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改良Kopell法甲下肿瘤切除3例报告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643000)杨渠平,胡华辉,黄刚,黄荣初一、病例资料本组3例,均为甲下骨软骨瘤。位于拇指2例,拇趾1例。病程长者3年,短者1年。3例肿瘤均使甲床变形、变薄,指(趾)甲隆起,凸凹不平,甲面粗糙...  相似文献   
2.
芒针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的尿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芒针在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60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患者,分为芒针组和毫针组,每组30例,治疗穴位选取秩边和水道。芒针组男23例,女7例,年龄(52±9)岁,治疗予以芒针偶刺双侧穴位,并接电针仪30 min,频率3 Hz,治疗30 min;毫针组男24例,女6例,年龄(56±10)岁,治疗予毫针针刺双侧穴位后,留针30 min;两组的治疗频率都是隔日1次,在治疗2个月后通过分析两组患者达到平衡膀胱的时间、排尿日记、尿动力学指标和尿路感染情况等指标,发掘芒针在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意义。结果:(1)平衡膀胱达到的时间:芒针组(39.5±1.2) d,毫针组(46.5±2.1) d;两组达到平衡膀胱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排尿日记比较,通过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每日导尿次数、每次导尿量、每日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优于治疗前(P0.05);通过组间比较,在治疗后芒针组患者的每日导尿次数、每次导尿量、每日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等指标的改善优于毫针组(P0.05)。(3)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路感染情况均改善,芒针组的尿路感染改善率优于毫针组(P0.05)。(4)两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的比较:通过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膀胱容量(VH2O),膀胱压力(pressure vesical,Pves),逼尿肌压力(pressure detrusor,Pdet),平均尿流速(Qave),最大尿流速(Qmax),膀胱顺应性(bladder compliance,BC)等优于治疗前(P0.05);通过组间比较,在治疗后芒针组患者的VH_2O、Pves、Pdet、Qave、Qmax、BC等指标的改善优于毫针组(P0.05)。结论:芒针在改善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的排尿状况、尿路感染和尿动力学方面要优于毫针针刺,对提高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BACKGROUND: Porous gradient hydroxyapatite/zirconia composite, which can adhere to a variety of cells, such as osteoblast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chondrocytes, can induce and promote fracture healing or replace bone defects.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orous gradient hydroxyapatite/zirconia composite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METHODS: Articles related to porous gradient hydroxyapatite/zirconia composite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were retrieved in CNKI and PubMed databases (1971-01/2014-12). The key words were “porous bioceramic,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respectively. A total of 54 articles based on inclusion criteria and exclusion criteria were obtained for the review. RESULTS AND CONCLUSION: Porous gradient hydroxyapatite/zirconia composite can provide a scaffold to induce naturally forming bone growing to fill the three-dimensional pores, thus realizing the perfect integration of tissue-engineered bone material and host-bone tissue. As zirconia functions as an enhancer of hydroxyapatite, high-quality artificial bone materials, which have elastic modulus, fracture toughness and structure similar to human bone, can be prepared by adjusting the proportion and porosity of materials. Additionally, the new hydroxyapatite/zirconia foamed ceramics as tissue-engineered bone carrying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chitosan gel sustained release system an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ll be expected to increase bone formation and bone fusion rates significantly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1H NMR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代谢组学特征及生物标志物,探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应用于脊髓损伤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取8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200±10)g,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制作急性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损伤脊髓,术后第1、5、7天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行为学观察,术后第7天收集脊髓组织作病理学观察,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对两组大鼠血清和脊髓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BBB评分显示假手术组术后后肢运动无明显改变,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术后双下肢呈迟缓性瘫痪,BBB运动评分较低,各时间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切片显示假手术脊髓结构正常,神经分布均匀,模型组脊髓组织结构紊乱,神经元数目减少,存在炎性细胞浸润和空腔坏死组织。代谢组学分析表明,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谷氨酰胺(glutamine)、柠檬酸(citrate)、二甲基甘氨酸(DMG)等物质和脊髓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3-羟基丁酸(3-OH-butyrate)、N-乙酰天冬氨酸(NAA)、磷酸胆碱(GPC)、谷氨酸(glutamate)、抗坏血酸(ascorbate)等物质浓度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通过对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脊髓样本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和分析得到了两组样本的差异性代谢物质,有助于解释急性脊髓损伤后血清和脊髓组织中的特异性小分子物质的变化规律,为后期针对性地研究这些代谢标记物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生物电刺激和电针刺激两种形式电刺激在加速皮肤创面修复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根据国内外近5年的最新报道,按电刺激方式的不同,分为生物电场刺激和电针刺激两部分进行分述。结果发现,两种形式的电刺激在加速皮肤创面修复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参考,并对其治疗形式的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6.
