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体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实验室检测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检测与病猪接触的6名饲养员的体温、X光胸片、血常规、血细胞形态分析、红细胞脆性试验、网织红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外斐试验、Coombs试验、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尿含铁血黄素及附红细胞体。结果 6名饲养员的外周血均有不同程度的附红细胞体感染,红细胞感染率高的2名饲养员出现发热、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脆性增高、尿含铁血黄素阳性。所有饲养员肝肾功能、Coombs试验、外斐试验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未见异常。结论 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与红细胞感染率相关,加强附红细胞体的检测对诊断不明原因的贫血、发热等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联合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依诊断标准连续纳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7例,ACO患者67例和非ACO(NACO)患者70例。采用一氧化氮电量法测定患者FeNO,计数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2组患者的FeNO水平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2个指标对ACO的诊断效能。结果 ACO组有效完成FeNO检测67例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52例,而NACO组分别为70例和47例。ACO组FeNO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分别为36.50(21.25)ppb和4.25%(13.12%),明显高于NACO组的21.00(10.00)ppb和0.5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89,P0.05;Z=-5.979,P0.05)。ACO组患者FeNO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水平分布与NACO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FeNO、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诊断ACO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和0.847,最佳临界值为25.50ppb和2.30%。联合检测FeNO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以任一指标大于临界值为ACO诊断标准,诊断灵敏度为0.942,特异度为0.638。结论 FeNO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是用于ACO诊断的良好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胀2号方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肺胀2号方,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8-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OD、GSH显著高于治疗前(0.05),8-isoprostane显著低于治疗前(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肺胀2号方可以提高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清SOD和GSH的水平,降低血清8-isoprostane的水平,说明肺胀2号方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感染后咳嗽(PIC)患者的咳嗽敏感性(CRS),与咳嗽积分、性别、病程、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于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PIC患者(PIC组)49例及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3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辣椒素咳嗽激发试验测定PIC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CRS,同时记录PIC患者的咳嗽症状积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IC组咳嗽敏感性lgC5为2.10 (0.90),健康对照组为2.70 (0.60);PIC组与健康对照组lgC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IC组CRS阳性率为67.3% (33/49),lgC5与咳嗽症状积分呈负相关(r=-0.482,P<O.01);女性患者lgC5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1),分别为1.80 (0.60)和2.70 (0.90);lgC5和年龄、病程无相关.结论 PIC组患者的CRS增高,与健康对照组存在着交叉与重叠;PIC组患者的CRS与咳嗽症状积分呈正相关,女性CRS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地域和气候的差异可能导致慢性咳嗽病因分布的不同,本文探讨闽南地区慢性咳嗽病因分布情况,为闽南地区慢性咳嗽的病因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程序对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在两家教学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病因诊断。结果总共入选病例314例,其中男123例,女191例;年龄17—79(43.3±13.0)岁;咳嗽时间2~480(中位咳嗽时间12)个月。最终确定病因诊断者299(95.2%)例,病因未明者15例(4.8%),已经明确病因中单一病因咳嗽者272例(91.0%),二重病因26例(8.7%),三重病因1例(0.3%)。病因分布比例依次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29.8%)、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27.2%)、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11.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8.4%)、变应性咳嗽(AC,6.5%)、感染后咳嗽(PIC,4.9%)和其它病因(11.8%)。结论CVA、UACS、EB、GERC和AC是闽南地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而UACS常伴随着其它病因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6.
