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2篇
  免费   627篇
  国内免费   331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301篇
口腔科学   158篇
临床医学   1023篇
内科学   595篇
皮肤病学   103篇
神经病学   127篇
特种医学   176篇
外科学   475篇
综合类   1847篇
预防医学   852篇
眼科学   114篇
药学   802篇
  14篇
中国医学   959篇
肿瘤学   204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48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七麦数据”网站收录的中医移动医疗App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根据“七麦数据”对移动医疗App的分类,结合中医移动医疗App的信息服务内容和特点,将筛选出的中医移动医疗App划分为医疗健康类、中医养生类、知识传播类、全面综合类,并根据“七麦数据”网站中对各类中医移动医疗App的打分及累计下载量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2款中医移动医疗App,从全面性、人性化、安全性、实用性4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对其信息服务现状进行评价,指出当前中医移动医疗App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结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及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等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恶心、皮疹、头晕及血小板减少等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18.00%,观察组16.00%)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可显著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检测蒜氨酸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探讨蒜氨酸体内外抗菌机制。方法 体外微量稀释法检测蒜氨酸MIC和MBC,荧光显微镜观察菌体表面蒜氨酸,探讨蒜氨酸抗菌机制。体内蒜氨酸和青霉素分别治疗金葡菌感染家兔脓肿,检测脓汁标本中细菌存活情况,探讨体内蒜氨酸抗菌作用。结果 蒜氨酸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3.047 μg·mL-1、6.094 μg·mL-1、0.386 μg·mL-1、0.386 μg·mL-1,蒜氨酸体外无杀菌活性。浓汁标本:死菌率蒜氨酸治疗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 < 0.01),与青霉素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 > 0.05);活菌率蒜氨酸治疗组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 < 0.01),与青霉素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蒜氨酸与菌体蛋白、细菌酶蛋白结合阻断细菌与环境物质交换,抑制细菌生命活动,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无杀菌活性;蒜氨酸体内代谢成大蒜素,具有较强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160ml单、双球囊引产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112例具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双腔组和单腔组各56例,分别采用Cook双球囊和一次性单腔球囊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效果。结果:两组引产后Bishop评分均明显升高,但双腔组(6.8±1.3分)低于单腔组(7.5±1.4分)(P0.05);两组引产有效率(96.4%、92.9%)比较无差异(P0.05);双腔组临产时间(17.3±4.2h)长于单腔组(15.5±3.9h),总产程(9.4±1.9h)短于单腔组(10.4±2.1h)(P0.05),两组24h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无差异(P0.05);双腔组产时出血量(139.7±29.6ml)低于单腔组(156.4±32.6ml)(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双腔组产后出血(3.6%)及感染发生率(1.8%)低于单腔组(5.4%、3.6%),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6%)高于单腔组(1.8%)(P0.05)。结论:单腔球囊在促宫颈成熟速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明显缩短临产时间;双腔球囊有利于缩短产程和减少产时出血量。二者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均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转录调节因子c-Myb的表达对肺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c-Myb高表达的4T1乳腺癌细胞株,种植小鼠构建乳腺癌动物模型,检测实验动物肺转移情况,通过荷瘤抑制试验检测肺转移抑制效果。提取组织进行荧光PCR检测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利用Medisapiens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资源,对c-Myb和Ccl2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高表达c-Myb的荷瘤小鼠肺部转移灶明显减少,其中炎症相关因子表达受限。由数据库分析得出,c-Myb高表达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结论:乳腺癌中c-Myb的表达能够通过炎症因子Ccl2抑制肺转移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利用整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EZH2(enhancer of zeste 2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 subunit)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肿瘤基因组计划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下载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一步利用Ualcan数据库和人类蛋白质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数据分析EZH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EZH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并筛选其共表达基因;对EZH2及其共表达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以明确EZH2的共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相关通路;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及后进展生存期与EZH2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而EZH2的甲基化程度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则差异不明显。同时,EZH2的表达水平与年龄、乳腺癌分期及乳腺癌分子分型等因素密切相关。EZH2及其共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核碱基的调节、细胞周期调控、染色体分离、DNA复制、DNA修复等生物学过程,并参与了细胞周期、DNA 复制、M/G1期转化、M期、有丝分裂前中期、ATM通路等生物学通路。此外,EZH2基因表达水平高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及后进展生存期均明显低于EZH2基因低表达的患者。结论: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同时,EZH2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ZH2在乳腺癌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