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析从痰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理论依据,并从标论治、从本论治两个方面综述中医化痰法在COPD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泽漆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痰浊阻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77例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沐舒坦片,治疗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泽漆化痰方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单项症状咳嗽、咯痰、哮鸣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喘息症状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体疗效及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对于痰色、质、量的影响,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泽漆化痰方对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对气道黏液分泌(痰色、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全国名老中医黄吉赓教授为孟河学派丁氏内科的传人,深得孟河学派精髓.他悬壶济世的同时,重视未采中医人才培养,积极致力于学派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和推广.本文就黄师的传承经验进行简述,以期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10例COPD患者进行体质调查。结果:1在210例患者中,单一体质139例(66.19%),兼夹体质71例(33.81%),其中气虚质出现64次(22.78%)、阳虚质85次(30.25%)、阴虚质12次(4.27%)、痰湿质38次(13.52%)、湿热质14次(4.98%)、血瘀质25次(8.9%)、气郁质18次(6.41%)、特禀质25次(8.90%)。2患者体质同时受到不同病情程度、体重指数、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结论:COPD患者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为主,同时受到病情程度、体重指数、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P38MAPK途径探讨复方参鹿颗粒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正常骨髓CD34+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复方参鹿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制备空白血清和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收集并分离8例正常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分别加入空白血清和10%不同浓度含药血清,与20 ng/ml人重组TNF-α共同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P38、p-P38、P53、p-P53、Bcl-xl、Bcl-2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P38、P53、Bcl-xl、Bcl-2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复方参鹿颗粒中、高剂量组CD34~+细胞凋亡率以及p-P38、p-P5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Bcl-xl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参鹿颗粒含药血清可有效抑制TNF-α诱导的正常骨髓CD34~+细胞凋亡,下调p-P38和p-P53蛋白表达,上调Bcl-xl表达。其机制可能与P38MAPK通路介导的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参鹿颗粒对相对低危MDS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GF-β1、IL-2、IL-6、Treg细胞、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及比值的影响。方法将40例相对低危MDS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予复方参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外周血TGF-β1、IL-2、IL-6、Treg细胞、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及比值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组TGF-β1、IL-2表达上升,IL-6表达下降;TGF-β1、IL-2/IL-6比率均高于对照组,IL-6表达低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Treg细胞表达、Treg/Th17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Foxp3mRNA表达、Foxp3/RoRγt比值检测均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参鹿颗粒可以改善相对低危MDS患者TGF-β1、IL-6、IL-2/IL-6比率、Treg细胞、Treg/Th17比率。提示复方参鹿颗粒改善相对低危MDS患者的造血功能可能通过调整TGF-β1、IL-2/IL-6来调控Treg/Th17比率,进一步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参鹿颗粒对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无效造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较低危MD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复方参鹿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予十一酸睾酮胶丸,每次40 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钙结合蛋白S100A9、S100A8、S100A8/A9和p-p38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24/28),对照组为71.4%(20/2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TNF-α、IFN-γ、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1);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NF-α、IFN-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2组治疗前S100A8、S100A9、S100A8/A9水平明显升高(P0.01),p-p3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100A8、S100A9、S100A8/A9水平明显下降(P0.01),p-p3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2组治疗前S100A8、S100A9、S100A8/A9与TNF-α、IFN-γ、VEGF、p-p38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治疗组治疗后S100A8、S100A9、S100A8/A9与总有效率、红细胞、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1)。结论复方参鹿颗粒可有效改善较低危MDS患者无效造血,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100A8、S100A9、S100A8/A9活性,抑制p-p38表达,减少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复方参鹿颗粒联合西药对肾阳虚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参鹿颗粒,疗程6个月。然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流式细胞术、ELISA法分别检测Treg细胞、细胞因子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含有量、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血细胞升高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49例患者完成Treg细胞、细胞因子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reg细胞比例升高,IL-2、IL-6、IL-8、TNF-α、IFN-γ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参鹿颗粒可改善肾阳虚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尤其是血红蛋白含有量,其机制可能与提高Treg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因子水平、调节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