞的来源分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和脐血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最有效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患者赢来了治愈的机会,但因患者移植后免疫力低下易受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其护理难度大、病情重使该中心护士长期面临过度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重症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方法 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CY、GIAC方案,以CsA、MMF、ATG加短程MTX预防aGVHD.结果 2例分别于移植后21、40d并发重度肠炎,诊断为肠道aGVHD,予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FK506、抗CD25单克隆抗体后缓解.结论 重度肠道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治疗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重症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方法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CY、GIAC方案,以CsA、MMF、ATG加短程MTX预防aGVHD。结果2例分别于移植后21、40d并发重度肠炎,诊断为肠道aGVHD,予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FK506、抗CD25单克隆抗体后缓解。结论重度肠道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治疗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成人独生子女白血病患者父母的影响。方法:将70例成人独生子女白血病患者父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对患者父母实施医院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父母护理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干预组护理3个月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父母护理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干预组父母护理3个月ESCA、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3个月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成人独生子女白血病患者父母的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患者的疾病,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护士反馈寻求行为与创新行为的相关性,为提高其创新行为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2个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的412名规范化培训护士,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反馈寻求行为量表、创新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规范化培训护士反馈寻求行为总分为62.64±11.59,创新行为总分为31.47±9.68;反馈寻求行为与创新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424~0.461,均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反馈寻求行为可解释创新行为总变异的20.6%。结论 规范化培训护士反馈寻求行为与创新行为呈正相关。护理管理者需提供良好的反馈环境,培训反馈方式与技巧,使规范化培训护士更好地利用反馈,提升创新行为水平,进而推动护理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血浆置换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神经病学、血液病学及代谢紊乱性疾病等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但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国内暂时未普遍使用。本文就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等特点,对血浆置换治疗方法及其对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治疗机制、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