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3篇
  免费   820篇
  国内免费   432篇
耳鼻咽喉   112篇
儿科学   96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575篇
口腔科学   98篇
临床医学   1294篇
内科学   751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221篇
特种医学   2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90篇
综合类   2183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780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1096篇
  29篇
中国医学   707篇
肿瘤学   52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544篇
  2012年   710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593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546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3年   5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39年   2篇
  1935年   2篇
  1934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模拟马术训练对后循环卒中共济失调患者姿势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佛山市乙肝母婴阻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进一步工作提供思路。 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以2017年佛山市HBsAg阳性产妇13 672例及其所分娩13 982例活产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病历采集及前瞻性的随访追踪的方法,全面了解影响乙肝母婴阻断工作的主要因素。 结果2017年佛山市产妇HBsAg阳性率为10.14%,感染孕妇中HBeAg阳性率为24.13%,孕期HBV DNA检测率约5%,其中抗病毒治疗63例;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99.84%;婴儿在出生后1年内完成乙肝疫苗三针接种的比率为81.71%,在完成三针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中按照0-1-6程序接种的比率为62.65%;母婴阻断结果追踪率为40.16%,追踪儿童中母婴阻断失败34例,失败率为0.61%;产妇年龄低、HBeAg阳性、HepB未全程及规范接种是母婴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儿童明确未检测的主要原因是拒绝检查、不知道要检查、提前检查和检测未提供结果,占99.07%。 结论加强信息沟通及健康教育,落实乙肝病毒感染产妇孕期DNA检测及抗病毒治疗,提高儿童乙肝疫苗的规范接种率,将暴露儿童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纳入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是实现全市乙肝母婴零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Background

Th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VT) with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 therapy is safe and efficient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Nonetheless, the different outcomes among various stroke subgroups have limited data with regard to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ryptogenic stroke (CS). The present study compared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when IVT with rt-PA wa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S and the other stroke subtypes.

Methods

This study classified the IVT with rt-PA patients within 4.5 hours after stroke onset, based on 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criteria in terms of diagnostic evaluation. Th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Thrombolysis Implementation and Monitor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China database, a large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egistry. A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employ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ubtypes in 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ICH) within 7 days and studied the mortality and the outcome during 90 days.

Results

In total, 1118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of these, 131 (11.7%) suffered from CS and 987 (88.3%) with the other etiology. In the CS group, patients were young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etiology groups (P < .001). Moreover, it had a lower prevalence of previous stroke (P?=?.0117), receiving antiplatelet drug in 24 hours prior to thrombolysis (P?=?.0017), and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RS > 1 before stroke, P?=?.003). The CS group had lower blood pressur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P?=?.0001;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P?=?.0212) before thrombolysis, atrial fibrillation (P < .001), and diabetes mellitus (P?=?.0005).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hypertension, hyperlipidemia, blood glucose, receiving anticoagulants in 24 hours prior to thrombolysis, and standard dosage of rt-PA were equally distributed in both groups.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confounders between the CS and the other subgroups, no obvious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sICH rate and mortality (P > .05) The CS patients exhibited excellent recovery (mRS, 0-1; 63.78%) and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RS, 0-2; 74.8%) than the 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patients.

Conclusions

IVT with rt-PA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CS patients.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床旁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126例,在ICU床旁采用超声引导下行PDT。术前采用超声进行检查,明确气管位置、周围组织及血管情况,确定穿刺部位及深度,指导术前气管导管退管。术中实时超声引导,确保手术安全。术后超声确认气管切开套管位置,筛查排除气胸等相关并发症。观察操作时间(从皮肤穿刺到成功置入气管套管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率;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出血量、血管/甲状腺损伤、气管后壁损伤、皮下气肿、气胸、低氧血症发生率等。结果126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操作成功,一针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均为100%,未发生气管插管意外脱管。操作时间5~12 min,平均操作时间7.5 min。术中及术后未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严重低氧血症、血管/甲状腺损伤、气管后壁损伤、皮下气肿及气胸等并发症。结论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行床旁实时超声引导下行PDT,提高了手术的可视性、操作性和安全性,提高PDT成功率,降低相关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世界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PD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PD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且合并有基础疾病,体质普遍较弱,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一旦染病则发展为重症的风险很高。中医艾灸疗法在治疗PD及防治疫病方面发挥了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通督扶阳灸法联合强壮穴艾灸治疗,既可以帮助PD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又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而防治新冠肺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清钙离子水平及血压变化的影响,为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高钙血症及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高钙组(1.75mmol/L)和低钙组(1.25mmol/L),比较患者每次透析前后脉搏、血压,同时抽查患者透析前后血钙及血肌酐浓度的变化。结果透析后两组患者血肌酐浓度均显著下降,透析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钙组患者透析后血钙较透析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低钙组患者血钙比透析前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钙组患者透析后较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都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钙组患者透析后较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都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两组血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后低钙组较高钙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都降低,三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与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离子水平及血压呈正相关,低钙透析液透析有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人IL-1Ra和人IL-10真核表达质粒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方法:用双酶切方法切取PCDI-IL-1Ra和PCDI-IL-10质粒中包含人IL-1Ra和人IL-10 CDS全长序列的cD-NA片段,并分别连接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上,然后用壳聚糖转染上述质粒到原代软骨细胞,RT-PCR检测其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将人IL-1Ra和IL-10 CDS全长序列的cDNA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mRNA水平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明显提高。结论:真核表达质粒可以用于外源基因的原代软骨细胞导入和表达,为进一步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来评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 ,探讨DT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 2 0例年龄相似的健康者 ,应用DTI技术对二尖瓣环室间隔侧的运动速度进行测定 ,并与常规二尖瓣血流脉冲多普勒 (PW)检测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PW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 ,峰值速度E、A及E/A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1) ;DTI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 ,峰值速度Ea、Aa及Ea/Aa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PW、DTI两组相同部位间比较 ,高血压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DTI技术评价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比常规脉冲多普勒二尖瓣血流参数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