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龄急性胆囊炎病人60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16例,女44例,男女之比为1:3.63。年龄最大84岁,平均69岁。初次发病6例,再次或多次发病54例。  相似文献   
2.
静脉穿刺是保证医护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临床上,静脉回血不畅导致穿刺失败的情况较常见。我科总结508例远端静脉穿刺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1997年3月-2004年12月,对肱骨骨折骨不连采用弧形带锁髓内钉并植骨治疗,手术顺利,疗效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其中男36例,女12例;右侧32例,左侧16例;年龄22~6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高处坠落伤10例,走路跌伤8例,其他伤8例。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30例,横断骨折10例,斜面骨折8例。首次治疗方法:外固定架固定28例,钢板固定14例,石膏固定4例,夹板固定2例。合并糖尿病4例,高血压8例。首次手术至本次手术时间:8个月以下16例,8~12个月18例,12个月以上14例。2治疗方法术前健侧正位X线片测量选择髓内钉长度,患侧侧位X线片测量选…  相似文献   
4.
心肌声学造影是一项能评价心肌局部血流灌注的新的超声诊断技术。估计心肌血流灌注已成为声学造影最主要的研究目的。1 急性心肌缺血的估价  冠脉闭塞后面临坏死危险的那部分心肌称为危险区 ,这部分区域通常要小于心外膜冠脉解剖学上分布和血流供应的区域。由于心肌内存在广泛的侧支循环 ,因此 ,冠脉闭塞后能否发生心肌梗塞取决于闭塞动脉血流灌注的区域和这一区域的侧支循环。也可以这么认为 ,危险区是指闭塞动脉所供应的区域减去侧支循环所供应的区域 ,甚至危险区发展到坏死区 ,在这一区域仍有某些血流 ,而边缘区的血液供应更为丰富 ,…  相似文献   
5.
血栓性静脉炎是外科手术后并发症之一,恶性肿瘤病人较多见。常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过去保守治疗,疗效欠佳。本科曾收治1例结肠腺癌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采用介入溶栓疗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麝香草酚在牙敏感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工作中,牙齿敏感症的病例很多,目前普遍采用药物涂擦脱敏。现将我科采用麝香草酚热熨法治疗牙敏感症372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特别是DukeS ,D期的发病上升趋势较快 ,容易远处转移 ,化疗效果并不佳 ,病死率较高。过去我科常用丝裂霉素、氟尿嘧啶治疗大肠癌 ,效果不理想。近几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三代铂类———奥沙利铂 (草酸铂 )的出现 ,使大肠癌的化疗疗效有所提高。 2 0 0 2年 9月~ 2 0 0 3年 2月用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奥沙利铂加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大肠癌疗效较好 ,毒性较低。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为结肠癌或直肠癌 ,随机分组。治疗组 16例 ,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输卵管妊娠的优越性。方法:A组204例用甲氨喋呤、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B组196例单用甲氨碟呤治疗。结果:HCG下降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病灶包块缩小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腹痛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率、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均优于B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输卵管妊娠不仅能杀胚,而且能促进病灶包块消散、吸收,保留生育功能。是成功率高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索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引流术联合甘露聚糖肽局部灌注治疗在机体状况差的晚期恶性胸腹水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03年10月到2007年12月间,共对51例机体机能状况差(中位KPS评分40分)的晚期恶性胸腹水患者进行了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引流术联合甘露聚糖肽局部灌注治疗。在胸腹水引流完全后,经导管进行甘露聚糖肽的生物灌注治疗,甘露聚糖肽的剂量从20mg/次逐渐增加到50mg/次,每周灌注2次。结果经导管置管引流后,100%的患者与胸腹水压迫相关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胸腹水控制CR25例(49.0%,PR19例(37.3%),NC4例(7.8%),PC3例(5.9%),总有效率为86.2%(44/51)。中位带管时间63d(25~107d),中位积液无进展时间71d(0~248d),中位生存时间92d(25~265d)。37例患者(72.5%)经引流灌注后胸腹水得到控制而拔管,11例患者(21.6%)带管死亡。无置管相关死亡病例,与置管相关的并发症轻微,灌注药物后不良反应较轻,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生活质量改善明显,KPS评分改善者41例(80.4%),稳定者10例(19.6%),中位KPS评分提高到60分。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引流术联合甘露聚糖肽局部灌注治疗应用于机体状况差的晚期恶性胸腹水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