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调查宫颈癌患者对科普信息的需求度,评估中文网络宫颈癌科普信息质量及其阅读难度。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宫颈癌患者对医学科普信息的需求度。采用Discern评分系统,对百度和搜狗检索出来的宫颈癌科普文章进行评分。建立中文阅读难度分析模型,分析文章阅读难易程度。结果 53.6%的受调查人群至少每周搜索网络科普信息,其主要目标阅读内容是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症状、治疗的选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预后;96.4%受调查者认为网络科普信息可靠。纳入样本库的104条检索结果中,13条(12.5%)符合纳入标准,91条(87.5%)未入选,包括重复内容32条(30.8%),非文字网页6条(5.8%),字数较少(小于300)18条(17.3%),广告7条(6.7%),新闻3条(2.9%),论坛贴吧22条(21.2%),学术论文3条(2.9%)。根据Discern评分系统,两位专业医师对13篇纳入文章的出版物可靠性(r=0.728,P<0.001)、治疗相关信息质量(r=0.431,P<0.001)和综合评分(r=0.559,P<0.001)评估一致,且总体评分的平均分为3分。可靠性评估中平均分小于3分的对应问题是:出版物的内容来源、信息如何产生、赞助方和引用细节以及尚未明确部分。治疗信息评估中,各项评分的平均分均小于3分。阅读难度分析结果显示,13篇文章中,研究生论文水平(5级)4篇,本科论文水平(4级)4篇,高中教材水平(3级)0篇,高于义务教育水平(≥3级)共计8篇(61.5%);义务教育水平(≤2级)仅5篇(38.5%)。结论 绝大多数受调查的宫颈癌患者会通过网络搜索临床诊疗信息并相信其可靠性。中文搜索引擎对高质量医学科普文章的检出率较低。现有的高质量医学科普文章较少,阅读难度较大,需要专科医师撰写更多易读的高质量文章进行科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放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COVID-19疫情期间 101例肿瘤放疗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放疗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5.8%和27.7%,其中12.9%的患者同时患有焦虑和抑郁。焦虑总分平均值为49.4分(25~76分),抑郁总分平均值为46.4分(25~83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年龄是影响焦虑的因素,居住在城市者更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状态。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放疗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心理,疫情因素会使上述情况加重,应关注上述患者心理健康,积极疏导,减轻疫情因素对患者产生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3.
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发现一组可干扰病毒复制、抑制其增殖的糖蛋白,将其命名为干扰素[1].研究发现干扰素除抗病毒作用外还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自1986年第1个南基因工程生产的干扰素-α-2a上市以来,不同类型的干扰素制剂已广泛用于血液系统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和病毒感染等多种疾病,而干扰素所致的不良反应也得到更多关注.除常见的流感样症状、血细胞减少、脱发、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外,亦有少数严重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见诸报道,如肝功能衰竭、严重骨髓抑制等.近年来各种继发于干扰素治疗的结缔组织病(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CTDs)相继报道,本文即对干扰素诱发CTDs的种类、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并为诊治此类疾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外照射在复发及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收治的复发及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64例,转移性甲状腺癌29例,复发性甲状腺癌35例。外照射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技术。评价全组患者生存、疗效及毒副反应。疗效评估参照VRS主诉疼痛分级法和RE-CIST1.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2年和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7.2%(95%CI=0.556~0.787)和51.6%(95%CI=0.394~0.638)。病理类型是影响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HR=0.32,95%CI=0.163~0.629,P=0.001)。40例可测量病灶外照射1个月后和2年的DCR分别为92.5%和60.94%。全组患者均未出现RTOG-3级及以上毒副反应。结论:对于复发及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外照射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控制局部病灶。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205例宫颈癌患者。采用宫颈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FACT-CxV4. 0)中文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同时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状况和职业等;治疗资料包括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因素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纳入研究的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109(93,123)分,其中生理状况为18(15,21)分;社会/家庭状况为20(17,23)分;情感状况为18(16,20)分;功能状况为16(11,21)分;附加关注为37(32,42)分。年龄(P0. 05)、放疗是否结束(P0. 01)、家庭状况(P0. 01)和婚姻状况(P0. 01)是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积极处理放疗相关并发症,加强患者教育及康复指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外照射在复发/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复发/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共64例。均经手术病例确诊为甲状腺癌,其中女性45例,男性19例,中位年龄61岁,病理类型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34例,滤泡型乳头状癌4例,滤泡状癌13例,髓样癌7例,未分化癌6例。外照射均采用6MV-X线,三维适形(3DCRT)或调强(IMRT)放疗技术,根据不同的部位分割方案如下:1)复发性甲状腺癌:50.4~60 Gy/25~28次,1.8~2 Gy/次,调强放疗。2)转移性甲状腺癌:骨转移灶:24~50 Gy/6~25次, 2~4 Gy/次;脑、肺、肝转移灶:48~64 Gy/7~8次,6~8 Gy/次。疗效评估方法:1)对于有可测量病灶的40例复发及转移性病灶,按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分析评估治疗后1月的疗效。2)应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估甲状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近期止痛效果。结果 1)40例可测量病灶的复发及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应用外照射放射治疗后,疾病控制率(DCR)为90.62%。2)24例骨转移患者,疗前NRS疼痛评分为(7.65±0.67)分,治疗结束后1个月为(4.36±1.09)分,有效率为75%(18/24)。治疗结束后3个月为(2.15±1.28)分,有效率为91.67%(22/24),P0.05。外照射放射治疗的止疼效果有延迟。3)外照射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体内甲状腺球蛋白(Tg)的中位下降率为56%(0%~99%),提示治疗有效。全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事件报告(CTC)-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复发及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外照射治疗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控制局部病灶的作用,且无严重毒副作用,可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宫颈腺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疗效,分析同步放化疗后仍有残留病灶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6年间收治的109例局部进展期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照射临床靶体积处方剂量50.4Gy分28次,内照射A点剂量30~36Gy分5~7次。同步顺铂或紫杉醇周疗。放化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对部分缓解(PR)者进行挽救性治疗(手术和/或紫杉醇联合卡铂或顺铂化疗和/或放疗)。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1%、58.5%。放化疗后72例(66.1%)患者达完全缓解,31例(28.4%)患者达PR。PR患者挽救性治疗后3年总生存、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3%、41%。放化疗后仅4例(3.7%)和2例(1.8%)患者出现>3级泌尿系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同步放化疗后仍有临床残余病灶的宫颈腺癌患者应积极采取挽救性治疗,以期更多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调查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205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对患者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状况、职业等)和治疗资料(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因素对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宫颈癌放疗患者普遍存在性生活障碍,总分5.5(3.6,16.3)分,各子量表得分分别为性欲望1.20(0,1.80)分、性唤醒0.90(0,1.80)分、阴道润滑0.30(0,3.30)分、性高潮0(0,2.80)分、满意度2.40(1.60,3.60)分、性交痛0(0,2.80)分。年龄(P=0.010)、放疗结束时间(P=0.008)、婚姻状况(P=0.020)、家庭状况(P=0.010)及职业(P=0.024)是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 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应选择性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心理、放疗后性生活等方面的指导,改善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同步放化疗后达到cCR)及术后pCR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核磁及直肠超声在预测pCR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42例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获得临床完全缓解及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进行核磁、超声及病理比较。结果 同步放化疗后12例患者达到cCR,7例患者达pCR。MRI评估的cCR与EUS一致率为3/12(25%),与pCR一致率为4/12(33%),MRI联合EUS与pCR一致率为5/12(42%)。结论 直肠超声联合MRI不能完全预测pCR,对于watch-and-wait的患者临床评估还需要更精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