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患者二次气管切开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ICU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完成二次气管切开的45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部位,观察其操作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45例患者全部在床旁顺利完成经皮气管切开手术,平均操作时间5 min,术中未发生大出血、气管损伤、窒息等并发症。手术中出血5~20 ml,未发生术后出血、切口感染、气胸等并发症。结论重症患者二次气管切开术的难度增加,把握好指征和方式、选择好手术部位、严密监护下实施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无气管镜辅助下应用单步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ST)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患者分为PDT组和对照组(ST组), 手术均在ICU内完成。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气胸及皮下气肿发生率、气管食管瘘和有症状的气管狭窄、伤口感染、伤口愈合时间、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值的变化情况。 结果 与ST相比,PDT操作更简便、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减少。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PDT与ST相比,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一种微创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颌面部多发伤并上呼吸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5月—2020年10月颌面部多发伤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梗阻患者8例,均入住重症医学科,均表现为中-重度呼吸困难,气管插管失败后均紧急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结果 8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手术时间5~9 min,平均6 min;患者术中出血量4~12 mL;置管成功率100%。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对颌面部多发伤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梗阻患者气管插管失败后紧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不仅可快速、有效、安全开放气道,而且可提高成功率,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特护医学方面被临床医生越来越多采用.据说此种方法快速、安全、省费用、可床头操作,但其特有的严重并发症为气管后壁损伤甚至穿孔.这种手术并发症以前很少被描述.本文报道了经该手术后引起的3例气管后壁损伤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术后可发生许多并发症,笔者遇见两例特殊原因所致术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男性,因胸段食管癌术后呼吸不畅行气管切开,术后仍有阵发性呼吸困难,检查未脱管,术后第五天突然再次呼吸困难,呈混合性呼吸困难,致双侧气胸,急行双胸腔闭式引流,经呼吸机加压给氧后情况好转,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内气管套管口下约0.scm处有菜花样肿物,阻塞1/2气管,呼吸时由于胸廓运动气管套管口常被肿物部分或完全阻塞。胸外科医师认为此肿物系食管癌侵及气管内。例2患者,男性,因心瓣膜病行换瓣术后辅助吸疾行气管切开,术后…  相似文献   

6.
舌瓣形气管切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舌瓣形气管切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0例行舌瓣形气管切开术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50例患者行舌瓣形气管切开术均顺利。318例气管切开麻醉均成功。16例术后需更换气管套管患者无并发呼吸困难。56例全喉切除、35例近或次全喉切除术后由于喉狭窄原因不能拔除气管套管外,余下259例拔除气管套管,均未发生气管狭窄。全组有15例并发皮下气肿、4例伤口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0)5.4%。结论舌瓣形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方便气管插管麻醉,对气管及甲状腺损伤轻,可避免气管狭窄。气管套管更换方便。目的探讨舌瓣形气管切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0例行舌瓣形气管切开术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50例患者行舌瓣形气管切开术均顺利。318例气管切开麻醉均成功。16例术后需更换气管套管患者无并发呼吸困难。56例全喉切除、35例近或次全喉切除术后由于喉狭窄原因不能拔除气管套管外,余下259例拔除气管套管,均未发生气管狭窄。全组有15例并发皮下气肿、4例伤口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4%(19/350)。结论舌瓣形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方便气管插管麻醉,对气管及甲状腺损伤轻,可避免气管狭窄。气管套管更换方便。  相似文献   

7.
尽管很多学者报告床旁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标准操作的气管切开术相似,但有些学者建议PDT操作的学习过程可能导致早期并发症增加.本研究选择1994年2月~1998年2月社区医院实施PDT前100例的统计资料,预期分析围手术期、术后和晚期并发症,目的是使学习过程量化和特征化.前20例在手术室进行,其余在外科病房或ICU床旁进行.74例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26例病人出现63例次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67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气管切开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将1976年~1986年10年中住院并行气管切开的格林-巴利综合征678例做一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严重并发症率高于其他目的气管切开术,且均与经气管切开套管行人工呼吸有密切关系,故对其病因及对策进行探讨。严重并发症共计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15~24岁,平均26岁。其中气管内痰块堵塞26例,气管外套管远端痰痴堵塞2例,气管内大出血3例,半脱管2例,肺泡破裂气胸二例。气管内痰块堵塞是本组例数最多的并发症, 情况往往十分危急。人工呼吸即捏皮球皆由病人家属操作。未经湿化的干燥空气持续不断地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成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 063例行气管切开术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中有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原因.结果 1 063例气管切开并发症29例,发生率为2.73%,包括出血13例(1.22%),气管套管脱管 6例(0.56%),皮下气肿4例(0.38%),术中窒息2例(0.188%),纵膈气肿1例(0.094%),麻醉药物过敏1例(0.094%),气管食管裂伤1例(0.094%),死亡1例(0.094%),原因为术中产生气胸.结论 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发症具有多样性,原因复杂.  相似文献   

10.
