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暗示教学法的研究及其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暗示教学法(也称强化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是6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戈里·洛扎诺夫创立的,被认为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高效的教学方法。经各方面专家验证,暗示教学法能使学生学的快、记得牢,培养了创造性,增进了身心健康。据介绍,苏联、匈牙利、美国、加拿大、奥地利、英国、法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进行了暗示教学法实验,都不同程度的证实该法优于常规教学。1基础理论暗示教学法的理论认为,参与学习过程的不仅有大脑,还有身体;不仅有大脑的左半球,还有大脑的右半球;不仅有有意识(也称显意识)活动,还有无意识(也称潜意…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后痤疮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病因为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皮脂外流不畅,主要皮损为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好发于青年[1]。近年来,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在青春期后甚至成年才发生痤疮,另有一些病人从青春期发病一直持续到成年,长达十余年之久,形成迟发性或持久性痤疮。现就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一般情况1.1男女比例国内相关报道较少,国外一些流行病学资料提示成年人痤疮以女性为主,且多为持续性。Plunket等[2]人调查发现澳大利亚成年女性(13.6%)较男性(11.8%)更易患痤疮。1.2年龄分布据李利…  相似文献   
3.
2例Maze术后心律变化的分析及护理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张晓杰,杨桂英我科对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兼关闭不全、房颤的患者施行二尖瓣置换及Maze手术,术后心律均纠正为窦性心律。但在术后不同时间内再度出现房颤,经及时治疗和护理恢复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初步掌握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动物莱姆病分布情况。方法:于1995年7月用鼠笼捕获野鼠30只,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调查鼠血清抗莱姆病螺旋体抗体。用BSK培养基从鼠脏器分离病原。结果:阳性共8只,阳性率26.67%;其中优势种属野鼠阳性率达31.36%;从棕背和花鼠各分离出1株莱姆病螺旋体。新分离株的单克隆抗体反应与国内分离株SR1相同,与美国B(31)有区别,对H(6831)呈阴性反应。结论:鼠型啮齿动物可能是莱姆病螺旋体的动物宿主,属野鼠则是重要动物宿主。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龄段人群乳糖酶缺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糖是奶类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食入的乳糖必须经小肠的乳糖酶水解才能被吸收.人类在先天此酶并不缺乏,断乳后此酶活性降低.随着年龄增长,许多原因可造成此酶缺乏,导致食入含乳糖的奶制品不能被消化吸收.未消化的乳糖到达末段回肠和结肠时,一部分被肠内细菌发酵为乳酸、丙酸、丁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有机酸可使渗透作用加强,促进腹泻发生.  相似文献   
6.
大鼠臂丛神经根吻合后脊髓病理改变和轴突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臂丛神经根椎孔外断裂后神经根直接吻合的可行性.方法 取4~6月龄SD大鼠48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 g.手术分离左侧C5~7神经根至臂丛神经干部,于椎孔外根干交界部位切断C5~7神经根,切断后即刻吻合(实验侧);右侧不作处理(对照侧).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术后3周,3、6个月取材,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BDA神经示踪技术,观察肱二头肌湿重变化,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和神经元内尼氏体数目及形态的改变,周围神经纤维再生数目、距离,轴索和髓鞘发育情况.结果 大鼠术后存活良好.实验侧术后呈跛行步态,出现展爪反射;3个月后展爪反射消失;对照侧正常.大体观察,实验侧术后6个月内神经粘连加重,吻合口两侧神经干干瘪,无光泽;对照侧正常.术后3周和3个月实验侧及对照侧肱二头肌湿重分别为(0.28±012)、(1.37±0.33)g和(0.58±0.10)、(1.36±0.3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分别为(1.39±0.31)、(1.37±0.38)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脊髓和上干改良Marsland与LFB双重染色后观察脊髓内神经元数目减少,胞体由肿大到皱缩,细胞核和尼氏体减少;上干内染色完整的神经纤维逐渐增多,神经轴索较细,髓鞘淡染.术后3周、3个月、6个月实验侧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数目分别为对照侧的84.5%±3.2%、74.4%±4.5%、73.7%±3.8%.实验侧肱二头肌HE染色观察术后3个月内变性明显,之后逐渐恢复;对照侧无明显变性.术后6个月神经纤维BDA染色观察:神经越靠近近端,髓鞘着色越明显,轴突越粗大:越靠近远端时情况相反,并可见到轴突中断.肌皮神经入肌点处偶见阳性标记的神经髓鞘和轴突.结论 臂丛神经根椎孔外断裂即刻吻合后,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坏死比率为20%~30%,残存神经元多为受损神经元,再生神经纤维表现为动力不足和发育不全,对终末器官功能恢复无意义.肱二头肌恢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晓杰 《解剖科学进展》2003,9(2):139-140,143
