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目的:查明20世纪末广西人口自杀死亡的发生强度,研究自杀死亡的各种有关因素和预防自杀的策略措施.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样本.结果:自杀的粗死亡率为14.87/105;自杀死者的年龄为6~94岁,中位数为38.68岁;每位自杀死者平均减寿27.92岁;女性的自杀死亡危险性高于男性;男女两性在20~岁年龄组,自杀死亡率均呈突然陡升;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配偶者的自杀死亡率低于其他各种婚姻状况者;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其自杀死亡率较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妇女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问题,青年人的升学、就业与婚姻问题,老年人对家庭与社会的特殊需求问题,等等,都是自杀的预防与控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西90年代初居民中毒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广西居民中毒死亡的一些流行病学行征。方法:用“STATA”软件包对1990-1992年广西十分之一人口全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毒死亡率15.98/10万男15.34/10万),占全死因死亡的2.66%(男2.30%,女3.16%),中位死亡年龄35.47岁(男40.00岁,女30.92岁)。毒物以非药用物质为主,占中毒死亡的88.17%。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服农药自杀,酒精饮料意外中毒和有毒动植物致毒死亡。结论:中毒死亡是广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广西扶绥县居民 1988年~ 1997年肺癌死亡的流行病特征及变动趋势。方法 根据扶绥县 1988~ 1997年人口死亡及恶性肿瘤 (含肺癌 )监测资料 ,建立肺癌死亡资料数据库 ,用DIS和STAT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扶绥县人口肺癌粗死亡率为 4 74/ 10万 (其中男性为 7 0 6 / 10万 ,女性为 2 2 1/ 10万 ) ,男女性别比为 3 19∶1,年龄别死亡率呈负偏态分布 ,死者中位年龄为 5 9 4 6岁。结论 扶绥县人口肺癌死亡情况处于我国较低水平 ,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 ,逐年老龄化的趋势也很明显 ,罕见于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癌旁中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突变体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5-2016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因HCC手术切除的HCC患者共117例,分别收集HCC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巢式PCR扩增HBX基因片段并测序,用相应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结果 (1)癌组织中,HBX羧基端序列缺失率和缺失长度,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22.4%和12.1%,X~2=4.868,P0.05);(60.19±83.48)和(19.79±4.98)bp,P0.05)];(2)癌旁组织中,插入突变仅存于血清甲胎蛋白(AFP)20 ng/ml的患者序列中;(3)癌组织中,第88、118、119、130、131、130+131、132、143位点突变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4)K118T突变组HBV DNA水平,低于未突变组[分别为(4.50±0.96)和(4.98±1.07),P0.05];V88N/D、D119E/N突变组ALT水平,高于未突变组[分别为(41.59±21.72)和(64.81±63.42);(41.33±22.32)和(64.36±62.75),P均0.05];(5)差异性点突变均位于EnhII或BCP区域。结论广西HBX基因突变有多态性;HBX羧基端序列是否缺失、缺失长度及第88、118、119、130、131、130+131、132、143位点突变对广西HCC发生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分布广泛,但地区差异非常明显,估计全球有20亿人感染,其中慢性感染者3.5亿.现在我国约有1.3亿无症状病毒携带者、2 3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约占全球1/2的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肝癌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利用全区2000-2007年肝癌资料,求出各市县肝癌8年平均发病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块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应用Map Info 8.0软件绘制疾病专题图.结果 2000-2007年广西肝癌年均发病率存在空间自相关,全域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1=0.34,P<0.01;全域空间自相关系数G=O.77,P<0.01;Moran's,系数图上下波动,有四处隆起,主要在微观尺度(空间间隔为1~3,实际尺度45~135 km)及宏观尺度(空间间隔16~18,实际尺度720~800 km)上存在聚集性分布,但在空间间隔为1.4,实际尺度约60km时,空间自相关有波峰,即空间分布有最大的自相关性;疾病专题图显示肝癌高发区主要聚集在桂西南及桂南沿海地区,桂北为低发区.结论 2000-2007年广西肝癌的空间格局非随机分布,存在明显的聚集区.  相似文献   
7.
8.
广西90年代初儿童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解广西儿童恶性肿瘤死亡的一些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STATA2”软件包对1990~1992年广西儿童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粗死亡率为5.60/10万(男性5.93/10万,女性5.24/10万),占儿童总死亡的2.13%,男女性别比为1.25∶1。死亡年龄中位数为6.54岁(男性6.74岁,女性6.29岁)。累积死亡率为0.088%(男性0.093%,女性0.082%)。最常见的死因分别为白血病(3.21/10万)、脑肿瘤(0.76/10万)、肝癌(0.52/10万),占儿童恶性肿瘤死亡的80.1%。结论:恶性肿瘤尚不能成为广西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肝癌高发区壮族自然人群中采集血清标本1776人份,同时在该地医院中收集壮族肝病患者血清45人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HCV、PCR技术检测HCV-RNA,并对其阳性标本(分别为69、11份)采用HCW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当地自然人群中流行的HCV基因型以Ⅰ型或Ⅰ型与其它型别的混合感染为主,而病人中则是以Ⅱ型及与Ⅰ型的混合感染为主。此结果表明在不同特征的人群中HCV基因型的分布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应用Cox模型对5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31个可能影响的因素中,筛选出临床分期、手术切除、放疗、肿瘤大小、治后AFP改变、临床分型、插管化疗、肿瘤结节数目等8个对肝癌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据此建立肝癌生存数学模型及预测模型,并对每例患者计算预测值,估计其预后。预测值估计预后与实际预后相比较,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83.8%、92.7%和9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