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宫颈癌患者对科普信息的需求度,评估中文网络宫颈癌科普信息质量及其阅读难度。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宫颈癌患者对医学科普信息的需求度。采用Discern评分系统,对百度和搜狗检索出来的宫颈癌科普文章进行评分。建立中文阅读难度分析模型,分析文章阅读难易程度。结果 53.6%的受调查人群至少每周搜索网络科普信息,其主要目标阅读内容是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症状、治疗的选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预后;96.4%受调查者认为网络科普信息可靠。纳入样本库的104条检索结果中,13条(12.5%)符合纳入标准,91条(87.5%)未入选,包括重复内容32条(30.8%),非文字网页6条(5.8%),字数较少(小于300)18条(17.3%),广告7条(6.7%),新闻3条(2.9%),论坛贴吧22条(21.2%),学术论文3条(2.9%)。根据Discern评分系统,两位专业医师对13篇纳入文章的出版物可靠性(r=0.728,P<0.001)、治疗相关信息质量(r=0.431,P<0.001)和综合评分(r=0.559,P<0.001)评估一致,且总体评分的平均分为3分。可靠性评估中平均分小于3分的对应问题是:出版物的内容来源、信息如何产生、赞助方和引用细节以及尚未明确部分。治疗信息评估中,各项评分的平均分均小于3分。阅读难度分析结果显示,13篇文章中,研究生论文水平(5级)4篇,本科论文水平(4级)4篇,高中教材水平(3级)0篇,高于义务教育水平(≥3级)共计8篇(61.5%);义务教育水平(≤2级)仅5篇(38.5%)。结论 绝大多数受调查的宫颈癌患者会通过网络搜索临床诊疗信息并相信其可靠性。中文搜索引擎对高质量医学科普文章的检出率较低。现有的高质量医学科普文章较少,阅读难度较大,需要专科医师撰写更多易读的高质量文章进行科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sulfatesodium, DSS)以及恶唑酮(oxazolone, OXZ)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比较两种模型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 评价两种模型。  方法  12只C57BL小鼠, 随机分为两组, DSS模型组(n=8)予3%DSS自由饮用5d, DSS对照组(n=4)饮用蒸馏水5d, 第6天处死两组小鼠。8只BALB/C小鼠, 随机分为两组, OXZ模型组(n=4)予皮肤涂抹3%OXZ(100%乙醇溶剂)0.2ml 2d, 5d后以0.8%OXZ(50%乙醇溶剂)0.15ml灌肠; OXZ对照组予皮肤涂抹100%乙醇0.2ml 2d, 5d后以50%乙醇0.15ml灌肠, 灌肠后第3天处死两组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结肠组织大体评分和病理评分, 并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的水平。  结果  两种模型组小鼠DAI、组织大体评分和病理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变; DSS结肠炎、OXZ结肠炎均可导致MPO、TNF-α、NF-κB明显上升, DSS结肠炎IFN-γ明显上升, OXZ结肠炎IL-4明显上升。  结论  DSS及OXZ均能诱导出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其中OXZ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是Th2型炎症反应, 更接近人类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3.
苗政  李景南 《大众医学》2010,(11):13-13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难以治愈,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结肠癌。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导致的结肠癌占所有结肠癌的1%~2%,但是,却占了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死亡原因的10%~15%。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放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COVID-19疫情期间 101例肿瘤放疗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放疗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5.8%和27.7%,其中12.9%的患者同时患有焦虑和抑郁。焦虑总分平均值为49.4分(25~76分),抑郁总分平均值为46.4分(25~83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年龄是影响焦虑的因素,居住在城市者更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状态。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放疗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心理,疫情因素会使上述情况加重,应关注上述患者心理健康,积极疏导,减轻疫情因素对患者产生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近20年来结肠癌临床特征表现的异同,为临床早期诊断以及肿瘤筛查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1233例结肠癌住院患者,按时间阶段分为1989-1998年和1999-2008年两组,分别对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肠镜检查、病变部位以及临床分期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与1989-1998年相比,近10年来结肠癌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女性及老年患者有所增加;便血的患者明显减少(51.8%比31.7%, P<0.05),腹部包块和出现肠梗阻的患者也呈下降趋势(30.2%比13.6%, P<0.05);血红蛋白下降的患者有所减少,但大便潜血的阳性率有所增加(43.6%比61.2%, P<0.05);随着癌胚抗原(CEA)检测的普遍开展,其阳性率也明显增加(32.4%比57.9%, P<0.05);结肠镜已成为结肠癌诊断的主要手段,早期病变和合并息肉的患者近年来逐渐增多;肿瘤部位1989-1998年以升结肠为主(44.6%),近10年来逐渐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38.7%和22.7%)为主.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与1989-1998年相比,近10年来早期手术病例(Duke A期)明显增加(9.3%比23.8%,P<0.05).