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室间孔阻塞情况下脑室腹腔分流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1998-2008年收治的6例室间孔阻塞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前4例先行双侧侧脑室桥接,2例行透明隔开窗打通。总结该组病人的手术处理技巧和治料效果。结果:6例患者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消失,无新增神经废损,术后一周复查头颅CT脑室均明显缩小,术前消失脑表面的蛛网膜下腔复现。结论:双侧脑室串连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室间孔阻塞性脑积水,既符合生理,又能持久分流脑积水,即使肿瘤复发,脑积水也不再发生,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3.
弥漫性轴索损伤 (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在特殊外力机制作用下 ,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受损为特征的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诊断和治疗困难 ,预后极差 [1]。我院神经外科通过综合方法治疗 36例 DAI,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8~ 68岁 ,平均 37.6岁 ,受伤至入院时间 1~ 18小时 ,平均 8小时。1.2 受伤情况 (按头部受伤机制分类 ) :旋转性损伤30例 ,加速伤 2例 ,减速伤 4例。1.3 临床表现 :36例伤后均昏迷。 GCS评分 :3~ 4分者 2 4例 ,5~ 6分者 10例 ,7~ 8分者 2例 ;伤后昏迷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或不伴肺动脉高压(PH)患者昼夜血液中一氧化氮(NO)变化特点与肺动脉压的关系,并观察异舒吉对PH患者血NO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诊断为COPD的稳定期患者血液NO及肺动脉压进行监测,对其中28例COPD伴PH(COPD-PH)患者昼夜NO、血气及肺动脉压定时监测,并给予静脉泵入异舒吉,监测用药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及动脉血气。结果 COPD-PH患者血浆NO、血氧分压均明显低于无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且NO和SpO2均于2:00最低,8:00稍低于14:00及20:00,随着缺氧改善,NO水平回升。而肺动脉压在2:00最高,随着白天NO,SpO2上升而明显下降,肺动脉压的峰值与N0的谷值相对应。COPD-PH患者静脉泵入异舒吉后,NO增加了52.5%,MPAP降低26.2%,PSAP降低21.1%,血气无明显变化。结论 COPD患者血NO减少与低氧血症相关,NO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缺氧使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浆NO减少。提供外源性NO可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对血液动力学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四次跨膜蛋白CD8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雅安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114例脑胶质瘤组织纳入胶质瘤组,另选取同期48例脑外伤后行颅脑损伤内减压术中切取的正常脑组织纳入正常组.随机选取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各12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D8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所有组织中CD81的表达水平,根据染色结果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分析CD81表达水平与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胶质瘤组织中CD8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且随着胶质瘤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的增高,CD81 mRNA相对表达水平逐渐增高(P<0.05).胶质瘤组织中CD8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且随着胶质瘤WHO分级的增大,CD8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逐渐增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脑组织中CD81少量表达,而胶质瘤组织中CD81阳性表达较高.正常脑组织中CD81高表达率为18.8%(9/48)、WHOⅡ级胶质瘤组织CD81高表达率为25.0%(9/36)、WHOⅢ级组织为44.7%(21/47)、WHOⅣ级组织为74.2%(23/31).COX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卡氏评分<80分、WHO分级为Ⅲ~Ⅳ级、CD81高表达是胶质瘤患者总体生存时间较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D81低表达和高表达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个月和11个月.CD81高表达患者的总体存活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质瘤组织中CD8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CD81表达水平增高可预示患者的不良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6.
颅颈交界区肿瘤位置深且毗邻脑干、高位颈髓等重要结构,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但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推广和术中电生理监护技术的应用,临床多主张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关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评价尚无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在显微镜下手术的颅底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其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按肿瘤生长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在切瘤过程中常规使用Zeis显微镜进行手术操作。部分未能全切者术后辅以γ-刀放射治疗。结果 26例病例中全切除23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本组术后无死亡病例。神经功能及症状体征加重1例。3例原术前有癫痫发作患者经手术及术后行抗癫痫治疗后痊愈。余全部都有不同程度恢复、好转或痊愈。结论颅底脑膜瘤是血运异常丰富的实质性肿瘤,且颅底解剖复杂,凹凸不平,视野视角狭小多变,仍是专科的技术难点、热点之一。对血管异常丰富、风险较大者,术中使用高速磨钻扩大视野,骨窗要尽量贴近颅底,降低颅压及充分暴露肿瘤,使用显微操作技术,才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显微技术是手术成功、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出血2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AOVM)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年来我科.收治的21例AOVM的影像与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以颅内出血突然起痛,DSA不显影,CT和MRI增强时无强化,但CT平扫呈高密度,混杂密度或低密度,偶有钙化;MRI:中心高信号,周围低信号;均无占位效应.全部病变手术切除,恢复良好.[结论]AOVM的CT和MRI有细微的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可做出诊断,对位于重要功能区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李永强  张德明  邓青南 《广东医学》2007,28(10):1565-1565
患者,女,48岁,2006年2月因刺激性干咳伴低热1个月入院,胸片见左肺门阴影,全身PET/CT示左肺上叶纵隔旁型肺癌,左肺上叶肺内转移及左侧肺门、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双侧大脑多发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在临床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中的可靠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同时用两种方法,即仪器法和传统方法对151株细菌进行了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鉴定出肠杆菌科细菌85株,非发酵菌32株,葡萄球菌属20株,肠球菌属细菌14株,两种鉴定结果基本符合,符合率在99%以上;两种药敏方法的符合情况分别是:肠杆菌科细菌符合率大于97%,非发酵菌符合率大于96%,葡萄球菌属符合率大于93%,产耐药酶细菌的检出率有的高达65%。结论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药敏分析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细菌检测仪,准确度高,检测项目多,快速简便易掌握,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及流行病学调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