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D154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SLE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54水平,采用多层螺旋CT(multi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 y arter y calcium score,CACs)进行检测。比较两组CD154及CACs水平,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和SLE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D15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6.19%(15.98%~34.18%)和5.89%(1.34%~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400分的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D154水平显著高于CACs≤400分的SLE患者,分别为34.24%(25.98%~39.18%)和20.21%(16.98%~2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SLE患者CD154水平与CACs呈明显的正相关(r=0.504,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SLE患者CACs严重程度的因素有年龄、病程、糖尿病以及CD154。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D154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高水平的CD154与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相关。CD154可能参与SLE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实验性加压疼痛对疼痛相关字词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 32名健康大学生左上臂捆绑止血带,在加压疼痛(实验1)或无加压(实验2)条件下,对5类疼痛相关字词进行改良Stroop认知任务。记录受试者对字词的反应时、错误率以及疼痛强度与不适度。结果 26.6 kPa加压可诱发受试者出现中重度疼痛。无加压实验中,男性对正性字词的反应速度明显快于女性(P<0.001)。加压疼痛实验中,男性对情感性、感觉性疼痛字词和正性字词的反应速度显著快于女性(P<0.001)。表明疼痛影响了男性的认知速度。同时,加压疼痛使受试者反应错误率明显升高(P<0.05),其中社会威胁性字词错误率升高显著(P<0.05)。偏向指数也显示,疼痛条件下对社会威胁性字词的显著注意偏向(P<0.05)。结论 实验性中重度疼痛诱发受试者对社会性威胁字词出现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8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颅内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血,死亡率可达50%.文中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MS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临床手术证实的4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3D-MSCTA影像学表现.4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后运用容积再现(volume redering,VR)、多层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大信号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技术重建三维脑血管,并参照原始图像进行观察.结果 42例患者经3D-MSCTA检查后,40名患者诊断为颅内动脉瘤,共发现动脉瘤44个,2例未见明确颅内动脉瘤;经DSA检查,41名患者诊断为颅内动脉瘤,共发现动脉瘤46个,1例未见明确颅内动脉瘤;3D-MSCT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检出敏感性为95.7%.结论 3D-MSCTA作为无创、操作简便的颅内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95.7%),可作为一种安全、快捷的常规筛查方法,亦可为拟定治疗方案提供详细的资料.对于3D-MSCTA检查未发现颅内动脉瘤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进一步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4.
骶骨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骶骨肿瘤MRI表现的分析,探讨其对骶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骶骨肿瘤的MRI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摄X线平片检查;14例骶骨肿瘤中脊索瘤5例,骨巨细胞瘤3例,转移瘤2例,神经鞘瘤2例,软骨肉瘤1例,畸胎瘤1例,部分行CT检查。结果:各种骶骨肿瘤的MRI征象包括病变不同的范围及中心位置,MRI信号强度,骶骨的骨质破坏,骶孔扩大变形,软组织肿块,病灶内钙化及骨嵴形成,髓腔浸润。结论:MRI可作为骶骨肿瘤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对临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肾细胞癌MSCT灌注参数与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螺旋CT灌注扫描参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肾细胞癌患者与15例健康自愿者, 行肾区CT平扫后选择经肿瘤的最大层面或正常肾脏选肾门平面为靶平面再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经过灌注软件处理分析,分别获得肾癌组织及双侧肾皮质的血流量(BF)、相对血容比(rBV)、平均通过时间(TTP)、通透性(Pm) 及时间密度曲线(TDC图).24例肿瘤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肾肿瘤Ki-67的表达.将所获灌注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各级别肾细胞癌间及肾细胞癌与正常肾皮质BF、rBV、Pm均有显著性差异.各级别肾细胞癌间及肾细胞癌与正常肾皮质TTP无显著性意义;②各级别肾细胞癌间Ki-67表达均有显著性意义;③CT灌注参数中,BF、rBV、Pm与肾细胞癌Ki-67有明显相关关系;TTP与Ki-67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定量检测肾细胞癌血流灌注和血管通透性改变, 有助于推测肾细胞癌的术前分级,评价肿瘤细胞增殖状态,为术前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肺部HR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经临床证实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肺部的CT表现。结果本组66例患者无明显异常,其余207例均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病变149例,包括磨玻璃渗出影、实变、结节、索条,肺间质病变96例,包括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蜂窝样改变、肺气肿,胸膜病变118例,包括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肺部CT表现复杂多变,磨玻璃渗出影、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线、胸腔积液对其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靳晶  窦鑫  顾康康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108-2109
目的:探讨DWI(扩散加权MR成像)联合MRS(波谱MR成像)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检查的64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前列腺的ADC值对比,其癌区同非癌区呈显著差异(P<0.05)。患者前列腺癌区的MRS,其Cit峰呈降低表现,其(Cre+Cho)峰呈显著升高表现,其(Cre+Cho)与Cit比值的均值是(1.83 1.54);患者前列腺非癌区MRS,其cit峰呈增高表现,其(Cre+Cho)峰降低,其(Cre+Cho)与Cit比值的均值是(0.82 0.39),呈显著差异(P<0.05)。患者常规MRI具有的敏感性是71.9%,其MRI与MRS结合的敏感性是87.5%,其联合应用DWI与MRS以及MRI的敏感性是93.7%。结论:DWI(扩散加权MR成像)联合MRS(波谱MR成像)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同单独应用相较,可以显著提高检出敏感性,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T2?mapping监测腮腺放射损伤的动态变化.方法 纳入34例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前2周)、中(放疗开始后5周)、后(放疗结束后4周)进行双侧腮腺T1 WI、T2 WI及T2?mapping.记录各时间点腮腺MR参数、平均照射剂量及患者口干等级.另纳入9例健康志愿者,间隔4周进行2次腮腺T2?mapping扫描,以分析T2? 值的可重复性.结果 放疗前至放疗中、后,腮腺体积[萎缩率分别为(25.34±11.33)%和(25.74±9.93)%]及T2? 值显著缩小[变化率分别为(-5.63±8.86)%和(-4.81±10.67)%)(P均<0.01).放疗前至放疗后,腮腺标准化T1信号强度显著降低[变化率为(-7.43±10.61)%,P=0.007],且其变化率与平均照射剂量呈显著负相关(r=-0.646,P<0.001).放疗过程中,腮腺体积和T2? 值与患者口干等级具有相对应的变化趋势.腮腺MR参数具有极好的可重复性(组内相关系数为0.843~0.993).结论 常规MRI及T2?mapping能够无创地评估鼻咽癌患者腮腺放射损伤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