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四肢复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recurrent aneurysmal bone cyst,RABC)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分析不同术式的疗效及预后,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29例四肢RABC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复发平均年龄为17.4(4~42)岁;胫骨近端12例,股骨远端11例,肱骨近端3例,股骨近端3例。复发时间为术后2~36个月,其中多数患者于术后2年内复发(22/29)。再行手术方式与例数:再次病灶刮除术24例(植骨充填18例,骨水泥6例),瘤段切除重建术5例(肿瘤假体重建4例;自体骨重建1例)。采用MTSS评分评估患肢术后功能,根据Mankin标准评定综合临床疗效。  结果  随访时间24~90个月,平均时间64个月。1例再次复发,总再复发率为3.4%。术后MTSS评分再次病灶内刮除术组为26~30分(平均29.1),瘤段切除术组为21~27分(平均23.0);综合临床疗效再次刮除术组优良率为95.8%,切除术组为60%。  结论  ABC术后定期随访对于早期诊断病灶复发至关重要;再次刮除术术后复发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是四肢复发性ABC的首选治疗;对于关节面破坏严重、反复复发的患者,可选择瘤段切除+肿瘤假体重建治疗,但存在一定的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41岁,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左侧颈部肿物近1年,伴有疼痛,自觉左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于2018年7月30日就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T检查提示鼻咽癌,行活检提示未分化型非角化型癌。予以7野调强放疗(PGTVnx:72 Gy,PGTL-L、R:70 Gy,PTV2:55 Gy,共33次)以及单药顺铂方案(DDP 40 mg/d1,DDP 30 mg/d2~4)同步化疗。患者诉有髂腰部疼痛,胸腰椎MRI检查:T12椎体转移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3.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如感染、恶性肿瘤等)触发并由caspase家族蛋白介导的炎症性细胞死亡,其特点是胞膜快速破裂及胞内促炎物质的释放。细胞焦亡的三种路径分别为依赖于caspase-1的经典路径、依赖于caspase-4/5/11非经典路径以及依赖于caspase-3的特殊路径。此外,GSDMD和GSDME也在焦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细胞焦亡与多种恶性肿瘤关系密切,表现为既可抑制也可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文章就细胞焦亡的路径、细胞焦亡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5.
正患者,女,44岁,因发热3 d于2017年11月26日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2个月前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在我院行非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查体:反复发热,最高体温39. 5℃。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左侧L2~S1水平棘突压痛,腰椎活动受限。左、右侧髂腰肌肌力Ⅲ级,左、右侧股四头肌肌力Ⅲ级,左、右侧胫前肌肌力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