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与肿瘤的快速生长和转移有密切的关系,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患者的外周血血清中,ANG的水平明显升高,血清ANG的水平与这些肿瘤的发展及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检测血清中ANG的水平来预测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情况。此外,ANG对于创伤、烧伤及血循环较差的股骨头、半月板等损伤的修复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人ANG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表达,并作了初步的亚细胞定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纳米磁诱导肝癌Hep -6细胞凋亡 ,提供肝肿瘤局部靶向消融新方法。方法 应用电泳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该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纳米磁处理组 ,在不同剂量与时间点条件观察纳米磁诱导肝癌Hep -6细胞凋亡率。结果 纳米磁组细胞凋亡率 2 4h时由 2 5 %上升到 5 4% ;3 6h时 ,纳米磁组、表阿霉素组、空白对照组的凋亡率分别为 78% ,5 3 % ,2 % ,各组之间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 (t =3 0 5 ,P <0 0 5 ) ,凋亡率、药量、与时间呈正相关 (r=0 96,P <0 0 5 )。结论 纳米磁可诱导肝癌Hep -6细胞凋亡 ,可以提供肝肿瘤有效的靶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3.
血管生成素 (angiogenin ,ANG)是存在于正常血浆及实体肿瘤组织中的一种属于核糖核酸酶超家族[1] ,分子量为 14 1kD、pI9 5的蛋白质 ,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4q11。ANG是一种能有效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刺激因子 ,具有很强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因此开展ANG的相关研究在损伤修复及组织工程学中极有意义。本文旨在构建ANG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研究其在HUVEC中的表达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ANG对HUVEC生长状况的影响以及ANG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EcoRⅠ、BamHⅠ为Promega产品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植物血凝素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PHA-LAK)的体外广谱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 PHA-LAK对体外培养的K562、MGc80-3、143TK-、HeLa、LoVo等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PHA-LAK对5种不 同组织器官来源的肿瘤细胞均有明显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为7.5:1.0时,PHA-LAK对143TK-细胞的杀伤率可高达 57.3%,杀伤效应随效靶比增加而升高;但在效靶比为15:1时,杀伤效应不随效靶比增加而增高数。结论 (1)来自健康献血 员的PHA-LAK对肿瘤细胞具非特异性杀伤活性,能较好解决传统过继免疫治疗中免疫效应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问题; (2)在一定的条件下,MTT法用于检测免疫效应细胞的杀瘤作用时才具灵敏、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siRNA并检测其对HBV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BV基因组设计siRNA基因序列,化学修饰合成3种Stealth siRNA,转染带有HBV的2.2.15细胞,ELISA法检测其对HBV复制和表达的影响。结果3种Stealth siRNA对HBV的复制和表达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72h后就可检测出抑制,其中siRNA508效果最显著。结论合成的Stealth siRNA可以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有望成为控制HBV感染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7.
吴军  王晓怀  杨太成  冼江  王捷  郑文岭 《癌症》2002,21(11):1259-126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抗原呈递能力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肿瘤患者因DC免疫功能低下致宿主抗肿瘤免疫无能.研究表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体外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及白介素4(IL-4)诱导后,可培养出表达高水平MHCI、MHCII类抗原和CD80、CD86等因子的DC.本实验拟应用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及IL-4诱导后获得DC,再经自体肿瘤细胞冻融物冲击,在体外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观察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对骨巨细胞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及细胞组织学变化。方法:取我院收治的7例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治疗前后的患者肿瘤组织切片进行了透视电镜观察和TUNEL凋亡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切片中透视电镜下多核巨细胞和基质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凋亡表现,细胞质变化的特点是大量扩张紊乱的粗面内质网及分散于细胞质中包含于囊泡中央的高电子密度核。线粒体水肿或空泡化。巨细胞核变化的特点是形成致密的染色质材料分散于细胞核中,核膜增厚或分离,部分核碎裂和形成凋亡小体;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切片中TUNEL染色强烈阳性,基质细胞凋亡率从治疗前的1.31%至治疗后的33.4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多核巨细胞凋亡率从治疗前的8.41%至治疗后的56.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结论:双膦酸盐可以诱导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凋亡。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证实双膦酸盐作为骨巨细胞瘤辅助治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9L/F344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建立稳定的9L/F344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方法15只近交系雄性F344大鼠,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在大鼠右侧额叶尾状核接种1×105个9L细胞,观察大鼠生存状态;接种后第10、20天行MRI检查,观测颅内肿瘤生长情况.大鼠死亡后,取脑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后观察肿瘤组织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蛋白.结果大鼠接种肿瘤细胞后30 d内全部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4.4±3.3)d.接种后10 d,MRI增强扫描即可见肿瘤生成;接种后20 d,MRI检查可见接种侧脑组织大片水肿,增强扫描肿瘤显像清晰.脑内均见肿瘤形成,未见肿瘤颅外生长;肿瘤周边界线较明显,但未见包膜;瘤内新生血管丰富,可见出出血、坏死;肿瘤免疫组织化学GFAP和S-100蛋白染色阴性.结论该方法建立的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稳定可靠,符合恶性胶质肉瘤生物学特性.该模型是理想的脑胶质瘤实验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rV-CEA)转染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后能否在体外诱导CEA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方法将rV-CEA转染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后用于激发同源的T细胞,检测其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以及对CEA分泌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与未经rV-CEA转染的DC激发的T细胞进行比较。结果经rV-CEA转染的DC激活的T细胞对CEA分泌性肿瘤细胞具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rV-CEA转染的DC可以诱导CEA特异性T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