目的 探讨选择性破坏胰腺A细胞的模型大鼠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方法 选用硝酸钴和利血平选择性破坏大鼠胰腺A细胞后电镜观察大脑皮层神经毡胆碱能神经元突触的变化。结果 硝酸钴组模型大鼠脑突触内含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清亮小泡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 ,利血平组清亮小泡比对照组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这种内源性乙酰胆碱的变化可能与胰腺A细胞损伤有关 ,提示胆碱能神经除受其上级中枢调节外 ,还受某些内分泌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胃腺癌;(2)术前影像学检查无远处转移或腹膜种植转移;(3)行新辅助治疗后接受胃癌根治术加D2淋巴结清扫术;(4)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根据以上标准,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49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8例,女性132例,年龄(55.0±10.6)岁。新辅助治疗方案包括SOX(替吉奥+奥沙利铂)151例,XELOX(希罗达+奥沙利铂)105例,FLOT(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66例以及DOS(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68例;术前行同步放化疗患者100例,采用SOX方案2-4周期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替吉奥)。术后并发症指术后出现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出血、吻合口漏、术后梗阻、术后狭窄、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根据Clavien-Dindo法评定术后并发症分级。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8%(87/490,总计101例次),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者(Clavien-Dindo Ⅲ-Ⅴ级)29例,非严重并发症者(Clavien-Dindo Ⅰ-Ⅱ级)58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HR=3.077,95% CI:1.827-5.184,P<0.001)和胃切除范围(HR=1.735,95% CI:1.069-2.814,P=0.026)是新辅助治疗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全组患者随访时间0.7-131.8(中位数21.5)个月,5年生存率为47.4%。并发症组(87例)与无并发症组(403例)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3.2%和50.9%(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906,95% CI:1.248-2.913,P=0.003)、ypTNMⅡ-Ⅲ期(Ⅱ期:HR=5.853,95% CI:1.778-19.260,P=0.004;Ⅲ期:HR=10.800,95% CI:3.411-34.189,P<0.001)、手术时间>3.5 h(HR=1.492,95% CI:1.095-2.033,P=0.011)、全胃切除(HR=1.657,95% CI:1.216-2.257,P=0.001)以及术后并发症(HR=1.614,95% CI:1.125-2.315,P=0.009)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行辅助治疗(HR=0.578,95% CI:0.421-0.794,P=0.001)是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新辅助治疗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和手术切除范围密切相关,重视减少并发症的损害及加强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新辅助治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患者盆腔器官脱垂(POP)-Q评分评估的POP分度与肛提肌裂孔面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在长春市妇产医院就诊的女性患者999名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POP-Q评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度评估,并行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对肛提肌裂孔面积进行测量。分析POP患者肛提肌裂孔面积与POP-Q分度的相关性。结果 POP分度与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且随着分度的增高,裂孔面积不断增大。Ⅰ度的最佳截断值为25.05,Ⅱ度的最佳截断值为30.65,Ⅲ度的最佳截断值为34.05。POP-Q分度与肛提肌裂孔面积的相应关系为:0度<25.05 cm,共194例患者;Ⅰ度≥25.05 cm,共324例患者;Ⅱ度≥30.65,共278例患者;Ⅲ度≥34.05 cm,共203例患者。结论肛提肌裂孔面积用于评估POP分度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辅助临床医师诊断及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中PCNA和 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NA和Ki-67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4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PCNA和Ki-67的表达。结果40例GIST中有26例表达PCNA,24例表达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和60.0%。PCNA和Ki-67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两者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471)。结论PCNA和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两者可作为判断GIST良恶性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