骨癌痛对患者躯体活动、情绪功能、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阿片类等镇痛药物副作用多,且易产生耐受,为更好的治疗骨癌痛,各种新的治疗方法也应运而生,因此综合比较各疗法的优缺点,寻求更安全、更有效的缓解骨癌痛的疗法,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几年西医和中医疗法治疗骨癌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血管保护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治疗兔下肢血管裸露创面的有效性。方法清洁级新西兰兔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VAC组、联合治疗组,每组8只。切除右大腿内侧3cm×4cm皮肤和部分筋膜,构建血管裸露创面模型。模型组常规包扎换药治疗,VAC组予-120mmHg压力吸引治疗,联合治疗组予自制血管保护套覆盖血管后以-120mmHg压力吸引治疗,于治疗后第7、14天比较各组创面大体情况、镜下血管形态、创面愈合率以及新生血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4天联合治疗组创面肉芽生长及血管受压情况优于VAC组和模型组。治疗后第7、14天联合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VAC组和模型组,创面组织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酪氨酸激酶受体Eph亚族的配体表达水平均高于VAC组和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制血管保护套联合VAC治疗可有效避免裸露血管受压,并可通过改善局部血供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背景 中重度癌痛已成为癌症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尽管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对中重度癌痛效果明显,但仍有40%~60%的癌痛患者得不到充分控制。而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辅助药物治疗癌痛的方式已逐渐被学者认可。目的 探讨TENS对阿片类药物镇痛不全的骨转移癌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和浙江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骨转移癌痛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阿片类药物组(24例)和联合治疗组(24例),分别采用单纯阿片类药物和TENS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采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评估疼痛程度,记录24 h等效吗啡用量、24 h暴发痛发作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2周、4周后最剧烈疼痛、平均疼痛、目前疼痛评分低于阿片类药物组(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最剧烈疼痛、平均疼痛、目前疼痛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等效吗啡用量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同期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等效吗啡用量低于阿片类药物组(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暴发痛发作次数少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同期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暴发痛发作次数少于阿片类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瘙痒等,没有出现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恶心呕吐、便秘发生率低于阿片类药物组(P<0.05)。结论 TENS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能有效减轻骨转移癌痛,并可减缓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用量进程,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局部阻滞联合中药内服对干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10月到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干性坐骨神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化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局部阻滞注射联合中药内服组(简称观察组)40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简称对照组)40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治疗前后的两组干性坐骨神经痛患者分别进行疼痛评分和腰椎活动度(JOA)评分,观察组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3个月后的疼痛评分和JO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阻滞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治疗后复发概率较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针灸扬刺修复大鼠皮肤缺损创面作用及对其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只SD健康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模型组和电针组,模型组制备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后每天仅给予碘伏消毒包扎。电针组则在制备模型后当日即开始电针扬刺治疗,其后每日1次,共14次。术后每天对2组大鼠进行一般行为观察,术后3、7、14 d对2组大鼠创面面积愈合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术后3 d、7 d ELISA检测2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白细胞介素-1β)、IL-6(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①一般行为:在精神状况、反应能力、摄食量等方面,术后第2天模型组和电针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②创面面积愈合率:3 d后2组大鼠创面均有不同程度愈合,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和14 d后电针组的创面愈合率比模型组高,并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创面愈合率相应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炎性因子表达:3、7 d后电针组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均少于模型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扬刺能够有效降低全层皮肤缺损大鼠血清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并可加速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