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侧胸壁置入双引流管对消灭胸内残腔与传统单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8例行单纯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双管引流患者与单管引流患者在带管时间、残腔率、住院时间方面的不同临床效果。结果行双管引流患者的带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单管引流患者,术后也更容易消灭肺叶切除后的残腔。结论对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于侧胸壁置入双引流管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长时间带管,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病人 女,26岁.胸闷、憋气、心悸20余日,活动后加重.查体:右肺少许湿罗音,心前区可闻及4/Ⅵ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胸部X线示双肺纹理粗,右上肺野可见渗出影,心胸比率0.58.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可见3~4枚中强回声团块附着,最大直径约1.9 cm(图1),随心脏收缩期及舒张期活动,二尖瓣叶增厚,回声增强,瓣叶开放受限,闭合欠佳,测得二尖瓣口面积为1.7 cm2,三尖瓣重度反流.心电图未见异常.术前诊断为二尖瓣病变,左心房内赘生物,不除外感染性心内膜.  相似文献   
3.
病人女,56岁.腹胀乏力伴活动后胸闷、气促7月余.心脏彩色超声发现右心房内占位.既往乙剐肝炎病史1年余.查体:肝肋下4 cm,质稍硬(术后肝脏彩超和AFP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心脏彩超(图1)示右心轻度扩大,右房内可见75mmx 34唧大小的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晰、形态较规整,随心脏活动于右房三尖瓣u与右室之间.辅助检查:HBsAG(+)、HBeAb(+)、HBcAb(+)、ALT10 U/l,、AST 32 U/L、TBIL,55.2 umol/L、DBIL 11.9umol/L、ALT 271IU/L.  相似文献   
4.
<正>人骨唾液蛋白(hBSP)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矿化的组织中,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表达和分泌。近年来对于其在肿瘤骨转移性钙化方面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锌离子依赖性明胶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在  相似文献   
5.
病例1 女,38岁。胸闷、气促进行性加重6个月,突发晕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血压80/60mmHg,心率130次/分,肢端末梢湿冷,眼睑苍白,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室流出道外有一4.0cm×4.1cm的低回声团块附着于右室前壁,右心室流出道内可见3.8cm×2.1cm的低回声团块,随心脏收缩往返活动,阻塞大部分肺动脉管腔,心包有大量积液。临床诊断:心脏压塞伴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急诊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开胸心内探查术,开胸后见心包内有约1000ml陈旧性血液,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0岁。6个月前感间断胸闷伴上腹不适,自服止痛药,病情时好时坏,因上腹痛加重1d在当地医院行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发现胸内有断裂的克氏针,转入我院。2年前该患者曾因外伤性胸锁关节脱位行双克氏针内固定术。入院查体:锁骨内中1/3交界皮下可触及两克氏针尾端,胸锁关节无畸形和异常活动,心率72次/分,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心脏杂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03择期行0PCAB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K—MB、cTnI及hs—CRP。【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桥血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CK—MB、cTnI及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曲美他嗪组cK—MB、cTnI在术后6h、12h、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曲美他嗪组hs—CRP在术后12h和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降低OPCAB患者CK—MB、cTnI和hs—CRP的释放。  相似文献   
8.
骨保护素和骨唾液蛋白在风湿钙化二尖瓣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和骨唾液蛋白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的表达。方法将手术切除的42枚二尖瓣分为风心病组24枚和非风心病组18枚,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骨保护素和骨唾液蛋白在两组的表达。结果风心病组的骨保护素(P<0.001)和骨唾液蛋白(P<0.001)均较非风心病组表达增高。结论在风心病瓣膜中,骨保护素和骨唾液蛋白均呈现高表达,表明风心病瓣膜钙化并非简单的钙盐沉积,很可能是成骨样骨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骨保护素(OPG)在风湿钙化二尖瓣的表达。方法将手术切取下的二尖瓣共42枚,按病史分为风湿钙化组(24枚)和非风心病组(18枚)。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骨保护素在2组的表达。结果在风湿钙化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骨保护素表达均明显高于非风心病组(P〈0.01)。结论风湿瓣膜的钙化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所引起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和重塑以及骨保护素所诱导的成骨样骨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延至右心房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例延至右心房的静脉内平滑肌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 4例患者均径CT、MRI检查确诊,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心脏超声、CT及MRI检查均可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尤其是MRI检查可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手术治疗是治愈的惟一有效手段,根据病情可采用一期或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