小儿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切开术的特点,其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对136例小儿气管切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136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19例(14.00%),分别为出血6例、气肿6例、术中窒息2例、食道损伤2例、术后脱管3例。<3岁者、紧急、局麻下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67%、26.83%、26.47%。结论:小儿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手术时机、麻醉方式、手术方法及护理是否得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鼻炎(萎缩性鼻炎除外)分类和诊疗的专家共识,其中在治疗方面重点关注了鼻腔局部用药的临床应用,旨在进一步规范鼻炎尤其是慢性鼻炎的诊疗,明确鼻腔局部用药如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和鼻腔盐水盥洗等在鼻炎治疗中的临床地位及注意事项,以便指导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用药,提高鼻炎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强活性的内源性磷脂介质,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受到炎症刺激后释放,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在变应性鼻炎(AR)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发现,PAF作为潜在的相关炎症介质,可以通过影响炎性细胞的趋化作用,改变鼻腔黏膜血管通透性及气道反应性并影响腺体的分泌,从而对AR一些症状的产生起着较关键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明,使用PAF抑制剂是干预AR症状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国内关于PAF抑制剂在AR中的应用研究相对甚少。本文就近年来血PAF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眼震是眩晕疾病的常见体征,识别眼震性质可提供眩晕疾病的重要诊断线索。眼震大致可分类为生理性眼震和病理性眼震。根据常见疾病来源和发生机制,病理性眼震可大致分为3类:耳源性眼震、眼源性眼震及中枢源性眼震。本文重点讨论这3类病理性眼震及其性质特征对识别眩晕疾病来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microRNA表达谱芯片技术,选取临床明确诊断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及变应性鼻炎罹患哮喘(asthma, AS)患者相应血浆,分析变应性鼻炎患者罹患哮喘后血浆microRNA的差异性表达。方法选取AR及AR+AS各3例,使用miRCURY LNATM芯片,筛选出两组患者血浆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并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靶基因。结果与AR组相比较,AR+AS组差异表达的microRNA共有9个,其中表达下调的有4个,表达上调的有5个。靶基因预测显示,以黏附连接、Wnt和MAPK信号传导通路靶基因的差异表达最为显著。结论通过microRNA芯片发现的相关差异性表达的microRNA,有可能成为AR患者罹患AS的易感性生物标志物及临床可能的治疗靶点,但是尚需要进一步靶基因验证及功能学分析。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的抗过敏作用。方法实验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30只6周龄雌性封闭群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n=2)、对照组(n=4)、酮替芬灌服组(n=6)、玉屏风散灌服组(n=6)、玉屏风散滴鼻组(n=6)、布地奈德滴鼻组(n=6)5组。建立卵清蛋白诱导的大鼠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第1、8、15天,分别腹腔注射1 000 μg卵清蛋白,自22 d开始300 μg卵清蛋白滴每侧鼻孔。与此同时,造模第22天开始给药。采用叠加量化法记录各鼻部症状得分,然后计算总分。第37天,解剖获取胸腔心脏血、鼻中隔和双侧鼻腔外侧壁黏膜并且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各组与对照组比较,鼻部症状得分减少,纤毛上皮损伤较轻,血清中组胺水平显著降低,鼻黏膜中杯状细胞数量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结论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症状得分及鼻部组织具有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炎症特征的差异。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初次在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AR患者101例、NAR患者117例及健康对照组162例,检验血液、鼻灌洗、诱导痰中EOS计数,并应用鼻激发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炎症相关的指标评价和分析AR和NAR的炎性特征的差异。结果 AR组鼻灌洗EOS计数、血清EOS比例、诱导痰EOS比例均显著高于NAR组(P<0.0 5)和对照组(P<0.0 5);而NAR组鼻灌洗EOS计数、血清EOS比例、诱导痰EOS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 5)。AR组鼻激发阳性率为7 5.2%,高于NAR组(6 5.8%),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 1,P>0.0 5);而AR组、NAR组与对照组(32.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6.36、31.06,P<0.01)。AR组支气管激发阳性率为14.9%,高于NAR组(10.3%),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 6,P>0.0 5);而AR组、NA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9.08、11.60,P<0.01)。