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8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睾丸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睾丸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结合B超的应用,睾丸损伤较易诊断.所有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睾丸萎缩是睾丸损伤的常见并发症.结论:早期B超检查对睾丸损伤的诊治有重要意义.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防止睾丸萎缩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对早期手术探查应持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原位建立膀胱肿瘤的大鼠模型,观察转染Mad1表达质粒后对膀胱肿瘤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MNU对SD大鼠进行膀胱灌注诱发膀胱肿瘤,荷瘤动物随机分为3组:Mad1转染组(A组),空载体转染组(B组)和生理盐水转染组(C组).通过大鼠重量(RBW)、膀胱绝对重量(BAW)、膀胱相对重量(BRW)、Mad1和TERT 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用流式细胞仪等检测手段,比较转染前后Mad1和TERT的表达差异、观察Mad1对膀胱肿瘤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探讨相应的机理.结果:成功在原位建立膀胱肿瘤的大鼠模型.A组与B、C两组相比RBW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AW和BRW分别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及显著差异性(P<0.05);Mad1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TERT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显示G0/G期细胞显著增加(P<0.01),S期细胞显著减少(P<0.01).结论:高表达的Mad1能抑制膀胱肿瘤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2005年间被误诊的肾脏良性肿瘤患者21例,年龄33~63岁,平均51岁.术前均行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肾癌.结果:21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3例,提示为肾脏良性占位,行肿块剜除或单纯肾切除;8例行肾癌行根治术,另外10例行单纯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均为肾脏良性病变.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少数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仅通过影像检查很易误诊为肾癌,手术探查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HepaCAM基因转染对肾癌细胞侵袭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细胞黏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基因转染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细胞株786-0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携带hepaCAM基因的重组质粒hepaCAM-pEGFPN2转染786-0细胞后,用G418筛选形成阳性克隆并扩增培养,以转染了pEGFPN2和未转染的786-0细胞作为对照。采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epaCAM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ceinase,MMP)-2和MMP-9mRNA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的活性变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786-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结果:稳定转染hepaCAM基因后。786-0细胞的hepaCAM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而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和酶活性明显受抑(P〈0.05),hepaCAM基因的导入显著削弱了RCC细胞的跨膜侵袭能力(P〈0.01)。结论:hepaCAM可能通过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以及抑制明胶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肾癌细胞786-0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75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红花注射液低剂量(62.5 mg·kg-1)、中剂量(125 mg·kg-1)和高剂量治疗组(250 mg·kg-1),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血尿渗透压值评价肾功能,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功能明显减退,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01);运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后,肾功能显著改善,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 (P<0.01)。结论: 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肾功能损害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红花抑制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9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道9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主要是依据静脉尿路造影及逆行尿路造影。治疗采用输尿管或肾盂切断复位矫正术。结果 术前8例确诊,l例漏诊,术后9例均解除梗阻,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逆行尿路造影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教可靠的方法,采用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术或肾盂离断复位矫正术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转染外源性野生型hepaCAM基因对人类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黏附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EGFP-N2-hepaCAM质粒转染人人膀胱癌T24细胞,用潮霉素G418(400 ms/L)筛选出阳性克隆.Western blot检测hepaCAM蛋白表达;T24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实验了解hepaCAM基因对T24细胞黏附力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24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肌动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 获得稳定表达hepaCAM基因的T24细胞克隆;Western blot证实hepaCAM蛋白的表达;T24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实验表明实验组细胞的黏附能力(0.182±0.012)%明显高于空白组(0.110±0.002)%及阴性对照组(0.105±0.004)%(P<0.05);实验组纤维状肌动蛋白荧光增强,亮度增加,按细胞极性方向排列紧密规则,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纤维状肌动蛋白荧光弥散,亮度降低,极性消失,排列疏松不规则;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证明实验组纤维状肌动蛋白含量(60.71±8.25)%明显高于空白组(7.00±1.01)%及阴性对照组(8.50±1.26)%(P<0.05).结论 hepaCAM基因可显著增强肿瘤细胞的黏附力,其原因可能是通过重组人类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肌动蛋白骨架而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含量测定诊断膀胱癌的价值。 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33例膀胱癌、10例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和 10例健康志愿者尿液中VEGF含量。结果  33例膀胱癌患者尿VEGF平均含量 (30 9.8± 86 .6 )ng/gCr ,2 0例非肿瘤对照组为 (10 7.6± 35 .4 )ng/gCr,两者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T2 、T3 患者尿VEGF平均含量显著高于T1(P <0 .0 5 ) ;G3组尿VEGF平均含量显著高于G1和G2 组 (P <0 .0 5 )。尿VEGF含量与肿瘤体积相关。以对照组尿液VEGF水平上限 (14 3ng/gCr)为阳性界值时 ,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为 90 .9% (30 / 33) ,特异性为 80 .0 % (16 / 2 0 )。 结论 尿VEGF含量检测方法简便 ,无创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作为膀胱癌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背景:很多方法可降低群体反应抗体致敏患者的群体反应抗体水平,其中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法脱敏法是比较常用的,但这些方法副作用较多。目的:拟观察肾移植前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对肾移植患者血清群体反应抗体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以2003-01/2006-1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移植中心的57例等待肾移植的群体反应抗体致敏患者为对象的前后对照,病例分析。对象:群体反应抗体致敏患者57例,年龄21~65岁,群体反应抗体值平均(46.7±29.5)%。方法:所有患者在接受肾移植前以5g/d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在给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前和疗程结束立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方法各检测1次血清群体反应抗体水平。主要观察指标:血清群体反应抗体水平。结果:应用免疫球蛋白后群体反应抗体降为非致敏84%(48/57),完全未降5%(3/57),部分下降11%(6/57)。用药后群体反应抗体下降0~61%,平均(38.4±16.3)%。57例患者肾脏移植前淋巴细胞毒试验<10%,均未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结论: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预治疗是理想的降低肾移植致敏性的方法,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后严重出血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1 896例应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并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后严重出血的发生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 所有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发生,其中严重出血15例(0.79%),9例经过止血、输血等治疗血尿缓解,6例经过再手术止血等治疗血尿停止.结论 输尿管镜碎石术后严重出血发生可能性较小,但后果可能非常严重,术中熟练操作和术后积极处理有利于防治输尿管镜碎石术后严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