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发肝脏癌肉瘤是1种同时包含上皮癌成分和肉瘤成分的肝脏恶性肿瘤。我院外科收治1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胃腺癌;(2)术前影像学检查无远处转移或腹膜种植转移;(3)行新辅助治疗后接受胃癌根治术加D2淋巴结清扫术;(4)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根据以上标准,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49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8例,女性132例,年龄(55.0±10.6)岁。新辅助治疗方案包括SOX(替吉奥+奥沙利铂)151例,XELOX(希罗达+奥沙利铂)105例,FLOT(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66例以及DOS(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68例;术前行同步放化疗患者100例,采用SOX方案2-4周期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替吉奥)。术后并发症指术后出现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出血、吻合口漏、术后梗阻、术后狭窄、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根据Clavien-Dindo法评定术后并发症分级。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8%(87/490,总计101例次),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者(Clavien-Dindo Ⅲ-Ⅴ级)29例,非严重并发症者(Clavien-Dindo Ⅰ-Ⅱ级)58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HR=3.077,95% CI:1.827-5.184,P<0.001)和胃切除范围(HR=1.735,95% CI:1.069-2.814,P=0.026)是新辅助治疗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全组患者随访时间0.7-131.8(中位数21.5)个月,5年生存率为47.4%。并发症组(87例)与无并发症组(403例)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3.2%和50.9%(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906,95% CI:1.248-2.913,P=0.003)、ypTNMⅡ-Ⅲ期(Ⅱ期:HR=5.853,95% CI:1.778-19.260,P=0.004;Ⅲ期:HR=10.800,95% CI:3.411-34.189,P<0.001)、手术时间>3.5 h(HR=1.492,95% CI:1.095-2.033,P=0.011)、全胃切除(HR=1.657,95% CI:1.216-2.257,P=0.001)以及术后并发症(HR=1.614,95% CI:1.125-2.315,P=0.009)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行辅助治疗(HR=0.578,95% CI:0.421-0.794,P=0.001)是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新辅助治疗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和手术切除范围密切相关,重视减少并发症的损害及加强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新辅助治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影响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因素3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总结319例胰腺癌病人的临赓堑征,尤基梦首发症状和首沃就诊症状。[结果]首发症状以腹痛、上腹不适、厌食、黄疸多见,出现病,例多分别为.157型、76例、67例、46例。首次就诊时,多数病人症状增多、加重,尤其是出现厌食、黄疸、腰背疼痛、乏力、消瘦等症状的病例明显增加。73例病人首次就诊没有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102例病人有误诊史。[结论]对于出婴腹痛、上腹不适、厌食、黄疸等症状的病例,要考虑到胰腺癌的可能,及时进行有效的辅助检查,是发现早期胰腺癌、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56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率为73.2%(41/56),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6.8%(15/56)、51.8%(29/56)、64.3%(36/56)和69.6%(39/56).局部复发13例,肝转移15例,多脏器转移10例.病程、腰背痛症状、术前CA19-9水平、肿瘤大小、T分期、AJCC分期与胰腺导管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P<0.05).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2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CA19-9水平和肿瘤大小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2.08,95%C/为1.28~4.03).结论 胰腺导管腺癌多在术后2年内发生复发转移,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病程、腰背痛、CA19-9、肿瘤大小、AJCC分期和T分期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肿瘤大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owen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年9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13例Bowe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发12例,多发1例;11例患者为包块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偶然诊断为Bowen病;7例行扩大切除术,3例行扩大切除术+植皮术,1例行扩大切除术+放疗,2例行单纯放疗;8例患者再次手术后发现病变残存。结论Bowen病的手术中,切缘需距病灶5mm,并切除病变基底下方的皮下脂肪组织。对于不宜手术的病例可采用放疗和5-Fu软膏涂布等其它措施。  相似文献   
6.
腹膜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形式, 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部分患者在手术时往往存在腹腔微小转移灶, 这会导致胃癌患者术后的复发转移, 因此要积极开展胃癌腹膜转移的防治。分子残留病灶是指经过治疗后, 传统影像学或其他实验室方法不能发现, 但可通过液体活检发现的肿瘤来源分子异常, 代表肿瘤持续存在和临床进展的可能。近年来, 基于循环肿瘤DNA检测分子残留病灶逐渐成为了腹膜转移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建立了胃癌分子残留病灶分子诊断的新方法, 并对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腺黏液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腹部外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22例胰腺黏液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3例,黏液非囊性癌11例,黏液性囊性肿瘤8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2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2例失访.黏液性囊性肿瘤术后1例因复发转移死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例出现复发转移死亡;黏液非囊性癌失访2例,其余均于5~22个月内死亡,平均生存期lO个月.结论 胰腺黏液性肿瘤是一种恶性或潜在恶性病变.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和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疗效满意,胰腺黏液非囊性癌预后差,生物学特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直肠癌前切除术过程中,直肠内脱落的癌细胞是否是引起吻合口种植复发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但是术中直肠冲洗作为减少肿瘤复发的措施已在临床工作中应用^[1]。本文研究直肠癌细胞脱落的阳性率,并探索建立术中直肠冲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肝脏血管周上皮细胞瘤诊断与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腹部外科收治的14例肝脏血管周上皮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14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6.3岁,均无肝炎病史,术前AFP均正常,肿瘤均为单发,直径5~17cm.14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11例行肝肿瘤不规则切除术,3例行左半肝切除术.14例标本均无完整包膜,质软,边界清,免疫组化HMB45 (14/14)表达阳性.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除2例失访外,无肿瘤复发.结论 肝脏血管周上皮细胞瘤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术前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肿瘤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外科治疗的191例原发性恶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应用SPSS 13.0对随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91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122例、63.9%),腹痛(77例、40.3%),腹胀(48例、25.1%)等.术后病理脂肪肉瘤75例(39.3%).肿瘤完整切除142例,姑息性切除35例,剖腹探查肿瘤活检术14例.完整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和剖腹探查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6、33、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手术切除是腹膜后恶件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积极的外科治疗、争取完整切除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于复发患者,应争取再次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