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社军  李保中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1):1178-1178
我院开展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手术共36例。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好。总结麻醉处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位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37例手术治疗的高位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者生存期为1-52个月,胆肠内引流生存期3-16个月,无手术死亡。结论高位胆管癌的手术疗效与术式密切相关,做好术前评估、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提高切除率,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两种吻合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分析128例全胃切除术患者两种不同吻合方式后严重并发症、反流情况、营养状况、代胃排空时间和倾倒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改良式空肠双袢吻合具有一定优势。结论全胃切除+改良式空肠双袢吻合术,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营养状况恢复快、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94例胃癌患者,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REN)组.EEN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REN组在肛门排气后给予肠内营养.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d、术后9d进行营养指标监测、免疫指标监测,并记录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EEN组肛门排气时间较短;术后9d营养指标、免疫指标EEN组均较REN组改善明显.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其发病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9例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29例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胃次全切除加D1式淋巴结清扫术7例,根治术胃次全切除D2式切除13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D2式淋巴结清扫者3例.姑息性切除术4例,胃空肠短路术2例.术后16例进行化疗.结果 本组ⅠE期6例,ⅡE期12例,ⅢE期7例,ⅣE期4例,有胃左血管旁淋巴结转移者12例,转移率为41.2%.切除率为93.1%.本组总的3、5年生存率别为72.4%和48.3%.结论 手术治疗是治疗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重要手段.术后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消灭贲门癌根治术中亚临床转移灶 ,减少术后复发转移 ,提高病人生存率。方法 对 176例进展期贲门癌患者在行根治切除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化疗组 89例和单纯对照组 87例 ,化疗组行术中后腹膜间隙及术后腹腔内温热免疫化疗对两组患者术后复发 ,转移及 3、5年生存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化疗组术后腹腔内复发转移和肝转移的发生率分别为 2 4 7%和 3 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 2 8%和 8 1% ,分别降低了 2 8 1%和 4 5 % ,差异显著 (P <0 0 5 )。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3 5 %和 3 9 3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 1 7%和 2 6 4% ,分别提高了 11 8%和 12 9% ,差异显著 (P <0 0 5 )。两组术后并发症、残胃复发和肺转移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术中、术后腹腔内温热免疫化疗是贲门癌综合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全层与单层胃黏膜套入式吻合法在预防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中的效果。方法对156例贲门癌患者采用食管全层与胃黏膜单层套入式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X线食管钡餐造影钡剂通过顺利,吻合口宽大,直径均在1.3 cm以上,头低脚高位(60°)无钡剂返流,术后6个月经食管镜检查,从吻合口以上被套入胃壁内3 cm长的食管腔呈关闭状,并可见突起延伸的黏膜皱襞、镜身均能顺利通过吻合口,术后随访1 a~3 a均无明显的胸骨后烧灼感、刺痛和咽下困难、进食呕吐等。结论贲门癌手术采用本吻合法层次清晰,缝合准确,抗张力强,吻合口径宽大、柔软,对预防吻合口瘘和狭窄有显著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返流作用,能明显改善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贲门癌外科治疗中上切端适宜的切除范围,制定合理的手术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计算标本回缩距离、口侧浸润距离和上切段肿瘤浸润的解剖长度,并分析口侧浸润距离与肿瘤病理因素的关系,判定手术安全切断线.结果 贲门癌口侧浸润距离0.50~3.14 cm.折合上切段肿瘤浸润解剖长度为1.14~7.18 cm.贲门癌的口侧浸润距离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生长方式和Siewert分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行贲门癌根治术时对于安全切断线的判定,应以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和Siewert分型为主要指标,一般上切缘距肿瘤上缘的距离至少在6~8 cm以上.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结肠癌增加明显。手术切除仍是结肠癌最主要而有效的方法。但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后肠管行端端吻合术,术后并发症较多,笔者使用一次性吻合器及闭合器行端侧吻合术,效果良好,现将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后持续腹腔内温热免疫化疗(CHPPI)治疗大肠癌的临床护理。方法根治性切除大肠癌93例的患者,行腹腔内温热免疫治疗,给予心理护理、生命体征和并发征的观察。结果灌注成功率100%,无明显毒副作用和护理并发症。结论对术后持续腹腔内温热免疫化疗的患者加强护理措施,有助于灌注安全进行,提高患者完成灌注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