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生素 D 水平及骨密度检测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早期RA 组患者58例、晚期 RA 组患者34例及正常对照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并行方差分析,分析25(OH)D 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 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 CCP 抗体)及抗角蛋白抗体(抗 AKA 抗体)相关性,并利用骨密度仪对3组行骨密度检测。结果25(OH)D 浓度在早期 RA 组[(30.24±13.72)ng/mL]及晚期 RA 组[(27.78±8.55)ng/mL]较正常对照组[(36.71±10.65)ng/mL]明显减少(P <0.05),早期 RA 组与晚期 RA 组间25(OH)D 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5(OH)D 水平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及 DAS28评分、RF、ESR、CRP、Hb、Plt、抗 CCP 抗体及抗 AKA 抗体无相关性。骨密度检测发现,早期 RA 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比例6.9%,正常对照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占5.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 患者血清25(OH)D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但早期 RA 与晚期 RA 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密度检测对早期 RA 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
丙戊酸钠对Kasumi-1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VPA)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Kasumi-1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Kasumi-1细胞1×105/ml(观察组)分别经1、2、3 mmol/L VPA处理3 d;对照组不加药.RT-PCR法检测VPA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3 mmol/L作用0、1、2、3d)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E1、p21WAF1/CIP1、p27KIP1 mRNA及p21WAF1/CIP1蛋白变化.结果 观察组cyclinE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21WAF1/CIP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均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27KIP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VPA可通过对Kasumi-1细胞周期蛋白及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的影响调节细胞周期,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本研究可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DNA甲基化抑制剂诱导Kasumi-1细胞分化和凋亡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CdR)体外诱导Kasumi-1细胞分化和凋亡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5—Aza—CdR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髓系分化抗原的表达,DNA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凋亡。结果:5—Aza—CdR明显抑制Kasumi-1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0.65μmol/L。5—Aza—CdR可诱导Kasumi-1细胞髓系分化抗原CDllb和CDl3表达增加。5—Aza—CdR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用5—Aza—CdR处理后的细胞出现单核细胞样分化和凋亡细胞形态改变。结论:5--氮—2′—脱氧胞苷抑制Kasumi-1细胞生长,并能诱导细胞部分分化与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普鲁卡因和654-2对柔红霉素静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青紫兰种家兔36只,随机分为注射柔红霉素组,注射654-2加柔红霉素组,注射普鲁卡因加柔红霉素组,右耳缘静脉给药,注射后第7天处死,自静脉穿刺处1 cm开始,取长3 cm、宽1 cm耳廓组织标本,光学显微镜观察静脉内膜损伤情况。结果A组静脉内膜损伤积分高于B组C组、C组损伤积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普鲁卡因对柔红霉素致静脉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靶向治疗Bcr-Abl+白血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I571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合成的Abl激酶ATP结合位点竞争性抑制剂。体外试验证实:STI571高度选择性抑制Bcr-Abl、c-kit和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或底物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而使其灭活;选择性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生长;诱导Bcr-Abl阳性细胞凋亡和分化;与IFN、DNR、Ara-C和HU有协同作用。对BCR-ABL基因转化小鼠有特异性的治疗作用。Ⅰ、Ⅱ期临床试验STI571治疗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效果显著,对CML急变和Ph~+急性白血病也有一定的疗效。白血病细胞对STI571体外耐药与靶基因扩增导致Bcr-Abl蛋白的过度表达有关,与P糖蛋白(Pgp)的过度表达也有关。体内耐药的机制与酸性糖蛋白(AGP)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消除急性髓系白血病标志基因AML1/ETO的活性,确定核受体辅助抑制因子(nuclear receptor co-repressor,N-CoR)与ETO基因相互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用PCR扩增不同区段的N-CoR(N-CoRY),克隆入酵母表达质粒pGADGL中,构建获得pGADGL/N-CoRY。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及X-gal染以确定pGADGL/N-CoRY10个区段的N-CoR是否与ETO结合。结果 N-CoR的988-1126氨基酸残基与1551-1801氨基酸残基共存时,才能与ETO发生结合作用,是ETO相互作用的结构域。结论 N-CoR两个结构域能与ETO的两个锌指结构作用,保持两种蛋白之间的稳定结合。  相似文献   
7.
白血病患者除经受身体上的痛苦之外,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家属作为病人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者,其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及其病情和转归.支持型的家庭环境可以增强白血病患者抗病能力,减轻应激反应.为此,对我院60名白血病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白血病患者家属的情绪变化,并给予综合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现将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家属焦虑与抑郁的影响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是一种兼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特征的疾病。该病多发生于4岁以下儿童,以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肝脾肿大、皮肤浸润、HbF增高和Ph染色体阴性为特征;约10%~25%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Ⅰ型有关,多见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为单体7,细胞培养表现为粒单系祖细胞(CFU-GM)自发性生长,此乃重要的诊断条件,特别要除外病毒感染性疾病;JMML的生存异质性很大,除非高危病人,一般不选择强化疗或骨髓移植,而给予6-巯基嘌呤(6-MP)、6-硫鸟嘌呤(6-TG)、维甲酸或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而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对于频繁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PICC无疑是较为安全的选择,可避免多次静脉穿刺造成并发症[1],降低渗漏,使药物顺利进入患者体内.行PICC的患者均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但长期以来,人们将知情同意看作是一纸由患者或家属签字的知情同意书,普遍仅仅重视了签字,对其过程却未予重视.使知情同意未起到保障、尊重患者权益的作用,成为医疗过程中的习惯行为或技术操作中的一个步骤,甚至成了一种形式[ 2].基于护士在工作中的法律责任,我院在PICC过程中,采用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进行相应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VPA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K562细胞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VPA能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P<0.01),VPA处理K562细胞72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34±0.14)mmol/L;3mmol/L VPA处理K562细胞72h后,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VPA可通过上调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