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指发生在硬脊膜或邻近区域的异常动静脉分流。虽然该病多数被认为与外伤、炎性反应、感染或压迫有关,属后天性疾病,但目前临床上遇到的绝大多数病例中很难确定其真正原因,文献中能确定原因的病例报告也极少。笔者在2006年6月诊治了1例在椎板减压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于术后8个月在原手术区域出现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未显影的岩下窦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F)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SDAF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未显影的岩下窦插管,以微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和瘘口。结果5例插管成功并达到完全致密栓塞;2例导管虽插入海绵窦,但海绵窦分隔致导管位置与瘘口不相通,而改行面静脉-眼静脉途径插管行栓塞治疗。7例病人均治愈,随访5~2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是CSDAF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即使岩下窦未显影,也有相当部分病人可插管和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3.
经面静脉-眼静脉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面静脉-眼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s)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1年4月至2005年9月采用经股静脉-面静脉-眼静脉途径插管,以弹簧圈栓塞治疗CSDAVFs病人9例。结果7例病人导管均成功插入海绵窦,其中6例病人栓塞后完全治愈,另1例病人不全栓塞,但病人突眼、球结膜充血等症状完全好转。1例病人由于术中眼静脉痉挛导致插管失败,术后症状加重,但2个月后眼部症状完全恢复正常。1例病人由于插管失败,改行眼静脉切开穿刺插管成功栓塞。随访4~51个月,9例病人均未复发。结论对于岩下窦插管困难、面静脉和眼静脉扩张明显而无明显迂曲的CSDAVFs病人采取经面静脉-眼静脉栓塞治疗,其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双上肢麻木、乏力1年,加重2个月"于2007年7月26日入住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于2006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麻木、乏力,以左侧上肢明显.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2岁.因间断性头痛、癫痫大发作9个月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发现右侧顶骨顶结节形状略向外突出,直径约4 cm.实验室检查发现血红蛋白计数4.53×1012/L(正常值范围3.512/L~5.512/L),血红蛋白96 g/L(正常值110 g/L~160 g/L);红细胞压积28.7%(正常值37%~49%);血小板计数281×109/L(正常值范围1009/L~3009/L);凝血酶原时间12.5 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5.9 s;凝血酶原时间14.3 s;纤维蛋白原时间3.6 s(正常值2~4.5 s).颅骨正侧位平片发现顶骨不规则侵蚀.CT发现在左顶高密度圆形占位,密度不均一,有钙化(图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一治疗方法(开颅夹闭或血管内栓塞)不能完全治愈颅内动脉瘤的再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颅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结果、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13例患者中,4例初次治疗选用开颅夹闭,9例初次治疗选用血管内栓塞。共患有动脉瘤18个,其中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3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8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4个,胼周动脉瘤2个,基底动脉尖端动脉瘤1个。13例中4例有多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后,7例复发或残余动脉瘤行再次开颅夹闭术;手术夹闭联合血管内栓塞处理颅内多发动脉瘤3例;开颅夹闭后残余动脉瘤3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临床随访1个月至3年,患者临床症状无复发表现。结论开颅夹闭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初次处理复发、残余动脉瘤以及颅内多发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TPX2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水平同胶质瘤病人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正常脑组织、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标本分别为5、21、31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PX2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PX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脑胶质细胞TPX2蛋白染色为阴性,绝大部分胶质瘤标本中可见TPX2蛋白的阳性表达,胶质瘤组织TPX2表达水平与病人生存时间成负相关(P<0.01)。TPX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在胶质瘤组织中均明显上调,与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别显著(P<0.01),其在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TPX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408,P<0.05)。结论 TPX2的表达可能同恶性胶质瘤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2岁,主诉“双眼视物不清并行走不稳1个月余,头痛1W”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觉双眼视物不清,并行走不稳,无意识障碍,无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眼科就诊,双眼视力、视野检查以及眼底检查均未见异常,给予对症处理。1个月来患者感觉前诉症状未见好转。1W前患者感头痛,以枕颈部为主。查体:右眼睑下垂,右眼复视,眼球运动外展受限,无眼球震颤,右眼颞侧视野缺损,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相似文献   
9.
背景: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在神经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进行基因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加以鉴定.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8-09/1 1在上海市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中间载体pGEM-T Easy质粒购于Promega公司,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由上海市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保存.方法:从人脑胶质瘤组织提取mRNA,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扩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序列并表达,然后与载体pGEX-4T-2连接,转化宿主菌BL21构建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后纯化,Westem-blot鉴定.主要观察指标:总RNA鉴定结果,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分子质量的鉴定,重组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Western-blot鉴定.结果:抽提肿瘤组织总RNA后,电泳清晰可见rRNA28S、18S、5S 3条带.且总RNA的A260nm/A280nm值为1.903.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在约1 300 bp左右有一条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基因大小一致.重组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序列一致,经Western-blot验证为目的蛋白.结论:用双酶切、DNA测序与Western.blot的方法证实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眶上内侧缘切开穿刺眼上静脉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AVF)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眶上内侧缘切开穿刺眼上静脉使用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AVF 16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1例虽将海绵窦致密填塞,但仍有少量翼丛引流,压颈1个月后消失.栓塞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呕吐.2例术后出现轻度复视,后自行恢复,无一例出现永久性介入相关并发症.临床随访5个月到6年,患者均无临床症状复发.结论 眶上内侧缘切开穿刺眼上静脉入路介入栓塞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瘘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