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为了综合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在更新实验内容。改革实验体系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在基础化学实验课中开设了一定数量的“系列化实验”,即几个独立的实验前后联系、彼此相关、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成为实验的设计、完成的主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肝靶向乳糖化赖氨酸的合成及其转运DNA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阳离子化合物对DNA的转运作用.方法化学合成乳糖化赖氨酸并使其与含HBV反义x基因的质粒DNA进行复合,转染细胞进行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对细胞内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经结构分析证实,合成出了乳糖化赖氨酸,制备了乳糖化赖氨酸/DNA复合物,此复合物能有效携带药物进入细胞发挥作用,xDNA与Lac-Lys复合的最佳比例为1∶5,最大抑制率达73.2%.结论乳糖化赖氨酸在体外具备有效转运DNA入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有较大比例,他们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影响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重视和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无疑成为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应该从教育理念、政策和制度等多方面加强医学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青年教师,以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智能结构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灌注尸体是人体解剖学工作者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传统的灌注方法,是采用高位瓶静滴法,将10%的甲醛灌注到尸体的动脉内.为了改善尸体灌注工作的劳动强度,改善尸体灌注工作的条件,笔者曾在1996年和2003年对尸体灌注装置作过一些改进[1-2],在此基础上又申报并完成了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技术研究项目"水压式尸体灌注装置的研究与制作".逐步完善了尸体灌注装置,经过几年的使用,本装置灌注尸体效果好,操作方便,进一步克服了高位瓶的缺点,明显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尸体灌注工作条件.现将此灌注装置的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学科融合的读书报告活动,对多学科融合教育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进行了实践。实践证明,多学科融合培养模式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学督导工作在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强化应用型高校二级学院的教学主体地位和质量保障责任主体地位,完善学院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文章以潍坊医学院二级学院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状况为例,结合2022年校内督导组队伍状况及履职状况调查数据,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发现、完善、构建适用于应用型高校的二级学院督导队伍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7.
生物医学工程教学中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生物医学工程》选修课教学中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问卷(Questionnaire)调查和访谈(Interview)两种方式。问卷1调查我院2006级护理系、临床医学系(以下简称临床系)和管理系学生在施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前(项目前)对该课程的总体看法;问卷2调查我院三系学生在施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后(项目后)对该门课的总体看法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对各种能力的影响,对三系学生调查问卷各项打分采用UNIANOVA和Sheffé进行分析,对项目后、项目前各系学生对该门课总体看法的各项打分采用t检验。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项目前各系学生对问卷1的打分,除该课程对其他学科学习的帮助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其他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项目后各系学生对问卷2的打分,发现在开设必要性、感兴趣的程度、医学相关程度、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写作能力、科研能力、合作能力的帮助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其他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项目后、项目前各系学生对该门课总体看法的各项打分经t检验,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被访谈者对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都持肯定态度。结论:《生物医学工程》选修课教学中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以亲身参加两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感悟,分析近两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主题、项目设置及范围的变化,探讨医德教育的内涵、实践教学的改革目标,展望"未来医生"培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微信和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医用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授课班级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实施翻转课堂教学,n=97)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n=98)。学期末通过比较两个教学组学生的医用化学实验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对实验组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对医用化学实验考试成绩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用t检验进行小组间比较。结果 教学实验组医用化学实验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77.84±8.22) vs. (73.43±10.14),t=3.341,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普遍认为在综合素质的培养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翻转课堂优于传统教学。结论 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微信和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医用化学实验课程中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受到学生的欢迎,改革收到良好成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实施医学专业认证,重在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规范医学教育管理,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二级教学督导是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二级督导制度保障系统、健全二级督导组织机构系统、强化二级督导目标任务系统、完善二级督导信息反馈系统,建立二级督导组、同行教师、学生信息员构成的督教、督管、督学三位一体的二级督导体系,形成检查—反馈—改进—检查的闭合循环的长效督导运行机制,实行全方位、实时、立体化、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推进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基础的医学教育,逐步实现转化式学习,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