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理冲生髓饮药物血清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集落形成和对Bcl-2蛋白表达的作用机理.方法:以不同剂量理冲生髓饮水煎剂灌饲大鼠,制备药物血清,培养SKOV3卵巢癌细胞株,采用SABC法检测SKOV3细胞Bcl-2蛋白表达和显微镜观察集落形成情况.结果:理冲生髓饮血清组Bcl-2基因蛋白表达低于顺铂组和空白血清组(P<0.01);显微镜下可见集落内SKOV3细胞数量少,结构松散.结论:理冲生髓饮药物血清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体外生长有抑制作用,可阻断Bcl-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提示Bcl-2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生存基因.  相似文献   
2.
葡萄胎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部分会恶变为侵蚀性葡萄胎或绒毛膜癌,也有少数恶变为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部分性葡萄胎恶变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2岁,已婚,孕2产1,因葡萄胎排空后阴道不规则出血14天入院。该患者末次月经2010年12月12日,停经1个月时自测尿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和抑制素B(INHB)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卵巢储备功能不同分为正常组30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组58例,卵巢早衰(POF)组50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AMH、INHB、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窦卵泡数(AFC),分析各组检测指标的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指标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DOR组与POF组患者血清AMH、INHB、E2及AFC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OF组患者血清AMH、INHB、E2及AFC水平均明显低于DO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H和INHB与E2、AFC呈正相关(P0.05),与FSH、LH呈负相关(P0.05);AMH与INHB呈正相关(r=0.63,P0.05)。AMH、INHB、FSH、LH、E2、AFC的曲线下面积(ROC)分别为0.89、0.76、0.63、0.40、0.51、0.74,AMH对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最高。AMH预测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6%、78.03%;INHB预测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45%、87.73%;AMH与INHB联合检测(并联试验)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灵敏度为94.09%,特异度为68.46%。结论血清AMH和INHB与卵巢储备功能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卵巢癌抗增殖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癌是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但由于约70%的卵巢癌临床发现时已属晚期,卵巢癌的死亡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肿瘤发生为多步骤过程,包括癌基因的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作用而导致细胞增殖增强与凋亡受到抑制,卵巢癌的发生亦是与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癌基因、抑癌基因多阶段相互作用的结果 .基因功能的异常导致肿瘤发生,由于正常细胞在其发生、发展、分化的各阶段均可发生基因异常,这就导致新的治疗策略-基因治疗的产生.基因治疗在肿瘤领域的成功应用为卵巢癌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对于卵巢癌治疗的最新探索中,基因治疗令人瞩目,在动物实验及对一些卵巢癌Ⅰ、Ⅱ和Ⅲ期临床患者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疗效,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全新且前景广泛的一种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加和原理论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治疗效应,以综合的视角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妇科疾病,影响着全球5%~10%的育龄妇女,一直是临床医学治疗的一大挑战。琥珀散出自《普济本事方》,具有行气活血、逐瘀止痛的功效。临床中常用于治疗EMs,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等数据库,对琥珀散治疗EMs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及归纳分析,总结琥珀散治疗EMs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旨在为琥珀散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推广提供思路及参考。在基础实验方面,琥珀散可通过减少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抗细胞黏附;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浓度抗异位内膜侵袭;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表达,逆转辅助性T细胞(Th)1/Th2漂移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及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等多方面对EMs发挥治疗作用。在临床中,琥珀散具有缩小异位病灶、缓解疼痛症状、降低血清癌抗原125(CA125)含量、改善激素水平、调节内分泌和免疫因子、减少术后复发率等作用。琥珀散通过多靶点、多机制发挥对EMs的治疗作用,值得后续更深一步的挖掘探索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法的代表方剂生化止血饮对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蜕膜PRmRNA及Fas/Fas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受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孕鼠组、模型组、益母草组、生化止血饮组,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子宫蜕膜PRmRNA及Fas/FaslmRNA表达。结果:生化止血饮可降低PRmRNA表达水平,增强Fas/FaslmRNA表达水平,生化止血饮组与模型组及益母草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祛瘀生新法的代表方剂生化止血饮可明显促进药流后大鼠子宫蜕膜细胞调亡,加快蜕膜脱落,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整合素与卵巢癌侵袭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晚期治疗效果差,病死率己居妇科肿瘤之首,超过所有其它妇科恶性肿瘤的总和,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大量资料证明,卵巢癌腹腔种植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由于卵巢的解剖特点(位于盆腔深部,不易扪及或查得),使得60%~70%的患者初诊时已出现腹腔转移.因此,研究卵巢癌的腹腔转移机制,明确与侵袭转移相关的因素,已成为国内外卵巢癌研究的热点.笔者对整合素与卵巢癌侵袭转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