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胰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242、癌胚抗原(CEA)的表达,试图寻找将影像学认为可切除而实际无法切除的患者筛选出来的敏感指标。方法 采用免疫分析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23例可切除和45例未能切除共68例胰腺癌患者的血清CA19-9、CA242、CEA3种胰腺肿瘤标记物的表达,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3种肿瘤标记物中CA19-9、CA242浓度不可切除组明显高于可切除组(P=0.01。P=0.02),而CEA2组间无差异(P=0.08)。结论 血清CA19-9、CA242的明显升高可作为判断胰腺癌无法切除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在韩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40%左右[1],而日本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接近50%[2]。虽然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随着普查的开展和人们对胃癌认识的深入,其也呈逐步增加趋势。相对于进展期胃癌而言,早期胃癌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3]。同时人们开始转变对早期胃癌的治疗理念,既要求达到根治,更关注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早期胃癌的治疗方式也更趋于个体化。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由于创伤小,能够更好地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及应用,然而早期胃癌内镜诊疗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及争论,对此,本文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胰腺癌的常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但9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且胰腺癌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相对于以上传统的治疗方式,基因治疗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中很多研究已进入Ⅰ/Ⅱ临床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4.
在直肠癌切除术过程中 ,从骶前游离直肠后壁时 ,损伤骶前静脉丛或粗口径的骶椎椎体静脉 ,可引起严重的骶前出血。如处理不当 ,极易造成患者出血性休克直至死亡。我院自 1995年 1月至今 ,共有 5例发生骶前静脉丛破裂出血 ,均经应用医用胶进行局部粘合止血 ,达到满意止血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自 1995年 1月至今共收治直肠癌 198例 ,其中 171例行根治或姑息性癌肿切除 ,5例发生骶前静脉丛破裂出血 ,3例为经腹会阴联合切除 ,2例为经腹前切除。女性 3例 ,男性 2例。年龄最小 37岁 ,最大 72岁。术中采用医用胶局部粘合止血 ,均于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脾脏错构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例脾脏错构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检索同期国内文献报道的17例脾脏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20例脾脏错构瘤患者以左上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13例,无任何症状7例.2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脾脏错构瘤的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手段,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87例胃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时所采用的设备类型将患者分为3D腹腔镜手术组(n=38)和2D腹腔镜手术组(n=49),所有患者均由单一治疗组收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理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清扫淋巴结个数及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腹腔镜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2D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2D腹腔镜手术组短(P>0.05);两组患者中均无中转开腹病例;8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随访期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无肿瘤复发,无患者死亡.结论 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可为术者提供清晰的三维立体视觉,操作精细,值得临床推广,但仍需要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Backgrou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 was relatively longer than other gastrointestinal operations, The aim of curr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fter PD. Methods. Patients who were performed PD in 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CHCAMS) between December 2008 and November 2012 were selected for the retrospective study.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Normal discharge or recovery was defined as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no more than 10 days, otherwise it was defined as delayed discharge or recovery (including hospital death). Results. Finally, 152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present study.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19.7±7.7 (7-57 d). 67 of 152 patients were normal discharge, and 85 of 152 patients were delayed discharge. The overall morbidity of complications was 62.5% (95/152), 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3.29% (5/152). Multiple factors analysis showed that complication morbidity (adjusted OR=10.40, 95%CI=3.58-30.22), age (adjusted OR=4.09, 95%CI=1.16-14.39), BMI (body mass index) (adjusted OR=4.40, 95%CI=1.19-16.23), surgical procedure (adjusted OR=26.14, 95%CI=4.94-153.19), blood transfusion (adjusted OR=7.68, 95%CI=2.09-28.27) and fluid input (adjusted OR=3.47, 95%CI=1.24-11.57)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discharge. Conclusion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fects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discharge. Furthermore, age, BMI, transfused red blood, surgical procedure and input might prolong LO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Studies with more patients were needed in future.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脾脏错构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例脾脏错构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检索同期国内文献报道的17例脾脏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20例脾脏错构瘤患者以左上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13例,无任何症状7例.2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脾脏错构瘤的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手段,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的有效控制有赖于早期发现 ,临床上常用的各种检查方法如 X线摄影、B型超声、热图诊断、计算机体层扫描、核磁共振、透照检查、脱落细胞学诊断等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均起了重大作用。除此以外 ,近几年有关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各项新技术发展迅速 ,层出不穷。本文就国内外有关乳腺癌早期诊断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X线三维立体定位细针穿刺切除活检自 6 0年代中期 Gros[1 ] 首创钼靶软组织 X射线机及Wolf[2 ] 将干板摄影成功地用于乳腺疾病诊断以来 ,乳腺 X线摄影诊断的研究发展很快 ,已成为发现早期癌的主要手段。将 X线的…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间质瘤11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回顾性分析治疗的 1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肿物 (5 /11)、右上腹隐痛不适 (4 /11)和乏力、体重下降 (2 /11)。病理类型 :良性 1例 ,潜在恶性 3例 ,恶性 7例。 6例 (5 4.5 % )发生于降部 ,其中恶性占 5 0 .0 % (3 /6)。 1例良性患者行局部切除 ;3例潜在恶性患者 2例行局部切除及肠修补术 ,1例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及横结肠部分切除。 7例恶性患者 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例行局部切除 ,1例行十二指肠部分切除及胰腺局部切除 ,2例行活检术。 1例良性 ,3例潜在恶性患者随访 3~ 7年 ,均无复发转移。恶性患者 7例中 2例肝转移者分别存活 2个月和 6个月 ,1例术后 4年死于肝转移 ,3例生存 5年以上。恶性者 5年生存率为 5 0 .0 % (3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