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 探究SMILE术后眼压的预测并校正。方法 回顾性研究+前瞻性验证。纳入2019-12/2021-12于中部战区总医院行SMILE的患者90例(180眼),随机抽取30眼为验证集,余150眼为训练集。前瞻性录入2022-01/2022-09SMILE的51例(102眼)为测试集。首先分析训练集手术前3d、术后1wk、1mo、3mo及6mo的眼压情况,确定眼压稳定期及于术前的眼压变化量(ΔIOP);再选取球柱镜代数和(SC)、球镜度(DS)、柱镜度(DC)及眼压(IOP)、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平均曲率(Km)、前房深度(ACD),眼压稳定时的变化量(ΔCCT、ΔKm、ΔK1、ΔK2、ΔACD)及个体因素,纳入与ΔIOP相关的因素拟合回归模型;最后建立适合临床SMILE术后眼压预测及校正的公式并作效能验证。结果 除术后1wk、3mo及6moIOP三者间无明显差异外,余时段IO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素与ΔIOP拟合最佳回归方程:ΔIOP=0.459IOP术前-0.183SC-0.041Age+1.292ΔACD-1.270(调节R2=0.533,P<0.001)。仅纳入术前IOP和SC,拟合简化方程:ΔIOP=0.496IOP术前-0.194SC-2.952(调节R2=0.498,P<0.001);预测和校正公式:IOP术后预测=0.5IOP术前+0.2SC+3,IOP术后校正=IOP术后+0.5IOP术前–0.2SC–3。简化公式的效能验证显示良好。结论 SMILE术后3月IOP趋于稳定,且ΔIOP与屈光度相关。SMILE术后IOP可通过简化公式作快速临床预测和校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冠脉血管的扩张程度来研究不同的给药周期对耐药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并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分为4组:间断给药组、短程持续给药组、长程持续给药组、空白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时冠脉内注射硝酸异山梨酯1 mg,测量给药前及给药2 min后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近端及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branch of coronary artery,LCX)近端管径,计算平均扩张程度,进而评价患者硝酸酯药物的耐药程度。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LAD和LCX及平均扩张度不完全相同,长程持续用药组扩张度明显低于间断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或0.01),短程持续用药组扩张度与其他3组均无明显差异,空白对照组与间断用药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硝酸酯类药物长期使用(>72 h)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短时程持续使用也可出现不显著的耐药性,间断使用(每天8~10 h空白期)可避免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神经梅毒早期误诊率高,确诊需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清和脑脊液的梅毒抗体检测。本文报道了2例神经梅毒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旨在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对染色体1q31.1-32.1区域进行杂合缺失精细定位,发现D1S413-D1S2622区域存在高频杂合缺失现象,提示可能有抑癌基因的存在.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开展筛选研究.方法 构建包含上述区域基因的基因芯片,对19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扫描,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该区域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未知抑癌基因,然后对筛选出的候选基因采用Real-time PCR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根据前期实验结果,通过检索,挑选了25个基因进行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的筛选.结果发现半胱氨酸甘氨酸富集蛋白1 (cysteine and glycine-rich protein 1,CSRP1)、LMOD1 、PPP1R12B和CFHL3 4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这4个基因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CSRP1基因可能是该区域中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抑癌基因.通过Real-time PCR验证结果也发现CSRP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与芯片结果相符.结论 CSRP1基因可能是一个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新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5.
手术是外科系统的主要治疗方式,但也常给病人造成严重的躯体和精神创伤。精神压力,主要是来自麻醉、手术、有关常识的缺乏或更深的了解所引起的担心、焦虑、恐惧、抑郁。必要的术前访视能使病人术前保持心理平衡,术中维持情绪稳定,术后精神愉快,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收集T2DM住院患者共165例,根据CIMT值分为内膜正常组59例,增厚组51例,斑块组55例,记录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高血压史、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血清SOD水平[(158.51±12.02)U/mL]及增厚组血清SOD水平[(152.00±15.04)U/mL]较斑块组[(145.24±10.30)U/mL]增高,且增厚组血清SOD水平高于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OD水平与年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CIMT呈负相关(r=-0.26、-0.16、-0.3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OD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因素(OR=0.938,P=0.003)。血清SOD诊断T2DM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17[95%CI(0.638,0.797)],最佳截断点为159.9U/mL,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52.5%,阳性预测值为74.5%,阴性预测值为60.8%。结论 T2DM患者血清SOD水平随颈动脉动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加重而降低,是CIMT增厚的保护因素,同时对合并颈动脉病变早期筛查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高血糖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并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高血糖与糖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的办法,对发病72h以内、无糖尿病史、入院后第2天空腹血糖≥6.1mmol/L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住院后1周内及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判断糖代谢状况.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新诊断的糖调节受损患者28例(41.18%),糖尿病患者26例(35.29%),总的糖代谢异常54例(76.47%).若不进行OGTT试验,仅依靠检测空腹血糖,将有67.86%糖调节异常患者和58.33%糖尿病患者被漏诊.结论 OGTT与空腹血糖相比,OGTT明显提高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大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高血糖并不单是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而是糖代谢异常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醒神注射液药理实验研究长春中医学院药理教研室(130021)韩杨,李春子白求恩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李吉平吉林省人民医院毛芝有【关键词】醒神注射液,药理,实验研究醒神注射液是用中国名贵药材麝香研制而成的.祖国医学认为麝香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的作...  相似文献   
9.
类风灵抗炎、镇痛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灵是根据老中医验方研制的用于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中成药,临床观察,疗效较好,具有追风祛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本品主要组成成分有鸡血藤、露蜂房、红花等。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对类风湿抗炎、镇痛药理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实验材料药品:类风灵粉剂由长春制药厂提供,用前以生理盐水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灌胃。醋酸强的松片剂由吉林市制药厂生产。阿斯匹林粉剂由大连第四制药厂生产。戊巴比妥钠为上海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我国经血液(非静脉吸毒者)和性途径传播的HIV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至9月在全国13个研究中心就诊的362例HIV/AIDS患者(静脉吸毒者除外),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分别测定其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CV.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分别对计量和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5例检测血HBV和HCV的患者中,HBsAg阳性14例,占4.4%;抗-HCV阳性158例,占50.2%,抗-HCV阴性157例,占49.8%;HIV、HBV、HCV共感染2例,占0.6%.抗-HCV阳性组中经血液和性传播的比例分别占92%和4%,以血液传播为主;抗-HCV阴性组中经血液和性传播的比例分别占11%和66%,以性传播为主.抗-HCV阳性组的HIV确诊时间、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T和AST均高于抗-HCV阴性组.两组患者的HBV标志物表达也存在差异,其中抗-HCV阳性组中HBsAg阳性2例,占1.3%,抗-HCV阴性组中HBsAg阳性12例,占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42,P<0.01).10例HBsAg阳性者进行HBV DNA检测,其中4例阳性,抗-HCV均为阴性.57例抗-HCV阳性患者进行HCV RNA检测,阳性者占63.2%.结论 我国输血和性传播途径的HIV感染合并HBV或HCV感染,以合并HCV感染为主,并多见于经输血感染者.合并HCV感染可加重HIV患者的肝脏损伤,同时也可能存在干扰HBV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