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在判断眼眶恶性肿瘤对周围结构累及情况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4年5月间就诊的17例眶内恶性肿瘤病人资料,所有病人诊断以及骨质、眼外肌受累与否均经临床病理证实。17例病人术前均行常规MRI及DCE-MRI检查。采用影像后处理软件分别得到肿瘤、相邻骨质、眼外肌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和定量参数值。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肿瘤、相邻受累结构、水肿结构曲线类型及定量参数值的特点。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受累骨质、受累眼外肌与肿瘤定量参数值间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水肿骨髓、水肿眼外肌与肿瘤各定量参数值间的相关性。结果 肿瘤周围结构DCE-MRI强化特点:①受累结构与肿瘤TIC类型高度一致;Ⅲ型曲线仅见于相邻受累结构。②受累骨质的Ktrans、ve、iAUC与肿瘤相应参数呈正相关,r=0.849、0.790、0.641(P<0.05);肿瘤各定量参数均大于水肿骨髓(P<0.05),两者参数无相关性(P>0.05)。③受累眼外肌Ktrans、iAUC值与肿瘤相应参数间具有相关性,r=0.830、0.692(P<0.05);肿瘤的Ktrans、iAUC值均大于水肿眼外肌(P<0.05),各参数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DCE-MRI可作为常规MRI的重要补充,明确眼眶恶性肿瘤累及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颅内淋巴瘤的MRI影像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艾滋病相关颅内淋巴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分析艾滋病相关颅内淋巴瘤的MRI影像特征。结果 15例艾滋病相关颅内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11例,4例为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 BL),以幕上多见,多发病灶为主(本组合计32个病灶,2例为脑膜型),多靠近中线或脑室周围,侵犯皮层并累及灰白质。本组病例单发4例,多发9例,2例为脑膜型。位于幕上10例,幕下2例,幕上下多发1例。MRI表现为实性、囊实性肿块及结节、多发不规则斑点、片状病灶,DWI病灶不同程度受限,以不规则环状高信号为主,ADC值降低,10例患者(12个病灶)T_1WI可见不规则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呈肿块样、结节样及点、片状明显强化、不规则厚壁环形强化或环状强化,周围轻度水肿或无水肿,其中3例为重度水肿,1例沿室管膜匍匐生长,1例可见室管膜播散。结论艾滋病相关颅内淋巴瘤MRI影像表现复杂多样、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部分病变表现不典型,易与弓形体脑炎等病变混淆,必须结合临床并仔细分析其MRI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单向高激励次数(NEX)序列对肝脏DWI图像质量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影响。方法 对21例肝脏疾病患者(疾病组)和26名志愿者(健康组)采集单向高NEX序列及常规序列DWI图像,对比不同序列DWI及ADC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包括显示病灶、解剖结构和伪影情况;测量肝左、右叶肝实质及病灶的信噪比(SNR)及ADC,计算变异系数(CV)。结果 2组DWI和ADC图像中,单向高NEX序列肝左叶伪影评分均高于常规序列(P均<0.05);肝左叶实质单向高NEX序列SNR均高于常规序列(P均<0.05)。2组左、右叶肝实质及疾病组肝左、右叶病灶高NEX序列和常规序列的AD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向高NEX序列CV均低于常规序列(P均<0.05)。结论 采用单向高NEX序列可在不影响ADC的前提下提高肝左叶DWI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胸膜结核瘤的CT影像征象、病理特点及其与胸膜、肺组织的关系,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和(或)细菌学证实或临床确诊患者65例的CT影像资料,并结合临床、病理分析胸膜结核瘤的形成机制及与肺、胸膜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主要分布在青壮年男性,男42例,女23例,单发49例,多发病灶16例。以右下肺居多(38例),类圆形影最常见(50例)。形态主要表现为类圆形、"D"字形、椭圆形及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大多数与胸膜多呈宽基底相贴,边缘光滑。CT表现病灶密度均匀18例,不均匀41例,伴钙化6例,病灶中心密度较低38例。增强扫描15例呈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49例,32例呈不规则环形强化,病灶中心密度较低者40例。36例伴有肺内结核,59例伴有结核性胸膜炎,2例伴有脑膜结核。结论胸膜结核瘤多数为结核性胸膜炎吸收过程中被纤维组织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球形团块或由肺内结核蔓延至胸膜所致,其具有一定的CT影像特征,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结合临床病史,多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影像特征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随访人群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搜集接受腹部MRI检查和肝脏穿刺活检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定期随访患者51例,对MRI 5组征象进行有或无评价:肝实质T2WI信号增高、肝内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胆囊壁增厚水肿、肝周淋巴结、肝实质异常强化,其结果与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炎症(G1、G2、G3)和纤维化(S1、S2、S3)程度分级进行比较。