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光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灯光为光源研究药物在自然光照射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自制的光量累积仪 ,用脉冲计数法对自然光进行累积计量 ,研究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灯光及自然光照射下的含量变化规律 ;探讨不同光源对该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并预测该药物在室内自然光照射下的贮存期。结果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光照试验中的含量变化遵从零级动力学规律 :C=C0 - k Et;在无外包装条件下 ,室内自然光照射下的贮存期约为 36天 ,与留样测得的结果 35天基本一致。结论 采用灯光照射实验可研究药物在自然光照射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23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市精神病医院2003-2007年23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上报的ADR共涉及17个器官或系统,所涉及的系统以神经系统最为常见。抗精神病药引起的ADR最多,占66.09%。结论:抗精神病药引起的ADR多涉及神经系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1996~2006年我院抗癫痫药的用药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1996~2006年抗癫痫药的应用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WHO推荐的以DDD数为指标的药物利用研究方法,计算我院抗癫痫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金额等指标并进行排序。结果我院抗癫痫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值大体上呈逐渐增长趋势。并且以传统抗癫痫药物为主,丙戊酸盐、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三种传统的抗癫痫药物临床使用频度约占95%。结论我们应该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分析比较,为合理用药、开发新型抗癫痫药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沙格列汀片在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次给药后的药动药效学。方法 1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男性住院患者口服沙格列汀片5 mq qd 7 d,在第7天采集12 h内动态血标本,采用HPLC-MS/MS测定血浆中沙格列汀的浓度,同时测定全血样本中血糖水平,并用DAS3.2.4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多次口服沙格列汀片5 mg qd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为(16.27±9.28)μg·L-1,tmax为(1.70±0.48)h,t1/2为(3.33±0.59)h,AUC0-12为(45.19±18.67)μg·h·L-1,AUC0-∞为(49.15±19.71)μg·h·L-1。沙格列汀的血药浓度与血糖水平无特异相关性。结论沙格列汀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药动学特征在正常范围内,安全性较好,对于部分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控制血糖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戈美拉汀血药浓度,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药动学研究中。方法血浆样品经碱化后,采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体积比4∶1)萃取,以托莫西汀为内标,采用HPLC-MS/MS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4.6 mm×150 mm,3.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95∶5,含0.005 mol.L-1甲酸铵和质量分数0.1%甲酸),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40℃;质谱条件采用ESI离子源,检测方式为正离子电离,选择性离子检测(MRM),阿戈美拉汀m/z为244.2→185.2,托莫西汀m/z为256.1→44.1。结果阿戈美拉汀质量浓度在0.025~1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提取回收率在84.45%~86.94%之间,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小于3.76%、12.23%。结论本文建立的用于测定人血浆中阿戈美拉汀的HPLC-MS/MS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药动学研究及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Hoehn-Yahr分期2.5~5期帕金森病(PD)患者的长期临床效果以及不同Hoehn-Yahr分期患者间临床效果的区别。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自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应用DBS治疗的69例PD患者(Hoehn-Yahr分期2.5期7例、3期27例、4期31例、5期4例)进行术后60个月的长期随访观察。分别在患者术前抗PD药物"关"期状态及术后6、12、24、36、48、60个月时DBS开机持续治疗下药物"关"期状态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 分别在患者术前及术后6、12、24、36、48、60个月时进行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估、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数据采集, 在术后12个月时采集患者DBS刺激参数并计算出总刺激功率、单脉冲平均能量、较大单脉冲能量。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UPDRS-Ⅲ评分、PDQ-39评分、LEDD的差异, 比较不同Hoehn-Yahr分期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UPDRS-Ⅲ评分、PDQ-39评分的差异, 以及术后12个月时DBS刺激参数的差异。结果与术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氟伏沙明浓度的方法,对国产和进口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按2×2交叉试验方案设计,分别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50mg,并在给药后96h内动态采集血样,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氟伏沙明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18.79±8.15)μg·L^-1和(19.04±7.49)μg·L^-1,t。分别为(3.734±0.90)h和(3.814±1.02)h,AI‰分别为(327.574±131.93)μg·h·L^-1和(349.364±159.63)μg·L^-1,AUC0→∞分别为(346.95±134.84)μg·L^-1和(368.27±163.59)μg·h·L^-1,t1/2分别为(14.554±3.14)h和(14.15±3.17)h,两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受试制荆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7.08±16.70)%。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氟伏沙明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统计分析证实马来酸氟伏沙明国产与进口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确保药物疗效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05~2013-12期间广州市脑科医院应用拉莫三嗪患者的血药浓度检测数据。102例患者共监测153次,收集的患者数据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生理生化指标,给药剂量、联合用药情况等。以逐步回归分析法处理收集的数据,分析各类因素是如何影响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结果应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各类因素,结果显示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同时还与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合并用药显著相关(P<0.01),其中增大剂量或加用丙戊酸钠、奥卡西平、舍曲林、氟西汀等可显著提高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肝肾功能减弱或加用卡马西平、奎硫平、利培酮等可明显降低血药浓度。结论影响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因素较多,需关注联合用药情况,加强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监测,以确保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匹伐他汀(pitavastatin)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水解,阻止胆固醇的合成,临床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冠心病。与已上市的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匹伐他汀具有更强的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也可同时降低三酰甘油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且用量少,作用强。国外关于匹伐他汀单剂量和多剂量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人体对匹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高达80%,吸收快(tmax为0.5~0.8h),作用持久(t1/2约11h)。国内有研究初步探讨了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匹伐他汀2mg后的药动学。本研究旨在进一步研究匹伐他汀的人体药动学,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