不同病因的慢性咳嗽患者诱导痰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慢性咳嗽患者的诱导痰细胞学分布特征.方法 对117例不同病因慢性咳嗽患者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包括咳嗽变异型哮喘(CVA)40例、非哮喘性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27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24例、变应性咳嗽(AC)17例、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GERC)9例,并与健康对照者18例、典型哮喘(CA)57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NAEB、CVA和CA患者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0.0800(0.0975)、0.1361(0.3077)、0.1450(0.2433)比0.0000(0.0000)](P<0.01),NAEB患者低于CVA患者和CA患者(P<0.05),而CVA患者与CA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CS患者和AC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比例高于CA患者[0.4400(0.4075)、0.4313(0.5620)比0.2500(0.2544)](P<0.05);CVA患者的诱导痰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健康对照者[0.0152(0.0225)比0.0353(0.0595)](P<0.05).结论 不同病因慢性咳嗽的诱导痰细胞学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提示存在不同的气道炎性反应类型而且程度各异,同一种病因慢性咳嗽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气道炎性反应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肺胀2号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体外细胞模型分泌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MMP-9/TIMP-1比值的影响.方法 将16HBE细胞悬液分为6组,以1×105/孔接入6孔细胞培养板于37℃、5%CO2培养箱中孵育,当细胞贴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的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炎性反应特征。方法使用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查123例慢性咳嗽患者的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性反应情况,其中咳嗽变异型哮喘(CVA)44例、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27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26例、变应性咳嗽(AC)17例和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GERC)9例。收集56例典型哮喘(CA)患者和25例健康者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慢性咳嗽患者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炎性反应的阳性率为0.487 8(60/123),其中,CVA组和EB组分别为0.750 0(33/44)和1.000 0(27/27),其他病因组均为0.000 0。CVA组与EB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CVA组与CA组[0.821 4(46/56)]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7),EB组与CA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CVA组、EB组分别与UACS组、AC组、GERC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炎性反应患者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比值,EB组低于CVA组(Z=-2.551,P=0.011)和CA组(Z=-3.190,P=0.001),CVA组与C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01,P=0.423)。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炎性反应是慢性咳嗽患者的一种主要的呼吸道炎性反应类型,主要见于CVA和EB患者。CVA和EB的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性反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替吉奥联合顺铂的CS方案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的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诊断为晚期胃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CS组和SOX组。CS组:替吉奥胶囊(用量依体表面积而定:体表面积1.25 m~2的患者,每次40 mg;体表面积≥1.25 m~2但1.50 m~2者,每次50 mg;体表面积≥1.5 m~2者,每次60 mg)一天2次,第1~14天早、晚饭后分别口服;顺铂注射液75mg/m~2分三天(第1~3天)静脉滴注。每21天重复1次,至少治疗2个周期。SOX组:替吉奥胶囊(用量依体表面积而定:体表面积1.25 m~2的患者,每次40 mg;体表面积≥1.25 m~2但1.50 m~2者,每次50 mg;体表面积≥1.5 m~2者,每次60 mg)一天2次,第1~14天早、晚饭后分别口服;奥沙利铂注射液13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避光缓慢静脉滴注2 h,第1天,每21天重复1次,至少治疗2个周期。全部病例均有可测量病灶进行客观疗效评价。结果 CS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11例,进展(PD)5例,有效率(RR)为20%,疾病控制率(DCR)为75%。SOX组:CR 0例,PR 9例,SD 13例,PD 3例,RR为36%,DCR为88%。两组RR和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血液毒性和色素沉着,SOX组患者周围神经炎发生率明显高于CS组,χ~2=8.82,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S方案和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接近,SOX方案组周围神经炎发生率高但患者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TK1)水平与乳腺癌TNM分期及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68例乳腺癌患者,于化疗前检测患者血清TK1水平并进行TNM分期,化疗第二个周期完成后四周评定疗效。结果:不同TNM分期的乳腺癌患者,其血清TK1水平也不相同(P〈0.01),两者呈正相关(r=0.64,P〈0.01);疗效评定显示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9例、稳定(SD)21例和进展(PD)7例,SD患者血清TK1水平高于化疗有效(CR+PR)的患者(P〈0.01),PD的患者高于SD患者(P=0.01)。结论:血清TK1水平与乳腺癌的TNM分期相关,并可作为患者化疗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