结论 近年来结肠癌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和老年患者明显增加;临床表现变得更缺乏特异性;随着大便潜血、CEA检测和结肠镜检查手段的提高和完善,早期患者的检出率有所增加;肿瘤部位从以右半结肠为主转变为以左半结肠为主,与西方国家的特点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现有治疗尚存在不足,需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小鼠嗯唑酮(OXZ)结肠炎的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康复新液组、高浓度康复新液组、激素组,以OXZ灌肠诱导结肠炎模型。分别于灌肠后第3、8、13d处死小鼠。行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大体评分和组织学评分,以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1(IFN-1)、肿瘤坏死因子.Or.(TNF—d)、NF—KB含量。结果:灌肠后第3、13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DAI、结肠大体评分、组织学评分、MPO、IL-4、TNF-d、NF—KB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IFN.1含量无明显差异。灌肠后第8、13d,给予康复新液和高浓度康复新液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IFN-y含量无明显差异。灌肠后第8d,激素组仅大体评分和IL-4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康复新液灌肠可使OXZ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明显减轻,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肠道异常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抑制NF—KB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7.
苗政  张福泉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8):899-902
宫颈癌是常见妇科肿瘤之一,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推荐治疗方法,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新的技术理念层出不穷,调强放疗的广泛使用、对放疗中器官移动的深入研究、图像引导的三维内照射的运用、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为代表的影像学指标对预后的预测等使放疗更加准确,明显降低了正常组织的剂量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对预后判断也更具指导意义。本文就以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术前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功能图像和高分辨T2WI图像建立的多参数影像组学模型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直肠高分辨率MRI和IVIM扫描,并在2周内进行手术且经病理证实的8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以7:3的比例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为58例和25例)。由两位放射科医师使用ITK-Snap软件分别在DWI(b=1000s/mm2)、高分辨率T2WI序列图像上对肿瘤原发灶边缘进行三维勾画,并将DWI-ROI映射到IVIM序列(ADCmap、Dmap、fmap)图像上。使用RIAS软件进行特征提取和分析建模,从高分辨率T2WI、DWI、ADCmap、Dmap、fmap序列的每个ROI中分别提取1427个组学特征,每例患者的图像共提取7135个组学特征。通过最小绝对收缩算子算法(LASSO)选择单序列中预测价值最高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单序列Rad评分的建立;将每个单序列降维后得到的影像组学特征进行融合,再次使用LASSO算法进行降维,最终得到多序列中最有价值的影像组学特征32个,同样采用逻辑回归模型构建多序列融合T分期预测R评分。结果:T1、T2、T3、T4期直肠癌患者例数分别为6、16、47、14例。使用逻辑回归模型建立了单序列及联合序列Rad评分,其中联合序列Rad评分的诊断效能最佳,其在验证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95%CI:0.78~1.0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1、0.75。结论:基于IVIM功能图像和高分辨率T2WI图像建立的多参数影像组学模型对术前预测直肠癌T分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205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对患者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状况、职业等)和治疗资料(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因素对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宫颈癌放疗患者普遍存在性生活障碍,总分5.5(3.6,16.3)分,各子量表得分分别为性欲望1.20(0,1.80)分、性唤醒0.90(0,1.80)分、阴道润滑0.30(0,3.30)分、性高潮0(0,2.80)分、满意度2.40(1.60,3.60)分、性交痛0(0,2.80)分。年龄(P=0.010)、放疗结束时间(P=0.008)、婚姻状况(P=0.020)、家庭状况(P=0.010)及职业(P=0.024)是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 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应选择性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心理、放疗后性生活等方面的指导,改善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同步放化疗后达到cCR)及术后pCR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核磁及直肠超声在预测pCR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42例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获得临床完全缓解及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进行核磁、超声及病理比较。结果 同步放化疗后12例患者达到cCR,7例患者达pCR。MRI评估的cCR与EUS一致率为3/12(25%),与pCR一致率为4/12(33%),MRI联合EUS与pCR一致率为5/12(42%)。结论 直肠超声联合MRI不能完全预测pCR,对于watch-and-wait的患者临床评估还需要更精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