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对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与亚临床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运用高频超声观察55例不伴有微量白蛋白尿MAU(-)的2型糖尿病,25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MAU(+)的2型糖尿病及30例对照者(对照组)的右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含服硝酸甘油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内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两组病人较对照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降低(P<0.01);MAU(+)较MAU(-)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下降(P<0.01)。结论:微量白蛋白尿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是导致动脉硬化发生,加速动脉硬化进程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一期闭合创口、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法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56例,其中结合有限螺丝钉内固定及同期自体髂骨植骨术6例,术后加石膏外固定4例。结果:56例均获随访6—12月,51例达临床愈合。另5例中3例伤口感染不愈合者行二期肌皮瓣转位加游离植皮覆盖创面 行植骨术治愈,2例合并骨缺损者二期植骨手术治愈。外固定器拆除时间平均183d,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有利于骨折愈合、软组织修复,并能减少伤口感染机会,对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也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评价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矫形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6年12月对我院15例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行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手术治疗,术前仅1例严重脊柱侧后凸患者行头盆环牵引。男6例,女9例,年龄13~18岁(16.1±1.6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3例,特发性11例,神经纤维瘤病性1例。术前侧凸Cobb角82°~144°(102.5°±17.6°),侧凸的柔韧性为6.4%~28.5%[(21.56±5.70)%];后凸50°~95°(68.1°±15.3°),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2.0~6.8cm(3.40±1.37cm)。术前四肢肌力及感觉均正常。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椎板楔形截骨5.20±0.56个(4~6个),松解椎间隙5.20±0.56个(4~6个),手术时间6.1~7.9h(7.00±0.51h),术中出血量1050~2500ml(1450.0±521.3ml)。术后侧凸Cobb角18°~40°(28.0°±6.6°),矫正率72.5%;后凸22°~42°(27.8°±6.1°),矫正率58.4%;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0~2cm(0.85±0.74cm),矫正率72.8%。随访25~41个月(33.1±5.4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19°~43°(30.0°±6.9°),矫正率70.6%;后凸22°~42°(28.6°±6.5°),矫正率57.2%;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0.2~2.3cm(1.10±0.72cm),矫正率71.3%。无胸膜破裂,无假关节形成,无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矫正度无显著丢失。1例患者术前骨盆牵引发生钉道感染,经局部换药及抗生素应用,2周后感染控制;1例术后第3天发生十二指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采取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左侧卧位,术后2周痊愈;1例T4左侧椎弓根螺钉侵入椎管压迫神经,术后5h发生左下肢不完全性瘫痪,术后8h去除T4左侧椎弓根螺钉,术后5个月左下肢功能完全恢复。结论:采用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不需要剥离椎体侧方胸膜,手术解剖层次表浅和创伤小,不仅有助于增加脊柱柔韧性,而且可提供足够的压缩和闭合空间来矫正脊柱侧后凸,能获得良好的脊柱三维矫正。  相似文献   
4.
本报道我院1982-1997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求后效果不佳而再次施行手术治疗共39例.其中11例首次手术由外院施行,28例由本院手术,占同期手术2.96%(28/943).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经确诊风湿关节炎的100例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各自50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行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研究组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成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炎性类指标,并且在短期时间阶段内没有骨质疏松并未明显加重,可以在当前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高髂嵴连线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椎间孔镜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术。记录手术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ODI和疼痛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透视次数为2~4次;手术时间为35~100min;住院时间为3~5 d。患者均随访12个月。术后1 d和术后1、3、12个月ODI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 01)。术后12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7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26/27。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高髂嵴连线的患者,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早期肺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35.87±22.86)min、(92.27±24.75)ml、(417.57±101.88)ml、(3.31±0.20)d、(2.20±0.66)d,均优于对照组的(148.01±22.87)min、(121.28±18.79)ml、(581.77±111.96)ml、(4.11±0.72)d、(3.25±0.8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5.45±1.07)、(3.15±1.10)、(1.82±0.7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77±1.44)、(4.25±1.31)、(2.80±1.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清前白蛋白分别为(29.33±7.85)mg/L、(11.91±4.15)×109/L、(217.10±43.11)mg/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15±9.73)mg/L、(15.65±5.24)×109/L、(159.85±50.4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2%(3/34)低于对照组的35.29%(12/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肺癌临床治疗中,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可缩短手术及术后观察时间、疼痛感较轻,还可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确的植入位点对于种植修复的长期稳定有效十分重要,为提高植入的精准度,临床上越来越多地使用外科导板、手术导航等来控制位点,引导种植体的植入。但是一方面由于这类数字化手段存在过程繁琐、费用较高等问题,大量的病例仍然是由自由手植入的;另一方面,在术前、术中、术后缺乏快速实用的实测位点的方法,不少病例只有术后锥形束CT检查时才发现位点不良,改正位点的代价不小。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各类种植系统的全程植入位点的实测方法及其引导的精准植入技术。本技术由实测尺子引导,包括测量尺和术中定位尺两部分。术前使用测量尺测量术区三维空间,根据实测数据结合锥形束CT数据进行种植方案和数量引导设计,术中用实测尺子引导全程种植,兼顾实测核查。这种方法实现了植入手术从术前空间分析、术中精准植入引导及术后位点实测评价的全程可量化,可全程及时调整位点,提高了植入精度,是一项适宜推广的牙种植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