结果肝实质T2WI信号增高在G1/G2/G3(4/6/15,χ^2=13.456,P=0.001)、G2/G3(6/15,χ^2=8.407,P=0.004)、G1/G3(4/15,χ^2=11.691,P=0.001)、S1/S2/S3(4/12/9,χ^2=8.262,P=0.016)、S1/S2(4/12,χ^2=5.546,P=0.0019)、S1/S3(4/9,χ^2=6.850,P=0.009)各组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实质异常强化在S1/S2(3/10,χ^2=4.677,P=0.031)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内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在G1/G2/G3(0/0/4/χ^2=7.957,P=0.019)、G2/G3(0/4,χ^2=4.265,P=0.039)各组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脏周围淋巴结在G1/G2/G3(1/7/11,χ^2=11.07,P=0.004)、G1/G2(1/7,χ^2=5.475,P=00019)、G1/G3(1/11,χ^2=11.163,P=0.001)各组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实质T2WI信号增高提示明显的肝脏炎症(G>2级)及纤维化程度较高(2级)。肝脏周围淋巴结的出现提示肝脏炎症活动度较高(G2级),与肝纤维化程度无关。肝内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提示明显的肝脏炎症(G>2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期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眼外肌受累的定量动态增强MRI (DCE-MRI)特点。材料与方法 TAO组17例及正常对照组27例,均行DCE-MRI检查,利用后处理软件分别得到TAO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内直肌、下直肌、外直肌及上直肌复合体的各个动态增强参数值,包括Ktrans、Kep、Ve及IAUC,ROI选取要避开肌腹边缘,包括每一条直肌肌腹的所有层面,并在相隔一月后重新测量,取平均值。结果正常对照组与TAO组各DCE-MRI参数值左右眼之间均无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AO组内直肌Ktrans、Kep、IAUC、下直肌Ktrans、Kep、Ve值减低(P〈0.05),上直肌Kep、Ve、IAUC值增高(P〈0.05)。外直肌各参数值及内直肌Ve、下直肌IAUC、上直肌Ktrans无差异(P>0.05)。在定量DCE-MRI四个参数中,Ktrans值最为敏感(内直肌与下直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和0.650)。结论 DCE-MRI能应用于TAO 眼外肌特点研究, TAO发生时,内直肌与下直肌是最常受累的眼外肌,Ktrans值可以用来评价眼外肌的微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8.
动态增强MRI基于小分子对比剂在灌注程度和渗透性不同的组织中分布不同而引起信号变化进行成像,常用T1WI扫描序列如快速三维容积内插屏气检查(VIBE)、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AVA)序列、时间分辨随机轨道成像(TWIST)。这些序列各有优缺点。动态对比增强MR(DCE-MRI)原始图像经过后处理,可以进行定性、半定量、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根据不同的参数值,对肿瘤进行诊断、鉴别诊断,肿瘤分级及疗效评价等。就定量DCE-MRI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陪伴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方法:对600例陪伴分娩和600例非陪伴分娩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有陪伴分娩组的自然分娩率(70.16%)明显高于非陪伴分娩组(60.66%),陪伴分娩组的剖宫产率(24.83%)明显低于对照组(39.30%)。结论:陪伴分娩可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时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癫痫发作为表现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内科表现为癫痫发作的21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影像学资料。 结果入组患者男性占数量优势(20例);14例为局灶起源的发作(其中9例由局灶扩散至双侧强直-阵挛发作),4例为未知起源的强直-阵挛发作,1例为未知起源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2例仅于脑电图见到痫性波而无临床发作。14例患者为麻痹型痴呆,其余为脑膜脑炎型(4例)、脑膜血管型(2例)及树胶肿型(1例)。患者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表现为慢波节律、癫痫波、蝶骨电极位相倒置或正常。共随访16例患者,其中10例无癫痫发作。 结论以癫痫发作及精神症状为表现的患者,需要考虑神经梅毒,早期发现及积极驱梅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