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粤西地区某市木家具制造业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及其接害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所规定的方法对该区2011—2012年23家木家具制造业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累计检测作业点159个,合格点数73个(45.9%);噪声、粉尘和有机溶剂合格率分别是37.7%,45.6%和53.3%。共检查178名接害作业人员,全部检查项目均无异常者77人,合格率43.3%;未检出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结论粤西地区某市木家具制造业普遍存在粉尘、噪声和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职工健康检查合格率低,应加强职业病三级预防和健康监护工作,切实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山市农村已婚妇女的妇科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效的农村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山市随机抽取4个镇,每个镇按6%的比例,共抽取2 680名50岁以下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妇科体格检查,并对该市妇科病的患病情况、妇女保健需求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山市农村已婚妇女的妇科病总患病率为51.3%,妇科病排前三位的分别是阴道炎(35.8%)、宫颈炎(27.4%)和盆腔炎(1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OR=0.451)、保健知识获取(OR=0.318)、人工流产(OR=2.091)和定期妇检(OR=0.920)是妇科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保健需求方面,已婚妇女认为有必要定期进行妇科病普查(占92.0%);在普查者中,近3年内定期接受妇科检查、乳腺检查和宫颈涂片检查者分别占81.0%、51.0%和73.0%。在保健知识获取途径中,排前3位的是报刊书籍(占50.1%)、电视(占46.1%)以及同事或亲友介绍(占21.5%)。结论 中山市农村已婚妇女的妇科病患病率和保健需求较高,文化程度、保健知识获取、人工流产和定期妇检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该加强农村已婚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农村地区妇女健康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山市农村妇女两周患病情况及其健康教育获得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入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中山市农村妇女1666人,两周患病率20.1%。居民两周患病排在前2位的分别是:高血压(5.5%)、上呼吸道感染(4.4%)。婚姻状况(OR=0.541)与年龄(OR=0.627)是影响中山市农村妇女民两周患病的主要因素。在健康教育获得方面,有171人曾获得宣传材料,占10.3%;仅73人在机构看过录像,占4.4%。结论:中山市农村妇女两周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龄大、离婚或丧偶是妇女患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该地区妇女健康教育获得情况差,今后应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分析中山市三乡镇实行双向转诊服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中山市三乡镇6间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就诊的居民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高达90.2%的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首诊机构;居民双向转诊知晓率较低,高达76.9%的居民“没听说过”双向转诊制度;84.9%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与上级医院(二级及以上医院)间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但同时64.5%的居民赞成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分别有69.2%和42.3%的居民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的双向转诊制度和双向转诊流程感到满意。居民的年龄、职业、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首诊机构选择是影响双向转诊服务满意的主要因素。结论:中山市三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服务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应加强其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中小学生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现状.为进行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市8所小学4-6年级,9所中学初一至高三的822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23.6%的学生尝试过吸烟,有7.5%的学生是经常性吸烟,有53.2%的学生尝试过饮酒,有过其他药物滥用行为的学生的比例高达7.1%,中学生发生吸烟,饮酒和药物滥用的主要原因是"好奇"和"受周围人影响"(分别占87.5%,78.7%和87.0%)烟酒及其他药物滥用者中感到身体受到了损害的分别有20.4%,12.3%和52.8%,学生曾因用药后伤人中以喝酒后伤人的学生比例最多占5.2%.[结论]中小学生中发生吸烟,喝酒和其他精神药物滥用的情况已不容忽视,提倡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来预防和控制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东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农民诊疗相关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广东省7个市923户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合作医疗实施3年后,农民每年的药品、医疗服务及用品支出为(318.0±136.1)元,占总消费的25.5%;有51.7%的农民在调查的2周内有病伤但没有去就诊;当生病需住院时,仅有39.7%的农民住过院,其中住在乡镇卫生院为主,占56.7%;有59.0%的被调查者认为个人每年交10元的合作医疗费用对他们全年的收支影响不大。结论我省农民诊疗相关情况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环境下《预防医学》自主协作学习的行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环境下《预防医学》自主协作学习的行动研究的设计实施过程及其教学效果。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中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预防医学》自主协作学习教学模式改革。结果通过三轮网络教学行动研究,初步探讨和构建了基于网络环境下《预防医学》自主协作学习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学模式普遍欢迎。结论基于网络环境下《预防医学》自主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当前课程教学改革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培养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培养临床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教学模式。方法自2003年起在临床医学本科三、四、五年级学生进行培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教学实践。结果预防医学教学、传染病学教学和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培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结论使用预防医学、传染病学和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改善患者的预后 ,延长生存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本院 89例治疗和随访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 ,以Kaplan Meier法描述生存曲线 ,用对数秩检验 (Log 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 ,并收集可能影响预后的 31个因素的全部资料 ,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89例患者中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 0、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6 9 .75 %、4 9.33%、32 .32 %、18.71%、13.6 %、10 .80 %和 6 5 .38%、5 3.85 %、4 6 .15 %、30 .77%、15 .38%、15 .30 % ,有15例达 5年以上长期生存 ,总的 5年长期生存率为 14 .4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的长期生存率较其他类型高。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小于 30× 10 9/L、乳酸脱氢酶 (LDH)正常、第 1次化疗诱导缓解及最终达缓解、缓解后有巩固治疗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结论 :急性白血病 5年长期生存率为 14 .4 % ,M3预后较好 ,外周血白细胞、LDH、第 1次诱导是否缓解、最终缓解情况、有否巩固治疗是影响长期生存的主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管理对改善慢性心衰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综合管理组除予以病因治疗及抗心衰治疗外,增加健康教育、行为、运动、营养、心理、增强免疫力等6项干预措施;对照组只给予病因及抗心衰治疗。每月进行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估1次,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综合管理组在治疗12个月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慢病综合管理是治疗慢性心衰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