结论AR和NAR患者鼻、下气道和全身均存在EOS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但AR组高于NAR组。临床中在关注AR患者与NAR患者的上气道炎症状况的同时,应重视下气道及全身炎症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手术联合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对于改善局部晚期喉咽鳞状细胞癌总体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2例III~IV期喉咽鳞状细胞癌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均接受2程诱导化疗,根据后续治疗将患者分为手术组(62例,手术+同步放/化疗)和非手术组(60例,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疗效差异及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中手术组62例,死亡45例;非手术组60例,死亡38例。单因素分析示:分化程度、肿瘤临床分期III/IV期和是否颈淋巴结转移(P<0.05)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多因素分析示:分化程度(P=0.010)、肿瘤临床分期III/IV期(P=0.044)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重要因素。分层分析诱导化疗有效组,手术组患者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93.2%和86.0%,非手术组患者的3年和5年OS分别为74.3%和60.2%,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74,P=0.022) 。结论对于局部晚期喉咽鳞癌患者,诱导化疗+手术+同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虽然不能有效提高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但对诱导化疗有效者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可能从手术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收型痉挛性发音障碍(SD)患者的动态喉镜下表现、嗓音学特点以及病因,并与正常人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61例内收型SD患者的嗓音参数以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嗓音参数,对比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51例为女性患者;61例患者中35例(57.4%)患者的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的分值>7;有明显心理因素或心理创伤的患者7例(11.5%)。患者发音时存在一些颈部及全身肌肉过度紧张的表现,动态喉镜下所有患者均无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双侧声带紧张并过度内收、喉部震颤,部分患者可见声门上结构向中间挤压靠拢。嗓音测试时所有患者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紧张性发音,基频(F0)及响度瞬间起伏,语音颤抖、嗓音挤卡、失去韵律,42例(68.9%)患者出现嗓音中断:患者读一段话的嗓音平均中断次数(1.9±2.0)次显著高于正常人(0.0±0.0)次(P<0.01);所有患者读一段话的朗读时间均值(21.5±4.8)s较常对照组的朗读时间均值(16.2±3.7)s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振幅微扰(shimmer)均值及基频微扰(jitter)均值为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DSI)均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患者的最长发音时间(MPT)较正常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内收型SD患者大部分为女性,患者动态喉镜下会有一些特征性表现,患者的音质、音韵和流畅性较正常人有一定改变;患者的shimmer、jitter、DSI、MPT较正常人有显著差异。该疾病可能与胃酸反流有一定关系,少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9.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脊索胚胎残余组织的肿瘤,其中颅底脊索瘤约占1/3。颅底脊索瘤首选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程度与预后高度相关。因为大部分肿瘤位于颅底腹侧面的硬膜外,适用于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对脑组织的损伤很小。放疗是颅底脊索瘤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术后残留肿瘤放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脊索瘤化疗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传统化疗药物对于脊索瘤的疗效较差,有待发展新的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药物。随着综合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颅底脊索瘤的治疗效果将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儿童嗓音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导致儿童嗓音疾病的主要原因及病变,为儿童嗓音保健及嗓音疾病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喉科就诊的来自于15个社区、主诉为声音嘶哑的儿童1285名,应用间接喉镜进行检查,其中声门区不能完全暴露者235例,不能配合者351例,均在表麻下经鼻腔电子喉镜检查。对其发病特点、嗓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引起儿童声音嘶哑最常见的病因是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占66.61%,其中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过度用嗓是造成儿童嗓音疾病的主要原因。结论积极开展社区儿童用嗓保健,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