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前期研究发现,桂枝汤解热有效部位A(Fr.A)在很小剂量(3.8~7.6mg.kg-1,po)即显示了明显的解热活性,并可降低发热动物下丘脑PGE2含量[1],经LC/MS,GC/MS和化学分离确证,其含十余种苯丙烯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为该部位的主要成分。由于Fr.A中除桂皮醛、桂皮醇、2-甲氧基桂皮醛、香豆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药复方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综述近年来中药复方化学和药理研究方法的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研究方法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分类汇总.结果:回顾文献并结合作者实验室最近研究工作,提出了对中药复方研究方法的一些思考:加强中药药理指导下化学研究;建立中药复方化学分析和代谢物组学研究方法;建立药效物质评价指标体系和加强有效成分研究等.结论:多学科协作、新方法的涌现会对复方研究带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AS炎性信号通路与中医药干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的慢性炎症反应性血管疾病,该文就AS炎性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如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核因子-κB(NF-κB)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以及中医药在抗AS中调节这些炎性信号通路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36只中国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舒降之组和痰瘀同治方高、中、低剂量组(生药2.0,1.0,0.5 g·kg-1),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 2周后,采用介入技术球囊损伤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皮,术后继续高脂饲料喂养8周,制备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术后给药8周,采用血管内超声观察各组动物冠状动脉斑块负荷,进行冠状动脉病理形态学观察,ELISA法测定血清超敏性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介素(interleukin,IL)-6等炎症因子水平。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冠状动脉血管壁NF-κB p65核移位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在实验结束时冠状动脉斑块负荷明显增加(P<0.01),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组织结构改变明显异常,管腔狭窄,出现大量的泡沫细胞以及炎细胞侵润;循环中hs-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小型猪冠脉NF-κB p65核移位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痰瘀同治方能够明显减轻AS斑块负荷(P<0.01),抑制管腔狭窄,减少炎细胞侵润,降低血清hs-CRP,TNF-α和IL-6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抑制冠脉NF-κB p65核移位(P<0.05或P<0.01)。结论:痰瘀同治方能够通过控制NF-κB p65核移位而降低下游炎症反应,从而抑制中国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方含药血清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痰瘀同治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痰瘀同治方低、中、高剂量组( 24,48,72 g·kg-1·d-1)和辛伐他汀组(18 mg·kg-1·d-1),制备含药血清.体外培养HUVECs,实验分为6组:①正常组;②模型组;③痰瘀同治方低剂量组;④痰瘀同治方中剂量组;⑤痰瘀同治方高剂量组;⑥辛伐他汀组.其中①、②组用20%正常鼠血清,③~⑥组用20%各组含药血清,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加入100 mg·L-1 ox-LDL刺激3h或24 h后进行各项指标测定.Real-time PCR法检测HUVECs NF-κB p65和ICAM-1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ICAM-1蛋白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p65核移位变化.结果:HUVECs经ox-LDL刺激后NF-κB p65和ICAM-1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痰瘀同治方和辛伐他汀含药血清能显著降低NF-κB p65 mRNA表达及抑制其核移位(P<0.05),降低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其中以辛伐他汀和痰瘀同治方大剂量含药血清作用尤为显著(P<0.01).结论:痰瘀同治方能够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NF-κB通路,降低ICAM-1表达,进而减少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细菌脂多糖和双链RNA病毒核酸类似物聚肌胞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 Toll样受体(TLR)及其下游主要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聚肌胞分别刺激RAW264.7细胞,同时给予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24 h后,取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TNF-α和IFN-β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TLR3、TLR4和下游信号转导通路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TOLL样受体相关分子(TRAM)和TOLL样受体相关的干扰素活化子(TRIF)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TLR3、TLR4蛋白的表达,同时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分析MyD88,TRAF-6蛋白表达的强弱,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探讨黄连解毒汤对Toll样受体的作用机理。结果: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显著降低LPS诱导的TLR4、MyD88、TRAF-6、TRAM和TRlF的高表达(与单纯LPS刺激组比较,P〈0.05或P〈0.01);Poly(I:C)刺激后,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仅对TRAM利TRIF的表达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能阻断TLR4高表达,阻断TLR4胞内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和非依赖两条途径(以阻断非依赖途径为主),抑制相关基因表达产物TNF-α、IFN-β过度分泌,具有TLR4拮抗剂样作用。黄连解毒汤也可直接作用于接头蛋白TRAM和TRIF,影响TLR3信号转录的MyD88非依赖性途径,抑制IFN-β的过度分泌。  相似文献   
7.
桂皮醛解热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桂皮醛解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酵母诱致大鼠发热模型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作为实验体系,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致热大鼠下丘脑组织及bEnd.3细胞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桂皮醛能有效抑制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反应,显著降低发热大鼠下丘脑PGE2含量,亦能明显抑制IL-1β刺激bEnd.3细胞PGE2的释放。结论:桂皮醛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解热机制可能与影响PGE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桂枝汤含药血清对LPS和Poly(I:C)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Toll样受体(TLR)及其下游主要信号转导通路元件的影响,从mRNA和蛋白水平探讨桂枝汤含药血清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基础。方法:用LPS或Poly(I:C)分别刺激RAW264.7细胞,加桂枝汤含药血清干预24h后,取细胞上清液测定炎症因子TNF-α和IFN-β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TLR3、TLR4和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元件MyD88、TRAF-6、TRAM和TRIF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TLR3、TLR4蛋白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分析MyD88、TRAF-6蛋白表达的强弱。结果:桂枝汤含药血清可显著降低LPS刺激诱导的MyD88、TRAM和TRIF的高表达;Poly(I:C)刺激后,桂枝汤含药血清显著降低TLR3、MyD88和TRAM的高表达。结论:桂枝汤能直接作用于TLR3,抑制其高表达,阻断TLR3胞内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和非依赖两条途径,抑制相关基因表达产物TNF-α、IFN-β过度分泌,具有TLR3拮抗剂样作用。桂枝汤也可直接作用于接头蛋白MyD88、TRAM和TRIF,影响TLR4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和非依赖性途径,抑制TNF-α、IFN-β的过度分泌。  相似文献   
9.
清开灵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开窍和镇静安神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有解热[1]、抗炎免疫、保肝等作用。聚肌胞(POLY I:C)是TLR3的特异性配体,能诱导NF-κB和MAPK的活化。TLR3介导的信号途径中存在着MyD88非依赖途径[2,3]。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G-菌细胞成分之一,是TLR4的特异性配体。本实验观察了清开灵含药血清对LPS和POLY I:C刺激的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及其TLR3、TLR4和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药品及试剂清开灵口服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LPS、POLY I:C,美国Sigma公…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方含药血清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分别以痰瘀同治方和辛伐他汀含药血清预处理细胞2 h,然后加入100 mg.L-1ox-LDL作用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Real-time RCR法检测小窝蛋白-1(Cav-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Western blott检测Cav-1和eNOS蛋白表达。结果:HUVECs经100 mg.L-1ox-LDL刺激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加入不同剂量痰瘀同治方和辛伐他汀含药血清后,细胞活力显著升高,细胞上清中NO含量明显提高(P<0.05)。此外,痰瘀同治方和辛伐他汀含药血清可下调Cav-1mRNA和蛋白表达和上调eNOS mRNA和蛋白表达,其中以辛伐他汀和痰瘀同治方高剂量含药血清作用尤为显著(P<0.01)。结论:痰瘀同治方能够通过提高NO含量,下调Cav-1表达和上调eNOS表达起到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其抗AS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