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中δ胆红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干化学分析法,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δ胆红素正常人一般〈15.00μmol/L,Bδ/TBil%为12.41%,Bδ/Bu%为13.22%。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组,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Bδ/TBil%为24.35%-87.68%。恢复期显著升高达48.96%-95.65%。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组δ胆红素均小于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组,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胆红素检测对各型高胆红素血症鉴别诊断和病程、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胆红素是血红素的代谢产物,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裂解后的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成分分析在肝胆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δ胆红素(Bδ)在疾病的鉴别诊断和预后方面有较为特殊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型暂时变异,教科书虽有提及,实际工作中却颇为罕见。本文就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型变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甲状腺激素(T3、T4、TSH)、心房利钠多肽(ANP)、心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周缘纤维缩短速度(mVcf)、A峰/E峰(A/E)]的关系。方法将100例CHF患者分为4个证型组,检测各组心功能参数、ANP、甲状腺激素,并与对照组(23例)相同指标比较。结果CHF兼水肿血瘀证患者血浆A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较对照组、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与兼血瘀证组明显降低(P<0.0l,P<0.0l,P<0.05,P<0.01);LVEF、mVcf较心气虚证、兼阴虚证、兼血瘀证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与兼血瘀证组的T4水平较兼水肿血瘀证组均明显升高(P<0.05,P<0.01,P<0.01);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兼血瘀证与水肿血瘀证组的A/E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T3与LVEF、T4均呈正相关(r=0.200,P<0.05;r=0.293,P<0.01);与ANP呈负相关(r=-0.263,P<0.01)。T4与A/E呈负相关(r=-0.226,P<0.05)。结论T3、T4降低与ANP增高可能是CHF兼水肿血瘀证患者LVEF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T4降低则可能为CHF4型中医分型患者A/E比值逐步增高而导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逐渐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ALT、AST、GGT、AKP、CHE在两生化分析系统间的偏倚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对同一临床实验室两生化分析系统进行方法对比分析和预期偏倚评估,探讨两生化分析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或检测结果的偏倚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稳定。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的要求,以美国强生Vitroe-250生化分析仪为比较方法,日立-7080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用患者样品对ALT、AST等5个生化项目进行了检测,对两生化分析系统之间的预期偏倚进行评估。结果在所测定的5个项目中,胆碱脂酶在2台仪器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倚不能被接受,其余项目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倚均可以接受。结论胆碱脂酶在方法学上存在差异,应固定在强生干化学分析仪上检测,其余ALT、AST等4项酶可在两生化分析系统上任意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栓弹力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甘肃省中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400~1 000 ml,回收输血量400~600 ml的患者186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只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16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1 d、5 d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血栓弹力图[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最大振幅(MA)、血凝块形成时间(K)、凝固角度(α)]及细胞免疫功能(包括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 结果输血后1 d,观察组Hb(112.57±14.32)g/L、HCT(34.10±3.32)%、RBC(3.12±0.53)×1012/L、PLT(125±31)×109/L与对照组Hb(108.35±12.84)g/L、HCT(33.52±3.04)%、RBC(2.91±0.42)×1012/L、PLT(123±40)×109/L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1.21,1.37,1.94;均P>0.05);输血后5 d,观察组Hb(122.52±13.70)g/L、HCT(40.12±3.80)%、RBC(3.91±0.45)×1012/L、PLT(135±39)×109/L与对照组Hb(118.31±13.91)g/L、HCT(35.50±3.70)%、RBC(3.14±0.61)×1012/L、PLT(127±31)×109/L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1,5.58,5.72,7.61;均P<0.05)。输血后1 d,观察组R(5.97±0.31)min、MA(56.73±2.24)mm、K(2.57±0.10)min、α(59.88±1.73)°与对照组R(6.07±0.30)min、MA(57.68±1.78)mm、K(2.70±0.52)min、α(61.12±3.09)°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2,0.90,0.66,0.99;均P>0.05)。输血后5 d,观察组R(6.62±0.59)min、MA(63.81±0.86)mm、K(2.95±0.19)min、α(61.12±2.36)°与对照组R(6.82±1.21)min、MA(62.99±1.88)mm、K(2.82±0.18)min、α(60.50±2.07)°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1.04,1.33,0.56;均P>0.05)。流式细胞分析表明,输血后1 d,观察组患者CD3+CD4+T细胞的水平(33.66±2.10)高于对照组(29.88±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P<0.01);输血后5 d,观察组CD3+CD4+T细胞(35.92±0.79)、CD3+CD8+T细胞(21.82±1.61)、CD16+CD56+NK细胞(1.68±0.1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9.83±2.11、20.53±2.71、1.03±0.1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6.57,9.58;均P<0.01)。 结论与异体输血比较,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不影响膝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栓弹力图R、MA、K、α,可以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CHD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清的CP特异性抗体IgG,同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浓度。结果CHD组CP阳性率为60%,对照组为30%,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CP阳性的CHD患者血清TC、TG浓度高于CP阴性患者,HDL-C浓度低于CP阴性患者。结论CHD患者血清中CP感染率较高,CP感染可能是影响CHD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医院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间建立良好的对话机制,使其得到医疗信息共享的最大化,有利于提高各自的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用ELISA方法检测陇中Ⅰ号-汽雾透皮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HA,TNF-α,MMP-3的含量,探讨其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检测结果经SPSS12.0软件统计分析显示:临床控制组:HA治疗前21.26&#177;4.74(ng/ml),治疗后39.44&#177;4.47(ng/ml)显著升高(P〈0.05).TNF-α治疗前5.57&#177;0.94(μg/ml),治疗后2.46&#177;0.96(pg/ml),MMP-3治疗前5.57&#177;0.94(pg/ml),治疗后2.46&#177;0.96(pg/ml)均显著下降(P〈0.05)临床显效组:HA治疗前35.44&#177;18.34(ng/ml),治疗后65.25&#177;21.99(ng/ml)显著升高(P〈0.05)TNF-α治疗前20.98&#177;15.94(pg/ml),治疗后10.26&#177;7.95(pg/ml),MMP-3治疗前25.18&#177;10.10(pg/ml),治疗后13.98&#177;6.08(pg/ml)显著下降(P〈0.05).临床有效组HA治疗前58.70&#177;12.30(ng/ml),治疗后86.25&#177;11.20(ng/ml)显著升高(P〈0.05),TNF—α治疗前48.59&#177;12.16(pg/ml),治疗后16.46&#177;5.95(pg/ml),MMP-3治疗前42.27&#177;12.57(pg/ml),治疗后19.86&#177;9.96(pg/ml)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毒清口服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注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A低剂量组、A中剂量组、A高剂量组及B模型组、B低剂量组、B中剂量组、B高剂量组9组,每组8只,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悬浊液(ZPS)法造SIRS模型,正常组、模型组及肠毒清口服液各剂量组分别给予NS和不同浓度肠毒清口服液灌胃,连续3天,2次/天,末次给药后第3天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注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A、B各组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略高于正常组;A、B模型组与低、中、高剂量组各炎性因子无统计学意义;B低、中、高剂量组的肺泡灌注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略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剂量的肠毒清口服液可通过减轻炎性因子的释放,缓解750 mg/kgZPS导致的SI RS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